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影响甚低频天线辐射效率的辐射电阻和地损耗电阻,采用数值仿真与差值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双副十三塔甚低频伞形天线中的一副天线进行了数值建模,通过与天线实际测量值对比,验证了天线建模的正确性,研究了天线边塔接地前后天线辐射电阻的变化。在简化该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线工作在不同频率下,辐射状地网单圈汇流环位置和汇流环数目对地损耗电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小甚低频发射天线辐射电阻小,地损耗影响天线辐射效率的问题,文中研究了基于解析法计算分区域均匀辐射状地网区内磁场损耗电阻、电场损耗电阻和地网区外磁场损耗电阻、电场损耗电阻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可实现对分区域均匀辐射状地网的损耗电阻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电小甚低频发射天线的磁场损耗电阻是地损耗的主要部分;此外,在地网总长度和地网敷设区域半径不变的条件下,均匀辐射状地网并不是甚低频天线的地网敷设最佳模式.基于上述结果,提出通过分区域敷设均匀辐射状地网的方法来降低地损耗电阻,为进一步提高电小天线的辐射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开锋  王拓 《现代导航》2021,12(2):121-125
甚低频天线一般是工作于该频段的电小天线,且其辐射效率不高,为了满足远距离的通信要求,天线往往采用多组天线的方式来保证足够大的功率容量,因此,多组天线的同步调谐就至关重要,本文对多组天线多调谐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互耦效应及调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借助数值仿真计算对简化的多调谐山谷天线进行了计算验证,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文中研究了甚低频发信天线电晕产生的机理,分析了电晕电压发生时伴随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理论推导了甚低频发射天线电晕电压的计算方法,实例给出了天线导线取值与电晕电压的计算结果,指出电晕电压与天线导线的直径、导线表面的粗糙程度、导线所处位置的大气密度、通过导线的电流频率、淋雨状态及导线的冰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董颖辉  魏蛟龙 《电子学报》2011,39(4):981-984
甚低频天线理论认为,采用多调谐方式,T型甚低频多调谐天线可以基本按比例增加天线电容,在实际工程中常用五组或六组天线.本文利用甚低频天线输入电抗的实测值,计算了在不同频率下天线所呈现的等效电容和等效电感,研究了T型甚低频发射天线的等效电容、电感、功率容量与天线组数及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型甚低频多调谐天线的组数过...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测量甚低频发射天线在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频点上的输入阻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LC阻尼振荡法的阻抗测量方法,并推导了天线阻抗、电容、电感和电阻的测量公式;该测量方法可通过提高测量电压来提高测量信噪比和测量精度;测量系统谐振于被测天线的工作频点或其附近,使甚低频发射天线输入阻抗的测量值更接近天线在实际工况下的真实值.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实现甚低频发射天线输入阻抗的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甚低频发射天线辐射性能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对影响岸基甚低频发射天线辐射电场和磁场的各个场分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在满足一定精度的要求下的甚低频辐射磁场和电场的最佳测试距离,且在夜间测试更为准确,并提出电场和磁场测试值可按照自由空间波阻抗关系相互转换的条件,为准确获取甚低频发射天线辐射性能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浅析机载甚低频双拖曳天线的辐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甚低频天线系统中的双拖曳天线是用于对潜通信VLF/LF的发射天线。双拖曳天线(DTWA)由一条短天线(STWA)和一条长天线(LTWA)共同组成,总长度是波长的一半。本文主要讨论双拖曳天线的一种计算方法,具体是通过分析天线的实际运动状态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天线的电性能参数。由于此种分析方法必须利用空气动力学来分析天线受力状态,其相关计算极其复杂,但其电性能计算结果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9.
针对甚低频发射天线输入电抗高、输入电阻小而导致的天线Q值高、带宽窄、输入功率受限、天线系统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伞型和T型甚低频发射天线的顶负载在不同电气连接方式下的天线输入阻抗,提出在不改变天线总体结构的情况下,改变顶负载电气连接方式可优化天线的输入阻抗的方法.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优化后的天线顶负载连接方式可降低甚低频发射天线的输入容抗、提高天线的输入电阻,从而可提高天线系统效率和功率容量、增加天线带宽,对改善甚低频发射天线性能和提高天线电气工作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琪 《微波学报》2012,28(6):39-42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平面印刷单极天线,采用共面波导馈电,天线辐射体采用椭圆和带有对称枝节环的组合结构。着重研究如何通过调整内、外圆环枝节的长度,改变天线的谐振特性,从而实现天线在3.1~10.6GHz频率范围内回波损耗S11<-10dB,满足超宽带通信的要求。制作了实验模型,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试,与仿真结果比较取得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曹诚 《现代导航》2019,10(6):436-439
长波发射天线一般可以看作是顶加载单极天线,常见的天线形式有伞形天线及倒锥型天线。本文以倒锥型天线中最常见的四塔倒锥天线为例,分析了其组成及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选取,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具体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缩比模型试验, 验证了天线设计的准确性,掌握了该型天线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甚低频发信系统工作性能的研究,建立了甚低频发信系统仿真模型,利用模型对甚低频电子管发信系统工作在假负载模式、天线模式、固定调谐方式及动态调谐方式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方式、不同载频及不同码元速率下的系统传输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甚低频发射天线动态调谐系统具有比固定调谐方式传输效率高,系统允许的信息传输速率可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甚低频通信受发射天线固有带宽限制,信息速率低,为了提高甚低频通信速率,采用了不同于载频调谐的同步调谐方法,理论上分析并计算了在不同信息速率下甚低频发射机载频调谐系统和同步调谐系统的输出信号谱及信号传输效率。结果表明采用同步调谐可使天线系统在固有带宽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了甚低频发射天线系统的有效带宽,从而提高了甚低频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调频广播天线常采用双偶极子反射板阵列天线,维修和更换天馈线造成停播常常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为有效避免以上情况出现,我们尝试分组更换发射天馈线的方法.采用相位差旋转馈电技术和电气下倾技术,使系统具有频带宽、功率大、增益高、场型好等优点.系统改造后天馈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有效的提升了本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In the selection of a transmitting antenna, factors such as power gain, height above terrain, horizontal pattern directivity, amount of null fill, and beam tilt of the vertical pattern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best satisfy the equipment availability and intended market coverag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all these factors with possible tradeoffs is presented and the station coverage is computed based on the present available FCC (50, 50) curves and a computer program. A new variable, the maximum possible antenna gain to guarantee a minimum signal level over a certain area, is introduced. A set of curves relating the maximum possible antenna gain to distance, maximum radiated power, antenna height, and signal level is developed for the three TV bands.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叙述发射天线的特点和要求,综合分析了发射天线设计安装时主要参数的选定,并说明了天线功率增益、视线距离以及服务区内电磁波场强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相关天线场理论,通过对中波天线场强的计算和测量,评估天线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resulting hazards, safety considerations, and alternate options for high-power microwave beam transmission functions are discussed. Existing and projected beamed power control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xisting and proposed high-power conventional antennas and phased array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