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峰  闫光红  王冲  魏刚 《聚酯工业》2009,22(4):19-22
用已扩链增黏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r)及改性聚碳酸酯(PC),并通过熔融反应挤出制备了PC/PETr合金,采用相容剂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对PC/PETr合金进行增容。研究了相容剂用量对该合金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形态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C)/m(PETr)为60:40,相容剂E-MA-GMA的质量分数为7.5%时,合金发生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8.76kJ/m2,同时拉伸强度达到49.96MPa。SEM观察发现,E-MA-GMA作为反应性增容剂,使得分散相PET颗粒变细。并且,随着E-MA-GMA用量的增加,PET在PC/PETr/E-MA-GMA共混体系中呈现出极不规则的近似条状或片状的形态结构,共混体系呈现出双连续相  相似文献   

2.
PC/PET/弹性体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凌  王荣海 《中国塑料》1991,5(2):24-30
本文介绍了聚碳酸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添加少量弹性体的共混合金的研制,与纯聚碳酸酯性能比较表明:该合金的抗冲强度高而且不易产生应力开裂,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PET/PP合金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LY-Ⅱ流变仪研究了PET/PP(1:3)合金以及含有增容剂PP-g-MA(马来酸酐接枝PP)的PET/PP(1:3)合金的流变性能,分析了增容剂对PET/PP合金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增容剂的PET/PP合金流变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三元乙丙橡胶增韧PET/PC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东  孙树林 《广州化工》2011,39(20):46-48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及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三元乙丙橡(EPDM-g-GMA)作为PET/PC共混物的改性剂,并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和断裂机理进行研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PDM-g-GMA质量分数为15%~20%时,共混体系实现了脆韧转变,当加到25%时冲击强度最高可达860 J/m,实现超韧;当PET/PC组成比为48/32时,PET/PC相容性最好,共混体系力学性能最佳。EPDM-g-GMA中环氧官能团与PET的端羧基、羟基发生反应使共混体系相容性提高。SEM结果显示共混物的增韧机理是基体的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5.
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筑  刘一春  于杰  兴江 《塑料工业》2001,29(5):15-16
对弹性体和增容剂增韧PC/ABS合金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弹性体与增容剂的适当组合优于单组份的增韧效果,并且利用这种协同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增韧对材料拉伸强度等性能指标造成的损失,达到优化材料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型增容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新型增容剂并与传统的增容剂(PE-g-MAH)对比了在PC/ABS合金体系中的改性效果,试验表明,这三种增容剂对PC/ABS合金的增韧比PE-g-MAH效果都要好,其中,增容剂E3比E1,E2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同时还有增强作用,而且E3在PC/线性饱和聚酯合金体系中也有非常好的增韧效果,这种新型增容剂用量少,成本可接受,为PC合金的性能提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PET工程塑料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PET工程塑料的发展史和现状,并对PET工程塑料的结晶,增韧,阻燃,回收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开发聚酯PET/PC合金的必要性及应用优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ET/PC的工艺条件。对PET/PC合金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PET/PC合金可行,且其力学性能完全满足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并在某些方面改善了PC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PC及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增韧剂SWR-7A对PC及PC/ABS增韧效果。比较了增韧剂SWR-7A与美国增韧剂GE-338及国内外其它增韧剂的增韧效果。研究表明,加入SWR-7A在提高PC及PC/ABS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的同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降低较少,达到了优化材料性能的目的,SWR-7A是一种理想的增韧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配比对阻燃增强PET/PBT合金表面浮纤的影响.采用二次元影像测试仪和目测的方式,半定量地表征表面浮纤.结果表明,随着PBT含量的增加,表面浮纤逐渐减弱;当PET和PBT质量比接近1:1时,材料表面质量最好;进一步提高PBT含量时,表面浮纤现象又逐...  相似文献   

12.
茚并异喹酮啉类化合物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NCI)通过COMPARE系统比较筛选而得到的一类新型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此类化合物的研究以NSC314622为先导,之后又涌现出了许多有代表性茚并异喹啉酮类衍生物,如NSC727357,NSC344505,MJ-Ⅲ-65等.其中某些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已并不仅仅局限于Topo Ⅰ.它们的研究旨在克服喜树碱类Topo Ⅰ抑制剂的缺陷.获得活性更加稳定、毒性更小的抗肿瘤化合物.本文简要介绍了Topo Ⅰ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茚并异喹啉酮类的优势,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茚并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及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SAR).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