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吧”族新词衍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套用词语模创造新词,二是借用英译兼表意的外来词。“吧”引中为表室内休闲娱乐场所的语义,是构成名词的标志。“吧”族新词的产生不仅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还形成独特的“吧文化”,折射出人们多种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
“蜗居”中的“蚁族”和“柜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心理等语言外部因素和语音、语义等语言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蜗居"、"蚁族"、"柜族"等词语的使用和推广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社会状况、人们心理和语言使用的变化,这些词的产生发展、词义来源和内涵、发展预测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微博登陆中国以来,以"微博"为原型词形成的"微"族词("微+X")甚是流行。以网络流行用语"微"族词为研究对象,以对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微"族词的传播特点及使用情况,最后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微"族词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探讨,揭示了人们理解新词新语意义时的心理运作机制。一方面论证了"微"族词的传播特点及使用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知分析为新词新语的意义成因和理解提供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文化与语言史的角度将词语的时代色彩分为2类:社会时代色彩与语言时代色彩.新词语的时代色彩义体现为:新指称新词、新义具有语言及社会的双重时代色彩;旧指称新词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语言的时代要求;旧词新义的新义位与原引申义位的关系,折射出当时人们的认知观念.厘清了词语色彩类型,以《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为例,说明了新词语的语言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文研究派”。[1]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文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文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文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著与论文,如《方言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言文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2-7]“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女”族字词的研究由来已久。许慎《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检字法,开创了对文字据形解义的先河,后来的学者在研究文字考释词语时,也多依此法。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古代学者对“女”族字词的关注面较为狭窄,仅限于它的形和义,并没有将之单列出来作为一个类别去细致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女性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使女性以及与女性有关的一切成为敏感的话题、焦点的领域,各门学科都有所涉及。文化语言学把文化与语言结合起来,给研究“女”族词汇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语言文字学里,“女”族词汇属于“文化词汇”,“是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  相似文献   

6.
各种语言都存在简化用词的现象,如汉语中的“四化”,“五讲四美”等,由于英语的整个发展趋势是逐渐简化,词语向单音节方向发展,同时现代社会的生活要求讲话写文章必须节省时间和篇幅,因此,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一方面是新词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构词日趋简化,把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英语词汇和其他任何语言的词汇一样,都有其社会性。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促成了语言的形成及演变,带来了大量的新词。作为语言中最活跃因素的词汇,其产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变化则催生了新词。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当社会发生变化时,都会发生语言的变化。语言会随着社会现象和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而产生词义的变化,从而产生大量新词。本文概括地介绍中国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某些词的来龙去脉及其英译。  相似文献   

9.
网络英语新词是互联网的衍生品。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更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网络生活与网络文化的变迁。运用社会语言学中的零度与偏离理论,分析了网络英语新词产生的原因、构词的方式及特点。认为网络英语新词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英语的表达力和丰富了表现形式,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网络英语新词的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从而实现成功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2006年以来主要英语国家评选出的年度流行词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生成方式以及语义与语法功能变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年度流行词语的产生受到该年度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社会背景的影响;在生成方式上,缩合式构词法因其信息容量大所构成的新词最多;一些流行词语产生后,因使用频率较高而产生了较强的衍生能力,其语义和语法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异。年度流行词语反映了语言的最新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是语言与社会共变的产物,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方言中,“X+(个)+Y”和“X+(才)+Y”两个结构并不含有否定词,却能表达否定概念,属于零形否定现象.这两个结构使用环境十分丰富,能表达多种语用意义,而且在话语、语用及语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特点.在来源问题上,“X+(个)+Y”结构由“X一个Y”经过缩减、类推等步骤形成,而两种类型的“X+(才)+Y”结构的产生,则是分别源于具有反常特征的X导致的语用效果,以及副词“才”和形容词“怪”的词汇化演变.  相似文献   

12.
性别歧视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必然会在语言中折射出来。英语词汇中的性歧视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英语词汇、男性为规范、指称女性的词语存在着语义降格的倾向和语言应用上保守着男先女后的语序等方面。改变陈腐的旧观念和自觉地采用不带歧视色彩的中性词汇和表达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范畴化是认知主体基于自身体验,以客观世界为认知对象,以主客观互动的心智活动为认知方式,不断形成范畴和概念的过程,并通过语言符号来表征认知主体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针对当前不断大量出现的"门"族新词,从范畴化的体验性、规则性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研究了范畴化对"门"族新词的认知.结果表明,范畴化对"门"族新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进而有利于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正确认知和运用"门"族新词.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低俗词语主要指极端、粗鄙甚至是不堪入目的网络新词。近年来,网络媒体涌现出大量低俗词语,并呈现出由网络媒体向纸媒渗透的态势。网络低俗词语产生途径主要有四种:谐音化、象形化、中文化、讽刺化。追求社会认同、挑战传统权力、网络俗语的商业化等是网络低俗词语兴起的主要原因。网络低俗词语对年轻人的语言习得和道德品质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能直观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它主要来源于方言或外来语、网络、影视、报刊、书籍、音乐、突发或重要社会事件、新词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语言因素等。流行语对社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应以比较宽容的态度,积极、客观、理性地对待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文章从转喻视角出发,分析了流行语“门”族词的一词多义现象,用转喻的三种方式解读了流行语“门”族词的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影响转喻发生的三大影响因素,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变化,许多新词新语应运而生。试图从讨论科技新词语的构词方式入手,对英汉科技新词语的构词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析英汉两种语言科技词语发展变化的大同小异,即既有明显共性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霸”为类后缀的“X霸”新词中,同一“霸”字形成了两类不同的“X霸”新词,其分类依据在于类后缀“霸”语义的不同。探析“霸”语义的古今演变,可以发现产生这种语义现象的原因。另外,作为类后缀的“霸”,其语义也发生了不完全的虚化。  相似文献   

19.
新词和流行语存在极大的相似性.正是这种相似性造成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混用.从模因理论的角度对二者的存在以及新词演变为流行语的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研究意义上的新词都应该是成为模因的词语,严格意义上的流行语的前身都应是新词,只有那些由新词发展而来最终纳入一般语言的流行语才能被称为成功模因.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网络新词作为一种时尚语言,既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内涵,同时又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如何能让目的语读者在准确理解汉语网络新词意思的同时,最大化的领略到这些文化和社会内涵需要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以2013年网络流行新词为例,对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以更好的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