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梅昊 《工矿自动化》2011,37(8):100-103
为解决我国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信息孤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GEPON网络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利用GEPON冗余环网将矿井的各个控制系统及各工业现场的视频监控汇聚到系统网络平台,可自由接入煤矿现有的各个子系统,同时预留大量通用接口,方便系统的扩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适合中小型煤矿使用。  相似文献   

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龙口矿业集团建设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及井下胶带、井下供电、井下电机车运输、压风机、主通风机、主副井提升、井下排水、矿井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监测等各子系统的接入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煤矿综合自动化辅助系统的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在煤矿地面集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开停控制,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工矿自动化》2013,(11):103-105
针对煤矿井下移动场合的信号传输存在线缆续接繁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移动场合的矿用综合信息接口箱。该接口箱利用DSL技术,采用以太网标准接口作为中间转换接口,实现了多种信号的集中接入及综合传输功能,具有线缆续接方便、整体移动性较好、传输带宽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邵江洪 《工矿自动化》2012,38(8):135-137
针对煤矿地面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的CDT接口难以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组态王KingView软件将CDT接口转换成OPC接口,从而将电力监测系统接入到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平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矿用GEPON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字化工业电视信号、监测监控信息、语音信息的综合传输要求,结合国际电讯接入网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推出了一种新型综合监控主干网络系统——矿用GEPON系统。文章阐述了矿用GEPON系统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各种备份GEPON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兼顾成本、性能、施工的矿用GEPON热备自愈环。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宽带、可靠、稳定、易于安装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井下各系统独立运行、基站数量多且无线数据传输带宽不足等问题,采用LTE技术设计了一种全矿井融合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综合基站对井下无线通信、人车精确定位、IP电话、语音广播等多业务进行统一接入、承载和管理,并可与现有业务平台对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综合基站覆盖半径为400m,信号接收强度不低于-105dB,基站间无线通信切换时间为21.67ms,无线通话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宽窄带综合接入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宽窄带综合接入的概念是相对传统的通过两套系统分别提供宽、窄带业务而提出来的.指的是通过一套系统向用户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专线等多种宽窄带业务。宽窄带综合接入系统能支持宽窄带业务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GEPON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和KJ95N型安全监测系统的传统传输方式;结合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水头矿的实际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将KJ95N型安全监测系统接入到GEPON环网中的方法。通过GEPON将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融入到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可以节省投资、便于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同时使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更具体完整。  相似文献   

9.
综合接入不仅仅是多种业务的简单融合,也涉及到很多技术上的革新。本文针对综合接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和总结了综合接入中的几种关键技术,包括Ip技术、QoS保证策略、信令系统一体化、可信接入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宽窄带综合接入可通过统一的平台提供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和统一管理,降低接入网的建设和运维成本。随着接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接入业务需求的多元化和NGN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综合接入正逐渐成为接入网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深入研究了综合接入系统的定义和形态,详细比较了综合接入和其他接入方式,最后对宽窄带综合接入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GEPON)代表了宽带接入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作为解决FTTH的接入方式,一直是接入网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GEPO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GEPON的FTTH实现方案,方案包括系统设备,业务实现及系统管理三个部分,从这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运营商实施FTTH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援。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感知矿山物联网是在煤矿综合自动化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应用,因而,感知矿山物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于煤矿应用的特点,感知矿山物联网与目前地面物联网应用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介绍了感知矿山物联网的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多系统综合应用、感知层开放、应用平台开放和适合构建逻辑子系统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关键技术和跨层的公共技术;给出了感知矿山物联网的开放性要求和标准建设。该文对更好地理解感知矿山物联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等角度综述了新技术对煤矿生产系统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煤矿生产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划分了系统的层次,描述了各层次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服务内容,初步确立了系统集成的框架,特别指出了集成框架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对应用系统的支撑作用;探讨了行业信息标准化问题,并指出标准化是解决数据互访和系统集成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OPC技术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各煤矿自动化控制子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标准接口,提出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OPC技术原理,介绍了该系统结构,并给出了该系统在王庄煤矿的具体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生产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矿井主传输主流技术的应用需求及特点;指出了矿井主传输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并列举了当前矿井主传输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矿井主传输领域中综合传输与专网专用传输在煤矿应用中各自的优劣势,指出了今后的煤矿传输领域宜采用综合传输与专网传输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煤矿井下环境信息的特征,介绍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MSF)的煤矿井下环境信息危险评价系统。该系统建立了用于煤矿井下环境信息危险预测的3层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煤矿井下环境危险的程度,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救灾机器人难以适应煤矿井下灾害现场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煤矿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系统,介绍了该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布置、总体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了机器人爬坡性能。该系统中机器人运行在煤矿井下已有的单轨吊工字钢轨道上,可在发生煤矿灾害时及时行进到灾害现场,采集现场图像信息和环境参数并发送至地面指挥中心。在煤矿巷道仿真实验室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图像传输清晰连续,机器人爬坡角度为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