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园林景观历史悠久,在园林景观中构筑物设计同自然景观相搭配,起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作用。构筑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造园要素,对于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与形式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构筑物的发展历史进行溯源,研究其发展历程,以及构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为当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历史上大众文化的内涵和现阶段中国大众文化的特点,希冀借此挖掘出房地产展示设计的现代大众文化特性,从而促进展示设计和大众文化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增快,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园林景观来放松心情。而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色彩灌木因其独特的外形特征以及固有的生物学特性而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文章从色彩灌木与园林造景的基本内涵着手,深入探讨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具体运用,剖析在应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园林造景中的重要作用以求设计出更好的园林景观环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膨胀和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的现今,作为改造与优化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在不断地关注生态问题、土地利用与人文关怀,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和语言也随之趋向于"无设计"之设计,并引领出现代景观审美的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消费开始由单一追求数量的物流需求转变为追求质量的物流需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给物流需求的改革带累了巨大的契机,也为城市消费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只有正确理解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物流需求的正确含义,了解城市居民消费与物流需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作出解决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物流需求之间矛盾的主要措施,才能促进城市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情景交融是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文章介绍园林景观设计中情景化设计的概念,提出从主体感官体验出发,注重“五感设计”,从设计过程出发通过立意、命名、取材、造景手法,强调以情入景,实现传情达意、情景交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一项重要技术。CAD技术因其方便、富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基于景观设计图纸的分类、计算机绘图和手工绘图的优点以及CAD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利用CAD技术进行景观设计的主要步骤,包括建模、绘制和后处理,并阐述CAD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广泛应用,针对园林景观设计,采用现代高科技术,已经成为辅助园林产业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因此,从CAD平面图的绘制到创建3D模型,再到对效果图的PS处理,不仅能够让园林景观设计者们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进行创作构思,而且还是园林景观得以表现的最佳方式。本文通过分别简要介绍CAD、3D、PS,对园林景观中CAD-3D-PS软件应用工艺流程及文件传递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综合阐述了CAD-3D-PS软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舒浩 《信息与电脑》2022,(23):41-43
由于传统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园区的物种多样性,园林景观价值得不到体现,因此研究基于视觉元素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首先,根据美学概念设计多种模块评价园林景观设计价值,形成评级数据集,建立园林景观视觉吸引模型;其次,设定园林物种整体图式并导入场景视觉动力场中,修缮园林景观并优化风貌,使物种多样性与人文相结合从而完成基于视觉元素的园林景观设计;最后,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表现出显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能够实现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为了有效协调自然界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建设融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该理念运用于城市公园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绵公园不仅能够实现"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还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园绿色健康生态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园林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体,其主要是通过改造原本自然的园林花草、树木等植物,让园林区域更适合人们休息和游玩,从而满足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求。如今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建设中开始广泛使用构成艺术元素进行设计,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已经成为园林设计模块中重要的部分,文章主要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元素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品味、环境需求发生了创造性地改变。重要的不再是表面化的景观形式的设计,更多的是对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因而,传统置石在现代城市景观意境营造方面,应以新的面貌延续和发展。文章基于城市地域特色、人文景观表达的匮乏,研究置石在古今园林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营造方式,揭示置石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中的设计启示。进而探讨传统置石在未来城市景观意境营造中的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环境的城市化,密集化,极小型居住空间的出现满足了当前社会背景下新的居住需求。扁平化设计思维为居住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新的概念。文章探讨了基于扁平化设计思维下的的极小型居住空间设计的空间结构及色彩,为追求居住环境更加自然,更加简洁的城市居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在整个世界园林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特色,借助部分范例,进行简单剖析,体现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1,40(4):153-156,174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通过针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合理化设计,实现个性化的农产品推荐,对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个性化推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倡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双本体”观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认为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和技术取向的部分。”其中,大众文化本体的价值取向侧重于人必需的社会文化需求,这是符合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要求的。本节课即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传统日本园林设计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抽象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枯山水园林的文化、形式及景观要素从而创造性的形成日本特有的园林景观风格的比较性研究中,寻找出了当代设计应该创新的方向;阐述了当前中国景观及园林设计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当前中国景观及园林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差距,进而强调了中国对景观创新设计的需求,最终通过以上的比较性研究及选用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得出当代景观设计应该具有的品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倡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双本体”观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认为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和技术取向的部分。”其中,大众文化本体的价值取向侧重于人必需的社会文化需求,这是符合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要求的。本节课即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9.
艺术设计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文化对于艺术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在分析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现代艺术设计所呈现出的三个特点:商业化倾向,"吸引眼球"的浅层次目标和拼贴、复制的倾向。指出当我们在享受大众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更广阔的创作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作为艺术家、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即不断创造新的时尚,引领大众的审美趣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倡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双本体"观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认为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和技术取向的部分."其中,大众文化本体的价值取向侧重于人必需的社会文化需求,这是符合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要求的.本节课即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