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提高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提出了一种以解决现状电网问题为导向的配电网自动规划方法。首先利用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及潮流运算的结果对待规划电网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识别。其次通过对规划中如线路安全载流量、配变容量等各类电网技术约束及其他普适的边界条件,如馈线挂接配变容量限制、负荷供电距离等进行抽象、量化形成了针对各类典型问题的方案自动生成方法。最后以中压线路重/过载问题及单辐射线路与首端环网线路改造问题为例,对所提自动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验证。  相似文献   

2.
城市配电网接线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城市电网 ,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的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 ,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 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 ,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 ,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优化配电线路结构 ,合理分段 ,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 ,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 ,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利用PI数据库实现自动判断线路事故跳闸的方法,通过在PI数据库中获取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对线路运行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自动判断线路事故跳闸情况,并将事故跳闸信息实时发送给相关人员,这有助于电网运行人员实时掌握电网运行状况,减轻配电网调控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诊断分析在配电网规划中占有先导地位,准确的问题清单是科学规划的基础。本文在总结传统配电网现状分析方法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网导则的最新成果,提出基于供电安全标准的配电网诊断分析方法,将可靠性目标与电网设备、网架、自动化、保护和运行协同考虑,采用一个综合指标考察电网是否满足要求,并通过具体算例说明高压、中压电网安全性评估步骤。供电企业根据供电安全标准法可形成准确的问题清单,为配电网投资导向和规划方案制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城市电网,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优化配电线路结构,合理分段,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华东电力》2013,(8):1690-1695
负荷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指定10千伏馈线上配变负荷的有功、无功等数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负荷监测系统的配电网负荷数学建模方法,在对所有网络元件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前推回代配电网潮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配电网所有节点的电压、相角和总有功、无功损耗等信息,为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对松江电网某条实际运行线路的潮流计算分析,得到不同网络参数对电网运行指标影响的一般规律,进一步验证了负荷监测系统在配电网运行分析、指标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吴丹 《供用电》2008,25(4):38-41
以上海浦东配电网为对象,对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浦东配电线路电缆化的现状分析入手,对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进行全面比较.阐述了电网接线方式、中性点接线方式、继电保护和配网自动化以及电网规划调度工作等方面,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中结合安徽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提出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意义及主站系统功能定位。结合配电网一次设备现实情况,提出主站系统"点-线-面"、"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同时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与调度SCADA系统、配电GIS系统等统一结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总结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其它地区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电网长足发展,实现电网企业"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了基于国际对标的配电网诊断指标体系,并应用于A区电网的诊断分析。首先,调研国内外配电网,分析国内外共同关注和各自关注的配电网指标,并确定世界领先配电网关键指标水平;其次,梳理国内配电网指标体系,引入与国际接轨的新指标,构建现代配电网指标体系;最后,基于该指标体系,对东部沿海某区配电网现状进行诊断,找到与世界领先配电网的差距,定位"短板"指标,为配电网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的现状,研究了智能配电网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的新思路,提出了智能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给出了评价实施步骤,并选用某区域智能配电网作为算例,应用该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作为电力工业的综合性经济指标之一,线损率可直接反映电网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配电网的同期线损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了10 kV中低压配电网同期线损优化系统,由数据采集单元、传输单元及分析单元三部分构成。其中,GPRS公网和230 M无线专网作为信息传输的通道;数据分析单元由数据读取、拓扑分析及线损计算构成。针对目前电量采集过程中数据缺失严重、同期线损取数及计算过程中误差较大、可靠性低等问题,在线损计算过程中,引入了分层式节点识别策略,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负荷节点智能识别方法,可有效、快速求取各种负荷节点的注入电流,从而降低了非同期数据所带来的线损误差。利用实际案例验证了配电网同期线损优化系统在线损计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可为智能配网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信息反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卫东  李琦  康洪波 《电源技术》2012,36(6):829-831
随着我国超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地实现。而智能电网的实现,也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收集、整合、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的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离不开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技术正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传输网络,信息处理中心等有机的处理环节,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刘四聪  朱子坤 《电力信息化》2012,10(11):110-113
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量越来越多,为及时获取电网运行关键信息,发现和处理电网运行隐患,迫切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化推理分析,提高电网调度智能水平。文章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各种类型信息,提出告警信息分类方法和信息预处理的逻辑,研究讨论了智能推理规则。根据茂名地调系统中智能告警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智能告警系统在电网运行监视和信息综合统计分析方面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部分城市配电网目前面临的变电站间负荷转供能力和平衡能力不足、变电站直送用户线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中压配电网网架的优势和不足,提出钻石型配电网的发展思路,阐述钻石型配电网的结构与特点,并初步提出钻石型配电网一次网架、自愈系统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网架结构在适应性、安全性、灵活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钻石型配电网的技术经济特征,为实现城市配电网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最后,以上海某区域为案例,分析现状配电网到钻石型配电网的演变过程,验证其技术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针对220 kV电网结构调整与地区间分区运行的特点,研究电网理论线损电量的变化量,以新建一座500 kV变电站和地区电网220 kV分区运行为研究对象,提出地区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电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全网理论线损率的影响。通过电网结构变化前后的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分析,指出区域电网结构调整和分区运行对电网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为全网理论线损分析及降损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分布式电源(DG)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的、高效的发电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重点分析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传统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了分布式电源不同容量,不同接入位置对配电网各段电流保护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对配电网特定区段产生最小短路电流的接入方法。在分析DG并网对短路电流产生助增及汲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特定段电流保护无影响的最优接入方式,并通过理论分析跟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DG接入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并网原则,对DG并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技术降损平台虽然在理论线损计算、无功优化和潮流调度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供电方的无功补偿能力缺乏有效感知,对用电方的无功补偿意愿缺乏精准引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考虑供用电双方无功补偿潜力的省级技术降损互动管控平台建设方案,并提出了“低压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状态诊断”和“专变用户无功潜力挖掘”两个技术降损高级功能的设计与实施方案。前者可有效提高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充分挖掘低压配电网的网损管理潜力。后者通过平台的信息共享与互动机制形成了协同治理、互利共赢的无功降损体系。目前,所提平台已在某省电网投入实际应用。前者功能的验证准确率达到了93.33%;后者功能共梳理出707户目标用户,并在平台机制的引导下逐步开展治理。  相似文献   

18.
孙鸣  程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9):137-141
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对配电系统深层次的影响正在显现,为此,微电网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通过对微电网形成方式的分析,提出其内部短路电流由微电源提供的结论,据此提出微电网保护所面临的选择性差、灵敏度低以及因微电源易脱网而造成的特殊性问题。在归纳并分析基于本地信息和基于多地信息的微电网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采用基于本地信息和多地信息解决微电网保护问题面临的关键技术、实现方案以及进一步的研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目前电网在线动态安全分析领域的研制背景分析,提出了地区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系统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标。地区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系统从SCADA/EMS实时获取在线数据,利用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快速找出各类安全隐患,给出综合智能告警信息,展示给调度员,可方便地实现地区电网与省级电网不同调度控制中心的信息集成。通过在洛阳电网的研发和实施验证了该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本地区电网的实时安全预警能力,还能够及时发现本地电网模型和数据中的错误与异常信息,自动报警并给出详细信息,大大提高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是未来地区电网调度运行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应急可靠性水平是衡量其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构建坚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准确反映配电网应急可靠性水平,提出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方法的应急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分析配电网应急技术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去量纲和信息熵理论确定指标值和权重,通过对常规白化权函数改进,建立基于改进灰色聚类评估法的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应急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最后,算例采用雷达图和SPSS软件对比分析证明了改进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对不同配电网的应急可靠性对比和竞争以及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