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介绍了液 -液旋流分离器的操作参数、分离性能、能耗等技术指标 ,对其性能评价指标做了分析。在实践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含水原油预分离旋流器分离性能的评价指标、能量消耗计算方法及综合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在辛二站的现场试验 ,研究了旋流器的压差 -流量关系、分流比 -压差比关系和处理效果与进口流量、分流比的关系 ,以及综合评价指标与进口流量的关系。由试验看出 ,在较大的流量范围内 ,进口流量对高含水预分离旋流器的分离性能影响不大 ,但分流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明显 ,应对分流比严格控制。旋流器的压降与进口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体积能耗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综合评价指标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为了在较低能耗下获得较好分离效果 ,应使旋流器在较小进口流量下工作。 相似文献
3.
4.
5.
注聚采出水脱油用水力旋流器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施,改变了油井产出水的性质,以致产出水油水分离的难度明显增大。为了确定用于聚合物驱产出水脱油处理的水力旋流器结构型式,首先在室内对普通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内部速度场进行了激光测定。试验研究显示,在聚丙烯酸胺含量较低(例如100或200mg/t)时,水力旋流器内液体的运动速度有所升高;反之(例如聚丙烯酸胺的含量为300或400mg/L时)则降低。考虑到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酸胺含量一般为400mg/L,决定把加大液流的运动速度作为研制水力旋流器的主要依据,并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设计制造了1台脱油型水力旋流器。在大庆油田的现场试验表明,样机的分离效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结构及操作参数对旋流器轴向速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研究旋流器轴向速度分布规律的的基础上,分析了短路流与循环流的形成原因,试验研究了改变操作参数,即发迹入口流量Qi与分流比F对轴向速度场的影响。认为短路流与循环流是由旋流器结构决定的,很难完全消除,它们干扰了旋流腔和大锥段的流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分离精度。试验结果加大入口流量Qi与分流比F,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便于提高分离效率。这项研究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机理的认识与实际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出液预分离水力旋流器的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油田生产需要,从试验分析出发,提出了水力旋流器的部分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之间的几个重要的关系式,进而研制开发了用于高含水油井产出液预分离的水力旋流器.并通过对其流场特性的分析发现,预分离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直径加大后,为提高预分离效率,必须将溢流管伸入旋流腔一定长度,同时操作参数也应控制合理.以此为依据试制出样机.油田现场试验证明,含水量在85%左右的油井产出液经预分离水力旋流器处理后,其溢流含水量完全可达到小于30%的指标,而底流水中含油也可降至1%左右,基本满足了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要求,可在油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结构及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切向速度场的影响——液-液水力旋流器速度场研究之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多普勒激光测速仪,结合流体力学理论,试验分析了双锥体水力旋流器结构和操作参数对切向速度场的影响。试验分析表明,大锥段和小锥段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均由准自由涡和准强制涡构成,分界面半径rm没有变化;随着小锥角θ的增加,准自由涡区缩小,准强制涡区扩大,速度梯度增加会加大液滴的乳化程度;随入口流量增加,切向速度增大,经拟合得出大锥段和小锥段的最大切向速度均为入口流量的494倍;分流比加大,分界面半径基本不变,最大切向速度增加。指出合理选择小锥角θ,控制操作参数如入口流量Qi和分流比F,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除水型油水分离族流器进行了从含有水分杂质的油中脱除水分的试验研究。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出了这种旋流器的结构及操作参数的优化数据,并对底流率以及进口雷诺数与其分离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对不同性能指标的影响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以不同指标参数作为目标函数时旋流器应具有不同的最优结构与操作参数组合;底流直圆管长度适当增大,可以使旋流器脱水过程各项分离指标得到改善;随着底流率的增大,使旋流器脱水率和油损率均增大,而脱水因子则减小;旋流器进口雷诺数对其脱水因子、除水率和油富集因子等分离性能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避免油水在分离过程中产生严重的乳化现象,根据流体力学及旋流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了液-液水力旋流器产生乳化现象的机理,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到工程实际应用特将其与液-液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及进料物性参数结合,逐一分析其对油水产生乳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粘度μ、流量Q、入口速度v、分散相表面张力σ对油水乳化起关键作用,在设计和操作时应充分考虑。这项研究可为优化旋流器的结构设计,降低乳化程度,获得最佳的分离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复合式水力旋流器油水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合式水力旋流器将动态与静态旋流分离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具有动态与静态水力旋流器的双重优点。这种旋流器由动力组件 (包括电动机、空心驱动轴、旋转栅及溢流嘴等 )、静态旋流单体、入口腔、底流腔及溢流腔等部分组成。对额定处理量为 8m3/h样机的分离特性测试表明 ,当电动机驱动轴转速低于 30 0 0r/min时 ,入口压力为 0 10~ 0 35MPa ,底流压差为0 0 5~ 0 2 0MPa ,处理量为 3~ 10m3/h ,选用单螺杆泵增压和离心泵增压两种方式 ,分离效率分别为 97%和 84 % ,均取得满意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