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然气产能负荷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石油天然气供应体系目前正处于形成和发展初期,储气库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季节性调峰以上游气田增产为主、供气不均匀性突出,用气高峰期天然气产量高于产能运行,不利于气田的科学开发。产能建设安排既要满足调峰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需要,又要考虑投资经济回报,因此科学合理产能负荷因子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国外开发历史数据及中国石油典型气区的供气特点,确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近期产能负荷因子应控制在0.8~0.9,各气区因不同的供气市场特点而有所差异。产能负荷因子作为确保生产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一个关键指标,其研究成果在中国石油各气区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已经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上游调峰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天然气开发利用大发展初期,由于供气系统不完善,利用上游气田生产进行调峰比较普遍。从实际生产资料出发,论述了上游天然气生产与下游市场用气之间的矛盾以及利用上游气田生产进行调峰对气田开发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在:造成边底水入侵,生产能力下降;加速了地层能量消耗,缩短了稳产期,可采储量损失大;造成储层出砂,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研究表明,在没有一定富余产能的情况下,利用上游气田生产调峰是不可取的,建议通过建设部分富余产能、地下储气库和引进LNG等多方式来满足调峰需求,以保证气田科学高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7,(4):44-47
进入冬季后,北方各地供暖天然气随之也进入高峰消耗期,苏里格气田作为主要供气区,每年11月开始气田就进入冬季高峰期的调峰生产,苏里格属于典型的超低渗气田产能递减较快,目前正处于稳产初期,冬季气田产能和供气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值,需要大量的调峰气井调高配产来进行保供,本文主要对调峰气井的生产制度和调峰配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章程  王瑾 《天然气工业》2006,26(4):138-139
为充分利用上游气田、管道、储气库等供气能力,缓解管道和储气库的调峰压力,合理满足下游用户市场需求,实现公司销售收入最大化,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在天然气销售过程中引入关系市场营销方法。结合用户天然气价格、用气负荷、需求量,以及天然气销售公司与下游用户的关系程度等因素,探索出一套天然气营销策略,实现灵活地对用气高峰和用气低谷时期已商业供气用户的优化组合。通过初步实践,预计2005年实际销售气量达到上游气田和管道所允许的供给气量,既获得一定额外气收入,又促进了天然气销售最优和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关系市场营销强调双方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双方出现的问题,这种策略对于西气东输天然气销售和缓解西气东输管线调峰压力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属于高寒地区,天然气生产夏季富裕放空,冬季供气严重不足的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天然气产能和市场开发。通过近期开发LNG、CNG等季节性调峰用户,完善溶解气回注高压管道等项目,远期建设四站、朝51、升深2-1储气库,夏季可有效减少放空量100×108m3/d;冬季按照油田、民用、化工和发电的顺序组织生产,日调峰按照采暖锅炉与工业错峰供气并放大气井配产的方式优化运行,提高日调峰能力50×108m3,进一步提升了天然气资源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输配的特点是上游天然气的产量是相对均匀的,而下游天然气用气量却是不均匀的:中午和傍晚为用气高峰,用气量很大,半夜时则用气量很少;相对于城市人工煤气而言,天然气供气调峰问题更为突出,务必采用合适的调峰方法,才能使天然气输配系统保持供需平衡。为此,提出了一种应用超音速引射器配套高压储气球罐协同进行天然气调峰的新技术,并对该项技术中的关键设备——超音速引射器进行了设计研究。工程应用表明,该技术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天然气输配调峰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天然气储气球罐的利用率,显著改善了天然气供气调峰效果。  相似文献   

7.
靖边气田是长庆气区主力区块,随着最近几年长庆气区下游用户不断增多,特别是冬季高峰期用气量快速增加,靖边气田原料气最高产量已超过2 000万m3/d,气田调峰压力大,责任重。为此,根据气田冬季用气高峰期生产计划,从靖边气田集输管网、天然气净化厂、部分调产井、非计划关井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措施和调整建议,从而保证气田冬季安全、平稳供气,保证优势区块的产能发挥,满足冬季高峰期用气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天然气调峰储备与应急系统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天然气调峰储备与应急系统是天然气工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气规模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天然气调峰储备应急系统。为此借鉴国内外天然气调峰应急储备系统的已有经验,提出了建设中国天然气调峰储备应急系统的建议,指出了建立中国天然气调峰储备应急系统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建立调峰储备枢纽、建设区域储备调峰中心、做好气田资源性储备、促进储气库建设多样化、理顺储气库建设投资价格体系、倡导储气库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实施,有利于促进天然气调峰储备应急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中国天然气业务的均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川气东送市场开发及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冬季的调峰气量要求会越来越多,加快构建川气东送多层次调峰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目标市场不同用户用气不均匀性和事故不可预测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川气东送的调峰应急预案,建议从调整上游气田产能,加快中游储气设施建设等6个方面进行调峰。  相似文献   

10.
城市管道天然气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城市用气由于其月、日、小时用气量的不均衡性,以及用气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天然气调峰问题日益突出。对天然气主要调峰方法如储气球罐调峰、高压储气管束调峰、液化天然气调峰、地下储气库调峰、气田上游调峰的工作原理、特点与工艺计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每种调峰方式的适用条件与场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外资公司等合作开发海内外气田的增多以及不同进口气源的接入,迫切需要科学合理地对油气产品进行计量、分配的标准方法,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供参照的计量、分配模式。为此,以崖城13 4气田接入崖城13 1气田生产和集输系统联合开发为例,以油气能量计量为基础,结合两个气田不同关键计量节点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方接受的合理、适用的油气计量方案,并建立了用户指定量与各气田能量库存账户相关联的能量管理和油气产品分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两个气田油气品质的差异,产能和合同供气量的差异以及设施集输能力的合理分配等因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计量分配方法是适用的,达到了相关协议规定的指标和精度,为分属不同权益方的多个油气田相互依托处理与输送设施资源进行开发和产品分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两点论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国天然气已处于快速发展的青年期,即将成为天然气大国。但是,中国的天然气丰富程度较低、未来仍需大量进口天然气。中国在天然气工业发展中,面临着气田储量规模偏小、丰度偏低,单井产能低、衰减较快的"品质"问题;加之中国天然气工业基础薄弱,气田又多远离经济发达区、管线较长,造成高井口价和高管输费用,致使用户气价偏高,影响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有鉴于此,在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中,应加强一体化发展的研究,重视低品位资源的滚动勘探开发,做好上、下游综合规划,全面统筹管网建设,调整工业用户布局,重视液化天然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气藏开发经济临界产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气藏,针对低渗透气藏的开发特点,通过引进年产量计算系数、产能建设边界指标,运用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推导出综合考虑当年建成产能贡献率、产能到位率、产量递减情况和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的低渗透气藏开发经济临界产量计算公式。该公式克服了现有经济临界产量计算公式考虑影响因素不全面的不足,分析内容更加全面、计算结果更加符合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实际。利用该公式不仅可以计算低渗透气藏开发的经济临界产量、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投资边界,而且还可以分析经济临界产量对天然气价格、操作成本、基准收益率等技术经济参数的敏感性,其分析和计算结果对低渗透气藏开发的投资决策和组织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天然气业务增储上产、效益增长的主体和未来油气上游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实现其高质量开发意义重大。为此,通过对气田开发特点、开发效果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了超深层大气田实现高质量开发面临的挑战,针对制约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认识和技术瓶颈,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储层评价、气藏动态评价、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国内外气田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超深层大气田高质量开发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对策与建议:(1)强化气藏前期评价,落实可动用储量,确定气田合理的产能规模,避免功能浪费;(2)优化井位部署与单井合理配产,实现气藏均衡开发,以获得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3)持续进行钻完井技术及有针对性的储层改造技术攻关,通过前者进一步缩短钻完井周期、使开发成本不断下降,通过后者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实现低品位储量的有效动用;(4)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超深层大气田开发建设和生产运行的科学程序,严格控制产量上限指标,更加突出质量效益。结论认为,高质量开发超深层大气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勘探、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是最终实现该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1)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2)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3)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4)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5)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  相似文献   

16.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1,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①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②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③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④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⑤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①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②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③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④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⑤"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⑥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气井产能、气田稳产特征和气区开采潜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气田开发特点和国内外开发实践,对气田平均产能评价方法、开发速度与稳产的关系以及气区开采潜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开发评价、开发建设及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达到高效开发和稳定供气的目的。分析评价了国内外常用的6种气井产能评价方法,指出了其适用条件。利用中国、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部分开发历史较长的气田开发实例分析了开发速度与稳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裂缝系统稳产情况最好,而土库曼斯坦气田稳产关系最差。利用俄罗斯已枯竭老气区、正在开发的大型主力气区以及中国四川开采历史较长气区的开发实例,对气区开采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认为在预测气田(或气区)的开发潜力、稳定供气水平和年限时,要全面评价、预计尚未探明储量的规模、质量、投产时间、投产顺序以及储量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以降低开发决策的风险,提高中、长期开发规划的科学性。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天然气业务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储量持续高峰增长、产量快速上升、管网建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20年中国的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潜力为3 000×108~5 000×108 m3,消费量潜力约6 000×108 m3,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15%左右。大气田是勘探开发的主体,也是大幅提高国内生产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和保障供气安全的关键。为此,从科学开发、效益开发和稳定供气3个方面综合考虑,针对中国大气田的稳产期、稳产方式和动态监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认为:①大气田必须有较长的稳产期,一般在10年以上;②对中高渗透整装大气田宜采用单井控压定产的方式保持长期稳产,而对低渗透复杂气藏应采用单井定压、井间接替的方式实现气田长期稳产;③对于大气田要加强动态监测,特别是对于超深高压高产气藏要投放永久式井下压力计连续监测压力动态;④对于大面积低渗透、低产气藏,需发展低成本气井产量监测技术,以便掌握每一口气井的流态,制订相应的调整挖潜措施;⑤对于边底水气藏,要部署10%~15%的监测井,重点监测水体的活动规律,尽可能设法减少地层水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气田是指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300×10~8 m~3、天然气峰值年产量在10×10~8 m~3以上且具有一定稳产期的气田。其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和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我国供气安全的关键。通过对国内外260余个大气田开发实践的系统分析和典型气田的解剖模拟,综合研究了大气田科学开发的内涵、核心技术以及全生命周期指标体系。大气田科学开发的内涵包括:①提出以"识别水、控制水、治理水"为技术体系的天然气开发理念,即常规气田"控水开发"、非常规气田人工压裂"注水开发",根据气藏类型和气藏特征,确定合理的采气速度;②综合评价气田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气田长期稳产;③根据气井生产特征和储层发育特征,选取适用的气田稳产方式;④依据对常规与非常规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精细描述、气藏开发特征和生产动态的监测,确定气田可采储量、气田水与人工注水开发规律、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气田效益稳产期与发展战略。大气田科学开发的核心技术包括:规模优化技术、科学布井技术、均衡开采技术和深度挖潜技术。进而综合优选出产量、压降、采出程度、单位压降产量等多个参数作为评价大气田科学开发的关键指标,建立了高压、低渗透—致密、裂缝—孔隙型和页岩气等4类气藏的全生命周期指标体系。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不同类型大气田的科学开发,进一步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