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基于案例推理的思想,通过对工业机柜案例库框架的层层剖析,研究适用于指导工业机柜造型改良与创新设计的系统,求解该系统的最终实现的形式与整体框架。同时,利用该案例库所涉及的知识作为指导工具,设计出实际的工业机柜案例。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故障诊断推荐使用基于模型的方法,但对于复杂系统,没有单一的方法能满足所有的故障诊断需求。本文讨论了在一个公共的框架内集成不同的故障诊断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基于网格技术的故障诊断系统集成构架,并将其应用到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CBR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制造系统的高度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其设备、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对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诊断和维护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需求, 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高效的维护和故障的及时诊断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以同济大学CIMS中心远程服务示范系统中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诊断对象,从原理、诊断系统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运用CBR技术对它进行故障诊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质量计划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质量计划过程的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研究了质量计划案例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案例库的组织结构,并重点讨论了案例的检索方法和NN匹配算法。通过对质量计划过程的分析,构建了支持质量计划过程的基于案例的推理结构框架和过程框架。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基于案例的推理应用于质量计划过程的具体方法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图书馆,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中间件技术等。通过正确设计智能图书馆体系结构和合理进行图书馆功能设计,智能图书馆可解决传统的以条形码标识图书所带来的馆员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等问题,开创图书馆管理和应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事例推理的技术进行夹具概念设计,提出了基于夹紧工件特征和夹具特征的事例表示方法以及检索机制,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描述事例,建立夹具设计事例库.通过事例推理,获得夹具设计的相似事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获得夹具概念设计的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摩托车振动问题,建立了基于知识的摩托车振动分析与控制的系统结构,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知识表达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事例的推理和基于规则的推理的混合推理机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摩托车振动进行分析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郝林  杨云梅 《工具技术》2010,44(12):45-47
根据数控轧辊磨床故障诊断经验数据缺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基于案例推理解决问题的思想,建立数控轧辊磨床故障诊断系统的方法。结合数控轧辊磨床的故障特点,重点论述了案例知识的表示方法以及案例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变煤矿企业的管理方式,让综合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覆盖采矿和矿井的管理,是大势所趋.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的目的是由于人工进行煤矿下井采矿的效率较低,无论是设备控制水平还是生产水平,都急需改进.研究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趋势,煤矿采集全过程就是全方位的生产和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实例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要介绍了基于实例的设计方法 (CBD) ,讨论了基于实例的设计方法的实现过程 ,以及实例表示、实例筛选、实例调整和实例更新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智能物流供应链依靠物联网信息网络平台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但是平台频繁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DDo S)攻击而出现故障,甚至是瘫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核主元分析(KPCA)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物流供应链信息安全检测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先验知识,首先通过KPCA提取入侵数据重要的非线性特征,避免了原始数据高维特征的复杂性与冗余干扰;其次,在利用提取的特征训练SVM检测模型时,应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结构参数,以获得良好的模型泛化能力。通过实际环境下DDo S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提高了检测率和检测速度,减少了误报率,且检测性能高于目前常采用的主成分分析(PCA)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我国传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中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弥补其存在的不足,开发了一款基于IoT技术视角下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以此来使得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引进IOT技术,对医疗设备管理业务中各种不同角色不同需求进行分析,依据不同角色需求与保障系统开发可行性前提下,对系统整体结构与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并立足于此,...  相似文献   

13.
CBR技术在参数化变型设计系统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例推理(CBR)技术是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参数化绘图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基于实例推理技术的变型设计以及如何实现基于实例推理技术的参数化绘图,采用高级语言Visual C 与UGII数据接口技术,实现了原型系统的参数化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航空复合材料在制品跟踪现状和物联网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条形码和射频识别2种数据采集方式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采用条形码和射频识别相融合的在制品跟踪方法,其次对航空复合材料生产流程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材料在制品跟踪系统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结构,最后就系统实现的关键策略进行了相关说明,并对系统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环境下的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物联网环境下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的新发展,指出开展机械系统的可监测性设计是物联网环境下实施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研发符合物联网特征的在线监测传感器及其系统是物联网环境下开展机械系统状态监测的保证,建立物联网环境下的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是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工业无线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兴起于21世纪初,通过支持设备间的交互与物联,提供低成本、高可靠、高灵活的新一代泛在制造信息系统和环境,推动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升与扩展,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的重要使能技术。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和市场分析公司ARCGroup、IMSResearch、OnWorld等都将工业无线网络列为技术成熟度最高、市场前景最好的物联网方向,是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先行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标准WIA-PA,于2011年10月14日,经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1C65的全部26个P成员国投票,最终以100%的通过率,成为正式IEC国际标准。这标志我国的自主技术在工业无线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得到了认可,取得了先机。WIA-PA技术在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和作用。工业物联网技术目前有三个比较公认的技术体系:无线HART、ISAl00和wIA-PA。WIA-PA的独特之处在于并非针又寸和依赖于现场总线应用,而是面向未来的工厂泛在信息感知和物联的独立无线技术。由于在拓扑结构、自适应跳频、分簇报文聚合等方面开展了原创性研究,在规模可扩展性、抗干扰性和低能耗运行等关键性能方面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而成为继无线HART之后新的IEC国际标准。WIA-PA不仅具有技术优势.其市场前景和发展应用空间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IMSResearch在年度市场报告中对WIA-PA的市场前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们将通过本专题向大家介绍我国工业无线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相信通过大家对这个专题的关注会促使我们不断完善ⅥA人工业无线技术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模式,进而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业无线技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AHP法及其在冷挤压工艺规划CBR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有的层次分析(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AHP)法中的不足并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的AHP法求得的判断矩阵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举例表明,引入AHP法可有效地解决冷挤压工艺规划系统CBR事例检索权值确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使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设备真实状态信息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无法实时同步。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将无线传感网(WSN)和企业的局域网(Intranet)互联,形成物联网,并将其嵌入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用于实时采集并传送设备的状态信息。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原理、组成和实现过程,并将该方案形成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某大型企业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态成本控制的电磁线生产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线生产过程中动态成本与生产过程的能耗、物耗等具有多变量耦合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的特点,运用OLAP多维数据采集/分析技术、Ontology集成交换网络技术和过程动态模型技术,建立符合电磁线制造企业的基于动态成本控制的生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航空复合材料在制品跟踪现状和物联网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条形码和射频识别2种数据采集方式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采用条形码和射频识别相融合的在制品跟踪方法,其次对航空复合材料生产流程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材料在制品跟踪系统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结构,最后就系统实现的关键策略进行了相关说明,并对系统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