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综合运用地震、测录井等资料对苏丹Melut盆地Palogue地区的Galhak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Galhak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滨浅湖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相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工区北部构造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较发育,多期沉积旋回形成多套砂泥互层,侧向封堵性较好,是寻找构造-岩性圈闭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
在对区域地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相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辫状河道、泛滥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5种亚相类型,以及水道、心滩、湿地、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滨浅湖泥9种微相类型.J1b1段沉积期,由北东方向的克拉美丽山提供物源,分别向南、向西发育大范围砾质辫状河沉积;J1b2段沉积期,湖进开始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上超,湖泊范围可达研究区内的古剥蚀区,分布了广阔的湖泊相沉积;J1b3段沉积期,构造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沛,大量碎屑物从克拉美丽山进入滴水泉地区,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及背景条件具有“沟梁相间、盆大水浅、河长扇短、源多坡缓”的特点,结合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及沉积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为辫状河—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相结合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两种粗碎屑三角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在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沉积旋回、沉积背景及岩电组合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其骨架主要为河道砂体,但可以根据陆上沉积组合来区分。这两种粗碎屑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储集油气潜能,是今后油气勘探不可忽视的相带。  相似文献   

4.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王庄地区沙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特征特殊.综合大量地质资料对区内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沉积构造、粒度、岩性、测井响应及沉积序列等)进行了描述.由于水动力条件和古地形条件的变化,大王庄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垂向进积层序保存不完整,只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互层沉积.确定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体为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常见多个河道砂体在纵向上相互叠置,沉积砂体的储集性能良好,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5.
古代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我国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并成为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之一,但现代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却发育较少,内蒙古岱海辫状河三角洲是为数不多的、发育良好的现代实例之一。为此,实地考察、研究了该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并取得以下结论性认识:1三角洲前缘没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一入湖即消失,在其前方形成朵状河口坝,沿岸流将河口坝砂再次沿湖岸搬运沉积,形成席状滩;河口坝与席状滩连片,沿湖岸连续展布,河口坝厚度比席状滩大,地形上常隆起,并垂直于湖岸延伸。2辫状河入湖可以形成2种三角洲,即分流河道呈辫状河的三角洲和分流河道呈曲流河的三角洲,前者发育于三角洲形成早期阶段,三角洲平原较小、坡度较大;后者发育于三角洲形成晚期阶段,三角洲平原变大、变平缓,皆呈朵状。3早期阶段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两岸河岸砂发育,主要为细砂;而晚期阶段则以粉砂和泥为主。4三角洲前缘砂体比平原分流河道的细,前者以砂质沉积为主,后者以砾质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辫状河道和辫状河泛滥平原较发育;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较发育。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物性的统计表明,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研究区中部的同口镇和辛桥村-旧城村一带发育紧邻泛滥平原泥质烃源岩的辫状河河道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研究区旧城村-西柳村一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区。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中新统沙湾组沙二段取得油气勘探突破,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争议很大,沉积相类型难以确定,加大了单砂体精细刻画、内部构型及储层建模等精细研究的难度,阻碍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进程。综合岩心、测井、测试分析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分析现代沉积的遥感图像特征,与甘肃省玛曲河及俄罗斯勒拿河三角洲沉积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砂坝,砂体发育。研究区岩性圈闭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较为发育的分流间湾导致分流河道和分流砂坝砂体的横向不连续,形成孤立的圈闭;研究区东南部由于不存在沉积的横向间断,较难形成有效圈闭。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一套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为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沉积组合。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可以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3个亚相。进积型沉积序列和退积型沉积序列在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中都有发育,但以退积型沉积序列为主。八道湾组一段和二段构成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SQ1,八道湾组三段与三工河组一段构成另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SQ2。SQ1由3个中期旋回组成,每个中期旋回又由数量不等的短期旋回构成;SQ2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取心井岩心的精细观察和描述,在戴南组一段和三垛组一段共识别出11种岩相类型。根据电测曲线、录井以及岩相组合的特点,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研究认为戴南组一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三垛组一段属于河流沉积体系,其中下亚段为辫状河,上亚段为曲流河。戴南组一段沉积期,曲塘次凹北部断阶带以及曲塘次凹南-东斜坡带、海北次凹南-西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格架。三垛组一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主要为辫状河河道和洪泛平原亚相沉积,河道内心滩砂体发育;上亚段沉积期演变为曲流河河道、堤岸和泛滥平原亚相沉积,河道凸岸一侧发育边滩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以及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砂体物性较好,是研究区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0.
春光区块主力生油层沙湾组的沉积相类型一直备受关注,很多学者也都做过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但成果与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岩石颜色、沉积构造等相标志,认为春光区块沙湾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根据已钻井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地震属性值特征进行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并划分出了辫状河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统计分析沙湾组主要出油点岩性圈闭发育特征,发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体,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侧向相变封堵沉积模式。在此模式指导下,对研究区进行有利勘探目标优选,认为沙湾组S2砂组在研究区中西部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Ⅰ类目标相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搞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三上段沉积特征及展布规律,应用岩心、粒度、薄片统计、录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类型和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垦利A油田发育近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3种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及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应用层序地层学,将沙三上段划分为1套三级层序,低水位体系域(LST)以水下分流河道厚层砂岩为主,水进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以薄层砂岩为主。不同体系域砂岩厚度及展布规模,受控于湖平面升降及沉积物供给速率。该认识可为断陷湖盆斜坡带的砂岩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辛油田营66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发育频繁,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建筑结构要素法,对辫状河三角洲进行了详细剖析,识别出层状砂砾岩、交错层理中砂岩、波状层理细砂岩等6种岩相,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口坝主体和坝缘等4个3级构型单元。早期阶段,河道分岔频繁,河道下切河口坝,形成"河在坝上走"的沉积模式;中期阶段,河道分支由岔口分流向河道侧向决口演变;晚期阶段,河道侧向决口明显增多,主河道侧向侵蚀叠置。根据储层解剖分析,建立了区内辫状河三角洲储层近端—中端—远端构型模式,可为后期剩余油的挖潜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砂岩为单层砂体或多层砂体以不同的方式叠置时,其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有较大差别。基于砂岩储层精细评价的需要,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盒8段进行砂体组合类型的划分与评价。以测井资料及岩心描述为基础,将砂体组合划分为两大类、16种不同的类型。建立了砂体组合的测井、地震响应模式,并对各种砂体组合类型的物性及含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厚度较大的单砂体物性及含气性一般优于复合砂体,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单砂体及其复合砂体的物性及含气性较好。苏里格地区盒8下段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心滩砂体物性中等-较差,向下到三角洲平原、前缘相带物性变好,且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分流河道叠置砂体物性最好。榆林地区山2段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单砂体及其复合砂体物性最好,分流河道单砂体及其叠置砂体物性较好。横穿沉积体系.由河道中心至河道侧翼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14.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有利的油气储集砂体,深入分析其沉积特征及沉积序列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露头实测为基础,通过对各微相沉积特征和岩相类型进行分析,建立了该区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序列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自下而上可划分出前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3 个亚相,并可进一步细分为远砂坝、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及沼泽等微相;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可识别出 8 种岩相类型,分别为粒序层理砾岩相、滞留砾岩相、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块状砂岩相、水平层理粉砂岩相、水平层理泥岩相和水平层理炭质泥岩相;三工河组沉积时期沉积物堆积速率大于盆地沉降速率,辫状河三角洲扇体向盆地方向不断推进并叠置在远端之上,自下而上呈现出反旋回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5.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 (H3 )Ⅱ、Ⅲ、Ⅳ砂组为研究对象 ,对沉积微相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推导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1] (发育在西南部长桥扇三角洲和北部古城三角洲之间的沉积微相 )、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储层分布较分散 ,成藏条件苛刻 ,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  相似文献   

16.
砂岩油藏沉积相带分布及其引发的储层非均质性已经成为制约油藏滚动勘探和开发生产的瓶颈。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研究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群Ⅰ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和分布。结果表明,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群Ⅰ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以及湖底扇主沟道、主沟堤等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为最主要的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油气分布的关系,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砂体为该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7.
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微相与油气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温西一、温五区块三间房组沉积体系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水下部分,主要发育了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等微相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决口扇亚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由于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弱不同,导致对油层物性、含油气性以及油气产能的影响不同。水下心滩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油层物性好,含油气性及单井油气产能最高,河口砂坝、席状砂、远砂坝微相次之,水下决口扇微相相对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三叠-侏罗系储层主要是各类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及河道砂、滨浅湖砂坝等沉积环境的砂体。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合成记录分析的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沉积表现为强振幅连续平行相(A相)反射;辫状三角洲(夹扇二角洲)前缘、滨浅湖、曲流河沉积表现为弱振幅不连续发散相(B相)反射。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区地震反射特征,‘可预测沉积环境和有利储层的展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湖盆的北部(YM1井至LN1井附近地区),三叠系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较厚,该区以东的B地震相等时差的高值区代表了滨浅湖砂坝沉积厚度较大的区块,是良好储层的分布区;在塔里木盆地南部,分布有多块等时差高值区,表明这些区块的砂体沉积厚度较大,是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SN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地层厚度大多在300 m以上,储集体横向和纵向变化较大,不同砂层组的储集性能、物性主控因素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的研究不够精细,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滚动评价的需求。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研究了清一段一砂组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各目的小层的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及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清一段一砂组储层以细砂岩、砂砾岩、粗砂岩和中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并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砾岩、粗砂岩和中砂岩储层物性最好;该区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