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4,(3)
"3+1"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3+1"的课程群建设,将一元化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内课外、学期假期、校内校外三大板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产品设计课程群的建设,将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应用与实践模块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专业设计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近年,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模式多种多样。韩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中韩合作办学项目目标的实现。‘3+1’合作培养模式下,要实现与韩国的培养模式准确对接,韩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找出适合的提高韩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针对我国对俄高级专门人才匮乏这一制约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国家战略急需选定设置专业,全方位引进和借鉴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和经验,我校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建立的中俄学院,采用中俄双方师资共享、课程共享、教材共享的合作模式,构建"专业+俄语"的全新课程体系,本文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意义,俄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该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实践实施,是教学过程的连贯性设计。日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外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也有着其特有的个性。本文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为目标,从培养目标、教育过程、管理评估、教学方法手段四个层面来探讨日语的"3+1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课题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课题调研工作是在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主要针对工程造价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开展。通过调研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其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培养是重点。该调研成果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6)
食品微生物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门类,其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和利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也能够使得相关企业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就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
探索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衔接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主要目的。课题组深入研究了"3+4"衔接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江苏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项目为例,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OBE)和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对其有效衔接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5)
"3+2"人才培养模式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最科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也能调动中职与高职院校双方积极性。三亚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三亚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办学,探索这种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有利于学校之间终身教育理念形成和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等各种优势,并能更好去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有效的提出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建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与“新工科”建设愿景仍存在差距。该研究借鉴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内涵,探析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推动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以培养主体、培养途径、培养层级三要素为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框架,创新性提出“3+3+3”多层级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工科”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1)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在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加深、领域的扩大及投资的增加,中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发展。我校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建立的中俄学院,采用中俄双方师资共享、课程共享、教材共享的合作模式,构建"专业+俄语"的全新课程体系,本文分析研究了"专业+俄语"培养模式下俄语教学管理模式,总结教学管理中的创新理念,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明确将产教融合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要举措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提出教师、学生、企业、地方政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相互融合的城乡规划"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依托产教融合中心平台,创建协同育人环境,高校、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完成对城乡规划"4+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创新,最终构建城乡规划"3+1+1"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4):74-75
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结合我国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入手,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改进现有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
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智力资源和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教育"四模式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即"互联网+专业"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互联网+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评价建设,"互联网+技能"模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互联网+实践"模式产学研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CDIO+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从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工程素质能力和建筑产业需求出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本校建筑学专业实际情况,围绕“CDIO+工程教育认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考核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0)
"专业+语言"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7年的摸索,玉溪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足滇中,以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经贸人才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专业+语言"的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应基于社会对专业语言技能的要求,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着重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5)
简笔画是一门实用性强、运用广泛的课程,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该文作者提出了"2+3"联动课堂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教学模式在简笔画教学中的应用和教育手段的创新,以期通过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2)
"3+1"模式将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促进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建立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是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商科专业"3+1"模式实施的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探讨商科毕业实习教学环节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体系构建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1):126-129
国家启动的“1+X”证书制度试点的目的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入X证书将会为专业群人才培养带来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文章提出“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和改变,探索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程专业“3+1+X”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在分析环境科学特点的基础上,根据21世纪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制订了环境工程专业“3+1+X”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煤炭行业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需求,矿物加工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3+1"教学改革,深化了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了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改革实施,在人才培养质量、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