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基坑工程方案选取的因素众多,传统的方法未必能够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确定了功能评价体系并合理的选择出最佳方案。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该法简便而有效,为科学的选择基坑支护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牛栏江滇池补水出口(瀑布公园)—七水厂—松华坝连通应急工程提水泵站基坑工程,综合对比各种基坑支护方案的优缺点,结合本基坑工程位置及地质条件,合理选择了适用于本工程深基坑的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论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实时收集现场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基坑支护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刘海燕 《中外建筑》2008,(7):199-20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工程地质情况,详细介绍了建筑基坑工程支护施工方案的比选和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并在施工技术方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SMW工法连续墙及整个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施工监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人防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介绍了基坑支护及基坑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该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形式保证了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孙邦宾  唐彤芝  姚兵 《山西建筑》2008,34(5):140-141
结合淮安市某人防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介绍了基坑支护及基坑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出该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形式保证了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最佳深基坑支护方式,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性,本文通过梳理深基坑工程特点及常见支护形式,分析了支护方案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及相应评级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安全、技术、经济、环保四个方面,相应评价指标包括安全系数、支护稳定性、施工难易度、施工工期、环境影响、工程造价、技术先进性等,常见评价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法、信息熵理论法、BP神经网络法等单一评价方法及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综合评价法,且相比单一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多方法综合评价法评价方法所制定的决策方案更加可靠。相应总结梳理可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及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比选过程,通过对各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综合评价,确定双排桩+土钉墙的支护形式组合为较优方案.基坑开挖后的变形监测数据显示支护结构和后方建筑的变形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8.
基坑支护方案确定的区间关联模糊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在深入研究基坑支护方案确定之影响因素基础上,确定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并根据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模糊性特点建立出基坑支护方案确定的综合优化评价模型;其次,针对评价指标取值不确定性特点提出采用区间数表示其属性值的方法,并通过探讨有关区间属性值与区间数权向量确定方法及区间关联分析方法等问题,从而建立出基坑支护方案的区间关联度分析方法;然后,引进相对优势度分析方法,建立出基坑支护方案确定的区间关联模糊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并与其它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陈磊  宋燕伟  孟宪儒  黄宇 《建筑技术》2012,43(6):491-493
北京CBD核心区某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为原项目既有基坑支护结构,原基坑距今已十余年。经对原基坑体系进行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检测后制订了新基坑支护方案,对施工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其中重点处理了旧基坑改造中的止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某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天津市区某基坑工程实例,和相应的监测方法。在全面介绍施工过程和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以后,对工程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对附近相似基坑的比较,说明不同支护方式的适用范围,为以后类似的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决策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深基坑工程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了深基坑工程设计系统的特点,即是由一个由时间维、逻辑维和方法维组成的三维系统。其中,方案设计是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从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便捷四个方面,建立了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理论推导出了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决策与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方案设计是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多方案比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基于深基坑工程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了深基坑工程设计系统的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揭示了多目标问题的寻优理论基础,建立了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简述了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过程,为今后其他工程的设计方案优选与评价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建立了支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指标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结合实际工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优劣程度,并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多维度动态评价,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了针对深基坑开挖过程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单项安全风险指标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值和综合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值,用以对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单项风险评价指标安全风险状态和整体安全风险状态进行多维度动态评价。结合上述两类指标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有效地实现了安全风险状态的定量化描述。基于该评价方法,对安徽合肥地铁车站7 号线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评估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风险状态,并可有效识别获取不同施工阶段的关键风险指标,可为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路峻  傅玲  叶鑫  刘晖 《建筑经济》2016,(10):113-117
作为重要的建筑外立面构件,遮阳方式的选择应综合平衡功能、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以成都大学某教学楼外遮阳设计为例,针对水平、竖直、综合三种外遮阳方案,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其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和价值指数,据此选择最优方案,为建筑设计阶段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永前  朱大勇  卢坤林 《工业建筑》2012,(Z1):472-475,492
针对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基坑工程的安全事故,提出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性的主控项与非主控项因素,建立深基坑施工中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发展了深基坑施工中危险源安全评价数学模型与监控技术方法,完善了深基坑工程安全可靠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实现深基坑危险源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的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促进深基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韦莉 《中国建材科技》2022,31(3):124-126
通过对适宜性评价模型和GIS相结合进行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选取城关区内的评价指标因子,如地形坡度、地貌、水系、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等,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基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处理及评价结果图的输出,得到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以期更准确揭示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规律,为区域城镇用地空间拓展、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地区某紧邻地铁枢纽的超深基坑作为分析对象,着重讨论不同开挖方案对紧邻地铁的超深基坑施工风险的影响,以土体和支护墙体的位移以及基坑稳定性等作为考察的主要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基坑工程进行施工风险分析,并将基坑自身风险和周边的环境风险作为整体来考虑,从风险定量的方面来比较不同开挖方案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基坑工程,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案非常重要,可以明显地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9.
吴明友 《山西建筑》2012,(22):19-20
从建设项目的特点入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建立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评价,量化评价指标,帮助业主科学选择项目设计方案,从而达到评选公正,科学选择的目的,以实现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涉及大量不确定因素,随着基坑开挖深度与规模增加,面临的风险也越多。因为风险具有必然性、动态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等特点,风险评估结果往往不能用单一指标完全表达。本文以郑州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于深基坑施工期间内潜在的风险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理论进行评价。首先,分析基坑监测的数据,据此对基坑主体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坑施工安全状态评价体系并建立与之对应的因素集;然后,假设每一单因素所属函数是相同的,且都符合线性分布,得到深基坑在不同安全条件下的隶属函数;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安全评价指标权重集及评判模型。综合评判得出本基坑整体工程综合评分为91.6,表明基坑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