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分析黄河拉加峡谷地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异规律对当地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典型支流流域调查结果表明,水土流失阶梯状分异规律明显。高海拔区属冻融侵蚀类型,其下为水蚀类型,越向下游侵蚀强度增大,阳坡的侵蚀强度高于阴坡。下游地带,尤其以黄河干流谷地及栗钙土坡地水蚀最为严重·对黄河干流泥沙状况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标准样方法进行树高、冠幅、胸径、保存率调查,采用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确定各树种的综合指数与评价指数,研究了黄土高塬沟壑区主要水土保持造林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①山杏适宜在阴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②侧柏适宜在阳坡、阴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③油松适宜在阴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④沙棘适宜在阴坡、阳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⑤刺槐适宜在阳坡、半阴半阳坡栽植;⑥杜梨适宜在阳坡栽植;⑦狼牙刺适宜在半阴半阳坡、阳坡栽植;⑧油松+沙棘混交林适宜在半阴半阳坡、阴坡栽植;⑨侧柏+沙棘混交林适宜在半阴半阳坡栽植。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河流域有效土层厚度,分析了在不同侵蚀强度下流域上中游地区的潜在侵蚀危险度,进一步预测了该区域对不同侵蚀强度的抗侵蚀潜力,并将其划分为很低、低、中等、较高、高5个级别。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中游区在不同侵蚀强度下,抗侵蚀潜力的变化范围在很低—较高级别之间。在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条件下,抗侵蚀潜力处于较高级别;在极强侵蚀条件下,抗侵蚀潜力属于“低”级别,此时该区域的侵蚀状况已经很严重,处于高侵蚀强度和高危险度状态;剧烈侵蚀时,区域侵蚀状况进一步恶化。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抗侵蚀潜力综合考虑了土壤侵蚀强度和潜在危险度双重指标,较传统的单一指标能更全面的反映区域土壤侵蚀状况,能够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区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刚性衬砌渠道冻胀破坏问题,选取宁夏盐环定扬黄灌区衬砌渠道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相变及水分迁移模型基础上,考虑高地下水位对冻胀的影响,建立考虑水分迁移及地下水影响的数学物理模型,并采用Comsol Mu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梯形渠道混凝土衬砌进行冻胀数值模拟,分别从温度场、位移场和应力场对刚性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阴坡、阳坡冻胀量较大,渠底较小,渠底中部、渠坡1/3坡板长度处冻胀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渠底中部的法向冻胀力较小,两边逐渐增大,阴坡、阳坡的法向冻胀力分布均匀;渠底的切向冻结力成线性分布。阴坡、阳坡靠近坡脚处切向冻结力较大,左、右两端坡顶处切向冻结力较小,渠底衬砌板和两侧衬砌板属于压弯组合变形构件。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重庆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降雨强度和坡度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人工降雨试验,定量分析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度、细沟形态变化和不同降雨方式对细沟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探讨细沟侵蚀强度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紫色土坡面细沟侵蚀径流量和产沙量均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坡面的水沙过程与细沟在形成和发育时关系密切,产沙量和侵蚀速率与细沟形态参数有显著的对数关系(r>0.7)。研究结果可以为紫色土耕地细沟侵蚀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和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模型,研究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和冻融侵蚀强度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分布特征,并揭示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南高山峡谷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总体上呈东部量大级强、西部量少级弱、南部水蚀、北部冻融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内3 500 m以上高山和15°以上陡坡以轻度及以上侵蚀为主,但强烈和极强烈水力侵蚀在2 000~3 500 m的中山带分布最多,冻融侵蚀则几乎全部分布于高山带;岩溶地质占全区总面积的35.48%,其中21.74%存在轻度及以上侵蚀,较非岩溶区高10.27%;草地和林地占全区面积的90.47%,共分布41.47%的轻度及以上侵蚀面积,而仅占全区面积2.12%的耕地,却分布31.54%的轻度及以上侵蚀面积。  相似文献   

7.
上方来水来沙对细沟侵蚀泥沙颗粒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中细颗粒的流失是土壤质量恶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利用试验土槽和供沙土槽双土槽径流小区系统,分析了黄土坡面在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含沙水流汇入条件下的细沟侵蚀泥沙颗粒组成变化特征,探讨了降雨强度、坡面上方不同含沙水流汇入、细沟水流流速对细沟侵蚀泥沙颗粒组成变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上方水流的汇入使侵蚀泥沙中<0 001mm的粘粒含量呈增加趋势,0 05~0 001mm的粉砂粒呈减少趋势,而降雨强度对侵蚀泥沙颗粒组成的影响不甚明显;同时,侵蚀泥沙中粘粒含量随细沟水流流速和细沟侵蚀产沙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降雨强度和坡度双因子对紫色土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和坡度双因子对紫色土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产沙过程和侵蚀形态的演变与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密切相关,降雨强度和坡度增大使径流量很快达到细沟发生的临界流量并加剧细沟形态的演变过程,产沙率由于细沟的产生和发展而急剧增加,并呈现跳跃性的波动.各降雨强度下,在5°~25°范围内,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30°时开始减小,在25°附近存在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度两个因子对侵蚀量的贡献率存在对比消长关系.降雨强度和坡度都较小时,坡度对侵蚀过程起主导作用;当降雨强度较大或者达到临界坡度以后,则降雨强度对侵蚀过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使造林树种与造林地合理配置,在高塬沟壑区的阴坡和阳坡分别采用集水造林、普通造林和荒山3种处理,对O~200cm土层水分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坡各层土壤含水率比阳坡高1.65~4.14个百分点,平均高2.58个百分点;在春季造林时,栽植营养钵苗深度为20cm和栽植大苗深度为40cm的土壤含水率,集水造林最高,荒山次之,普通造林最低,阴坡土壤含水率都高于15.19%,阳坡都低于11.51%。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的补植情况及沙棘灌木林带造林图斑,采用图斑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油松、狼牙刺、沙棘造林效果进行了监测;还对不同立地条件优良牧草、疏林地天然植被的覆盖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补植狼牙刺下坡成活率、生长量明显高于上坡,保存率均较低;油松容器苗在半阴缓坡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比阴坡台地高;阳坡和阴坡沙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红土泻溜陡坡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高;阳坡、阴坡、台地均能种植优良牧草,气温、水分、光照均影响出苗率、覆盖率;阳坡植被覆盖率达76.5%、阴坡达82.4%、沟底台地达92.7%。  相似文献   

11.
人类活动对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黄河》2016,(11):89-93
为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从社会、经济、文化三方面,选取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垦殖指数、道路密度、耕地产出率、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单位面积水土保持机构个数等7个指标,运用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东四盟、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0.24、0.27、0.41、0.79;人类活动强度与单位面积侵蚀沟发育数量、侵蚀沟发育面积、侵蚀沟发育长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 5、0.822 4、0.777 3;侵蚀沟发育数量先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在人类活动强度接近0.6时达到峰值0.45条/km2,之后随着其提高而减小;侵蚀沟发育长度和侵蚀沟发育面积先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而减小,然后随人类活动强度提高而增大,当人类活动强度为0.6时,侵蚀沟发育长度、面积均接近于0,侵蚀沟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12.
齐古水库是以灌溉、供水、防洪、反调节等综合开发任务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在修建齐古水库时通过配置不同水胶比的硫铝酸盐水泥胶砂试件进行不同类型侵蚀溶液的侵蚀试验,研究其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及不同水胶比等侵蚀溶液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试进一步分析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在不同类型侵蚀溶液中的抗侵蚀机理。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试件在硫酸盐侵蚀中表现出较好的抗侵蚀能力,侵蚀产物主要生成钙矾石,且对提高试件的强度有一定的作用;在镁盐侵蚀溶液中主要生成氢氧化镁与水化硅酸镁,对试件的强度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而在硫酸盐与镁盐双重侵蚀溶液中,具备两种侵蚀的综合特点,但抗侵蚀能力高于纯镁盐侵蚀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黄土高塬沟壑区近20年来水土保持人工栽植侧柏的存活、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阳坡、阴坡、半阴半阳坡均适宜栽植,侧柏+沙棘混交林适宜在半阴半阳坡栽植,侧柏+狼牙刺混交林适宜在阳坡栽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吉林省水力侵蚀现状入手,通过遥感调查,重点分析了水力侵蚀的强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对现有的坡耕地、荒山荒坡、侵蚀沟等水力侵蚀地块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王益区固沟保塬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方法,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分析了2000年和2019年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规律,揭示了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聚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王益区林草地面积大幅增加,高覆盖度(>75%)面积增加了16.51 km2。②王益区土壤侵蚀状况明显好转。2000年和2019年土壤侵蚀面积分别高达全区面积的70.92%和55.84%;土壤侵蚀强度结构由中度侵蚀>强烈侵蚀>轻度侵蚀>极强烈侵蚀转化为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③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全局Moran’ I指数在0.5左右,侵蚀热点区的分布由大片连续分布转化为局部集中的零散分布;侵蚀热点主要分布在(15°,25°]坡度区间,西南和东南部地区尤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王益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及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燕沟的林地、坡耕地与沟口洪水泥沙的颗粒组成分析 ,发现其颗粒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该研究区在侵蚀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 ,而在泥沙输移过程中颗粒分选不明显 ,在应用1 37Cs示踪流域侵蚀速率或利用沟口泥沙推算流域侵蚀模数时应适当进行颗粒校正。通过对坝地沉积泥沙1 37Cs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37Cs含量、沉积厚度与次降雨侵蚀强度、侵蚀类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同时运用沉积样中核素含量特征可望解决流域尺度坡面侵蚀与沟谷侵蚀的比重关系这一研究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混凝土在掺入石灰石粉后的抗复合侵蚀性能,采用不同含量的石灰石粉制备水泥净浆及砂浆试件,将其浸泡在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溶液中展开试验。运用pH测试仪测试溶液的pH值变化,并通过强度试验及XRD能谱分析,观测不同侵蚀时间下水泥砂浆试件强度和侵蚀产物的变化,揭示石灰石粉对水泥砂浆抗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侵蚀溶液的pH变化较快,后期较慢;在侵蚀28d之前,砂浆试件的强度呈上升趋势,28 d之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强度呈下降趋势。侵蚀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酸与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反应,镁离子侵蚀并不明显;由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侵蚀过程中会生成石膏,可延缓侵蚀进程。  相似文献   

18.
《水利天地》2006,(8):22-23
哈尔滨市幅员面积5.3万平方公里,辖八区十一县(市),水土流失面积2.2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41.2%。按侵蚀强度划分,轻度侵蚀面积1209.4千公顷,占总流失面积的55.3%,中度侵蚀面积792.7千公顷,占总流失面积的36.2%,强度侵蚀面积101.3千公顷,占流失面积的4.6%,极强度侵蚀面积84.9千公顷,占3.9%,中度以上侵蚀面积928.93千公顷,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了地形、侵蚀沟形态、人为何气象因素作为坡耕地侵蚀沟生态环境诊断的初选质保,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13项评价指标的侵蚀沟道生态环境健康诊断体系,并利用加法模型对坡耕地侵蚀沟生态环境进行健康诊断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生态环境健康综合评价值为74.60分,健康水平较差,属于强烈侵蚀状态。未来应加强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道治理,防治沟蚀发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硅酸盐水泥硬化后在某些腐蚀性介质作用下,会逐渐受到侵害、性能改变,强度降低,严重时会引起整个工程结构的破坏,腐蚀足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引起水泥石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泥水化产物的氢氧化钙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他水化产物发生分解,强度下降。故软水侵蚀称为溶出性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