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为了提高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多样性,针对当前针织物结构设计创新不足、针织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电脑横机编织技术进行编织实践,探讨了波纹状凸条织物的5种编织方法:谷波内移圈法、开口凸条与挑孔复合法、正反针与绞花复合法、纬平卷边与局部编织复合法、闭口凸条与局部放大线圈复合法,分别介绍其电脑制版、编织步骤、工艺参数、技术要点,比较其优缺点,并总结波纹状凸条织物的设计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结构的波纹状凸条织物可由多种方法编织实现,且各有优劣之处。通过改变针法组合、制版花样配置、工艺参数、编织过程等可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效果、编织效率、编织稳定性,为织物组织结构的创新设计和针织产品的研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毛纺科技》2021,49(8)
为了进一步提升针织面料的设计效果,针对当前凸条类针织面料花色单一的现状,采用改变编织过程、丰富编织原料以及与其他组织复合等方式开发了几款具有分段闪色、波浪、斜向、褶皱、提花等特色花色效应的凸条织物,分别详细研究了这几款织物的花型特点、原料特点、编织机器、编织原理、电脑横机制版图以及应用等。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凸条花型织物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变化凸条组织长度、变化凸条组织翻针时横移针距或运用凸条组织与移圈组织、楔形编织、集圈组织、提花组织等其他组织复合并配合纱线颜色的变化实现,形成的凸条组织织物立体感强,花色效果丰富,装饰性强,有利于进行毛衫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针、收放针、移圈等方式的变化和2种组织的搭配应用,设计了几种花型新颖的波纹组织,并选用合适的纱线、机号,经过多次调试在手摇横机上织造出渐变、凸条等多种外观效应的波纹组织面料小样,充分展现出了其新颖的组织结构.所设计面料小样完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基本组织结构,同时其外观效应能满足人们对横机面料多样化、时尚化的要求,充分展示出了当代毛衫时装化的发展趋势.在实践生产中,可以直接将此几款波纹组织面料应用于整体毛衫的制作,也可以针对毛衫的整体风格进行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津 《针织工业》2000,(3):30-32
中阐述了横机上波纹组织的形成条件,介绍了罗纹类波纹织物和集圈类波纹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外观效果,并举例说明了波纹组织的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5.
根据提花背面组织结构不同将提花组织分为空针提花组织、全选提花组织、芝麻点提花组织和空气层提花组织。阐述每种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织物优缺点及其在设计生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脑横机编织技术,探讨针法、纱线、度目、针型这几大技术参数对提花组织编织工艺的影响,优化技术方案,为横机提花面料的开发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架空组织是针织物提花组织中的一种,广泛用于羊毛衫的编织,文中阐述了架突组织的结构、外观效果,对其在横机上的纺织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了架空组织用于羊毛衫的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7.
普通横机上流行组织的设计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普通横机或家用横机是服装设计专业人员既易于掌握,又便于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的机器.文中从羊毛衫组织结构的创意设计角度按设计效果、表面肌理将其分为凹凸效应类、网眼及网孔类、衣边用荷叶边类等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针织服装流行趋势列举了一些编织实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针织面料的凹凸肌理效果,针对当前针织面料凹凸立体效果不强,织物组织结构变化创新不足,编织工艺难等问题,通过实践编织法,开发了5种凹凸肌理针织面料:正反针组织、凸条组织、绞花组织、泡泡纱组织、移针挑孔组织。分别介绍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参数、电脑制版、编织步骤,比较其外观效果,并分析其在毛衫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凹凸肌理针织面料可由多种组织结构来编织实现,且不同的组织结构其呈现的外观效果也不同。通过运用不同的针法组合、花型图案设计,可设计开发出满足针织毛衫时尚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凹凸肌理针织面料,为毛衫设计师提供设计素材,为针织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含涤纶基抗静电导电长纤防寒保暖类针织面料的生产与制作。从机器参数、原料选用、织针排列、面料组织结构、编织图、三角排列、工艺参数及面料前处理、染色、整理、定型等工艺过程,重点说明在坯布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编织工艺参数,对面料的基本性能和穿着体验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针织面料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服用要求,并具有优良的服用舒适性,可应用于秋冬长袖衫及卫衣夹克类休闲服饰。  相似文献   

10.
以电脑横机编织技术为依托,探讨针法、密度、针型、纱线等编织技术参数对针织面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电脑横机上编织针织面料小样,对比分析织物性能,最后总结出针织面料性能的影响因素,试为针织面料的开发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脑横机技术和M1-PLUS软件,重点对局部编织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阐述。通过局部编织具体实例,分析了局部编织模块排列对针织面料肌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局部编织单元模块进行顺次、错位、叠加排列,可以形成不同形态的针织面料镂空肌理效果;将局部编织模块与平针、四平、浮线等组织复合,可以形成鼓包、皱褶以及变化的镂空肌理效果;同时,将不同几何形状的局部编织单元模块与不同纱线结合应用,可以形成具有设计感的针织面料。  相似文献   

12.
选用44.4tex的VILOFT纤维纯纺纱为原料来开发满足不同服用要求的6种不同组织的针织面料,结合其原料特有的性能,在STOLL-CMS530-HP型电脑全自动横机上开发了纬平针组织、1+1罗纹组织、罗纹空气层组织、罗纹半空气层组织、畦编和半畦编组织的针织物。阐述了各织物的组织特点和编织工艺,并测试了各组织面料的织物密度、厚度、单位面积重量及织物的缩水率,以验证其设计工艺。测试表明,VILOFT纤维纯纺纱适宜于开发针织面料产品。  相似文献   

13.
羊毛衫的尺寸稳定性是衡量羊毛衫服用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根据羊毛衫编织工艺的特点,分析了羊毛衫的变形机理,认为羊毛衫生产过程中,纱线和组织结构的选择、成品密度的确定及毛坯密度的控制方法对羊毛衫的尺寸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提出了从编织工艺设计着手,提高羊毛衫尺寸稳定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蕾丝面料组织结构特征及图案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横编工艺原理,运用移圈、集圈、浮线等手段设计一系列仿蕾丝的横编组织结构,如网眼类、波纹类及图案类仿蕾丝组织结构。并采用羊毛和金银丝纱线,在斯托尔(Stoll)CMS 530电脑横机上开发了一款新型仿蕾丝组织结构针织毛衫,详细分析组织结构设计和编织工艺。该毛衫不仅能够体现蕾丝面料的镂空装饰效果,同时突破了蕾丝拼接类针织毛衫的工艺限制,提升了产品价值,对针织毛衫的装饰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同横列分段波纹组织的概念,以举例的方式探讨了分段波纹组织如何形成,总结了影响分段波纹组织的工艺因素,包括:前后针床的排针方式、针床移动的方向、针床一次移动的针距个数、针床一次移动所需要的横列数与针床同方向连续移动的次数等.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Logica系统电脑横机同针床横机挑孔组织的主要特点与两种具体的编织方法,包括二次编织成型与插行或制作模块.在二次编织成型中,探讨了它的基本编织程序,包括将同一横列线圈分两次转移的基本规则、针床横移不同方向与不同横移针距个数的先后次序安排、与将线圈转移到原来针床上的程序等;在插行或制作模块中,探讨了不同线圈重叠方式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威 《针织工业》2017,(9):22-23
介绍绢丝在双面大圆机上编织针织物时的用纱要求,采用8.3 tex×2的绢丝,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提花面料。文中介绍了菱形与立体空心方格两款提花面料的原料规格、设备参数、组织结构、意匠图、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给出了面料的基本技术参数。该系列提花面料表面具有几何图案效应,悬垂性好,手感光滑、细腻,适用于春秋T恤衫、休闲装、时装面料。  相似文献   

18.
天丝面料手感滑柔、光泽好,但容易贴身;亚麻针织面料透气性好、吸湿散湿快、挺括不贴身,但弹性差、手感硬。因此将这两种纱线结合在一起,集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编织出了具有特殊外观效果的针织面料。介绍了该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设备参数、编织工艺以及后整理注意事项和面料参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市场上纬编针织斜纹面料表面斜纹效果比较平坦的现状,提出采用褶裥组织设计生产斜纹针织面料。分别介绍了在提花单面大圆机与普通单面大圆机上,采用线密度为18tex的精梳棉纱开发立体斜纹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与注意事项,并给出了面料参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针织绗缝面料的编织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开发设计新型面料的观点和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