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电子与电脑》2011,(12):21-22
根据最新季度中国PC市场报告,DisplaySearch将中国电脑出货量的预测,包括台式电脑、一体机和移动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和平板电脑).从原先的9.500万台提高到了1亿台。  相似文献   

2.
《新潮电子》2006,(7):140-140
随身电脑的轻量化催生出太多的超便携产品,如PPC、Tablet PC或小型笔记本电脑,这些产品的确为你的移动办公、娱乐带来了太多的方便之处。但是在使用时,因为小型化而大大缩水的键盘却着实影响了文本录入以及部分操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板砖 《新潮电子》2005,(C00):205-208
与台式电脑相比,笔记本电脑在体积和重量上都需要有很高的便携优势,因此大多数部件都要比台式电脑采用的同类部件小巧轻薄一些。作为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比普通台式机键盘要更加小巧。但小巧却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方便,而且由于笔记本电脑键盘四周的边框空间非常有限,目前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也只能提供2~4个独立的快捷键供用户启动软件或者更改电脑设置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板电脑是PC家族新增加的一名成员。作为下一代移动商务PC的代表。从微软提出的平板电脑概念产品上看。平板电脑就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小到足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却功能完整的PC。比之笔记本电脑.它除了拥有其所有功能外,还支持手写输入或者语音输入,移动性和便携性都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5.
余文  李青川 《通信技术》2004,(12):50-53
同眼前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平板电脑(Tablet PC)相比,笔记本电脑市场显得平静许多。难道冬日的寒冷真的凝固了这一方宝地?我们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新潮电子》2010,(3):164-165
从2003年拥有第一台数码相机索尼F717开始至今存储在台式电脑硬盘里的照片数量已经接近7万张。但因为平时主要使用笔记本电脑。为了观看照片,不得不跑到书房打开台式电脑。于是,我产生了购买一台专用的网络服务器的想法,用以存储不断膨胀的照片和视频,  相似文献   

7.
冬日定位     
同眼前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平板电脑(Tablet PC)相比,笔记本电脑市场显得平静许多。难道冬日的寒冷真的凝固了这一方宝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8.
矽岛观察     
IBM和东芝将与台湾厂商合推低价Tablet PC据来自台湾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的消息来源称,IBM和东芝可能将与台湾的笔记本电脑公司合作推出低价格的Tablet PC。有消息称,这两家电脑业的巨头同台湾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一直在进行频繁的接触,以商议Tab-let PC可能的订单事宜,并且合作推出的Tablet PC定价将在1299美元左右。台湾本地笔记本电脑业界广泛地认为,在Tab-let PC处于低落之时,此举是看好Tablet PC发展前景的表现。业界当初对Tablet PC的期望值很高,但后来的销售却出现迟缓态势。据说两家主要的Tablet PC销售商惠普和宏基,在今年…  相似文献   

9.
《新潮电子》2006,(8):202-203
很少有用户会将电脑游戏作为选购和使用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诉求,这是因为笔记本电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使用舒适度上都不如台式电脑适合游戏。不过.如果说偶尔用笔记本电脑来玩玩游戏.这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了,谁又能说笔记本电脑就一定要用在工作上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技术前沿     
集笔记本和记事本电脑于一身的数字Tablet PC 据某些工业界消息灵通人士说,不久的将来时髦产品很可能是TabletPC(拍纸簿电脑)。台湾VIATechnologies公司宣布与Microsoft公司正在合作开发一种Tablet电脑参考设计,看起来像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的混合物,尺寸为27×20.5×2.5cm。它主要靠笔写来输入,也可装上键盘、鼠标和监视器,像普通电脑一样使用。该设计的核心是一个VIA C3E系列处理器(采用EBGA封装),其最初的时钟频率为730~750MHz。到明年  相似文献   

11.
想必读者对于上期优派的怪兽级笔记本1500P还有印象吧,这次优派又送来一款跟 1500同期推向市场的Tablet PC,优派V1250。其实早在2001年优派便已经发布过一款Tablet PC,2002年微软力推“平板电脑”概念之后,优派更是率先加入了微软TabletPC的阵营。经过几年的时间,虽然Tablet PC并没有如微软预言的那样取代笔记本电脑,不过也确实让广大消费者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电脑概念,2004年随着微软承诺斥巨资于Tablet PC的宣传,相信今年会是Tablet PC市场全新发展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游宇 《新潮电子》2006,(11M):76-79
非主流,也许我们可以将这个词称为创新.就像20年前的第一台笔记车电脑,创造性地将PC体积缩小,使其具备了便携和移动的新特性,进而诞生了风靡全球的笔记本电脑新兴事务的诞生,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得到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发展的分支往往会被看作“非主流”。这上创新的年代,“非主流”更是随处可见。 华硕对于新技术的执著追求我们一直有目共睹,本期新潮电子体验工程师拿到的两款华硕笔记本电脑,算得上是笔记本电脑发展路上两个经典的分支,也是目前非主流笔记本电脑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分别是华硕R1F Tablet PC和R2H UMPC它们在各自领衔的领域究竟表现如何.请看我们的体验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新潮电子》2005,(6):90-90
这款外观颇似Tablet PC的电脑可谓是一个“异数”,其采用的硬件配置和略微精简的Windows XP embedded操作系统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台传统的Tablet PC。然而.与PDA类似.M1400未配置硬盘.它的操作系统固化在512MB的ROM中.这意味着它没有传统的开关机等待时间.而且与系统相关的操作更是快捷无比.其与PC平台软件共通性的特点更是PDA所无法与之匹敌。我们期待已久的固化桌面操作系统终于在M1400身上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新潮电子》2004,(5):103-104
在经过微软娄年来不遗余力的推广之后Table PC市场前景依然不甚明朗。业界和终端用户在对其特色应用表示了认可的同时,价格的同时,价格、应用针对性,平台并发等等因素又牵制了它的普及发展。在优派发布的笔记本电脑中就包含了这样一款Tablet PC,不过这款V1250 Tablet PC(以下简称V1250)则将应用,性能和价格结合得挺好。你既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款具备Tablet PC特色功能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也可以看作是一款装配完整迅驰套件的Tablet PC。  相似文献   

15.
与台式电脑相比,笔记本电脑由于在便携性和移动性方面的优势而成为移动办公用户的最佳选择,并且在台式电脑不断发展的同时,笔记本电脑也正向着性能更强大、功能更丰富、携带更轻便的方向前进着。日前PC Computing中国易用性实验室评测的Acer TravelMate 739TLV笔记本电脑正是一款这样的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16.
微软公司的平板电脑(Tablet PC)已经推出1年多了,宏碁总经理王振堂日前在台湾指出,宏碁作为 Tablet PC 第2大制造商,从开始到现在,只在全球卖出10万余台,仅占其笔记型计算机总销售量的5%。2003年底,Dataquest 发表预告指出为,Tablet PC 在2003年全部出货量不会超过40万台,仅占  相似文献   

17.
文涛 《电子科技》2002,(14):24-28
从去年开始,笔记本电脑价格逐渐下调,引发了业内及消费者的关注。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台式机经过长达20多年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用户新增长的各种需求,步入市场的衰退期。而笔记本电脑却出现大幅增长。在日本,2000年度个人电脑的销售统计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首次超过了台式电脑(1293万台),占到整个市场的52%,而中国笔记本电脑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没有超过6%,对于诸多厂商而言,这里存在大量的商机。笔记本电脑从推出以来就是PC中的“蓝血贵族”,其轻巧、便携、功能全而又节省空间的特点让台式机望尘莫及,但它…  相似文献   

18.
《通信技术》2006,(3):50-52
2005年6月,联想发布了收购IBM PC部门以来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X41 Tablet,一时间引来无数眼球及评论,一方面是因为这是ThinkPAD品牌的第一次平板电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人关注这款出自联想的“小黑”在品质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首先是PC.台式电脑方面,Intel在力推的i7系列处理器.似乎再次回到了高功耗的原点,尽管电源管理先进了很多(就是处理器闲的时候比以前更省电),但是多核、高性能的需求暂时很难在功耗间取得平衡,况且接口的更换、芯片组、内存的不菲价格,恐怕很难使大多数人提起购买欲望.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没有办法体验到更多内核的好处:Notebook方面,根据调查机构的预测显示2009年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将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也称便携式PC)功能越来越完整,其性能并不亚于台式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