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建明 《粘接》2021,45(1):50-53,57
为了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无水氯化镁,制备高纯度的无水氯化镁需要先将氯化镁氨化,再进行热分解.文章首先使用氯化铵溶液和水氯镁石中的氯化镁作为原材料形成氯化镁氨化合物,然后对其进行加热脱水,使其成为低水氯化镁氨化合物,再使用氨气取代低水氯化镁氨化合物中的水分,最后加热分解为无水氯化镁.然后通过实验分析的方法分析制备工艺中涉及...  相似文献   

2.
六氨氯化镁初级成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 水氯镁石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作为电解镁的原料是目前金属镁工业发展最先进、理想的工艺路线,因此,对水氯镁石脱水过程的研究较多[1,2].反应结晶法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制造和分离技术,以及控制结晶产品特定物理形态的手段,近年来受到国际工业界和科学界的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3.
水氯镁石制备无水氯化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氯镁石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镁是电解炼镁的优质原料。水氯镁石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镁是利用盐湖镁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论文简要介绍了各种脱水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并对各种脱水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六氨氯化镁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六氨氯化镁可通过高沸点溶剂体系合成法、水氨体系合成法、低沸点溶剂体系合成法、硅化镁制硅烷合成法等方法制取。重点综述了六氨氯化镁的应用。以六氨氯化镁为原料采取热解法可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是电解法制金属镁的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利用六氨氯化镁还可制取高纯氢氧化镁、阻燃级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镁、工业氧化镁、活性氧化镁等系列镁化合物产品。  相似文献   

5.
李峰 《山西化工》2004,24(4):63-65
简述了无水焦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及其危害,分析了目前粉尘污染的现状、研究情况、环境监测及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解决无水焦粉粉尘治理工艺改造的方案及粉尘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无水氯化镁和氧化镁作为中间产物,电解和热还原为两个关键方法,集成各种相关过程,构建了从水氯镁石到金属镁的综合过程网络,其中涉及24个物种、20个化学过程和25个工艺路线;建立了最低能耗分析模型用于简单和复合过程的能量分析;利用物质的标准生成焓和多温等压摩尔热容,计算得出全部反应过程及工艺过程的能量消耗和热量移除。结果表明基于还原法的最优路径是水氯镁石用石灰法转为氢氧化镁,进而煅烧成氧化镁,再铝热还原成金属镁,该过程能耗360.15 kJ/mol,放出热量–315.46 kJ/mol;基于电解法的最优路径是石灰乳法生成氢氧化镁,再煅烧成氧化镁,通过在熔融电解质中电解生成金属镁,该过程能耗738.54 kJ/mol,放出热量–135.42 kJ/mol。无水氯化镁制备耗能高,不在最优路径中。  相似文献   

7.
对罗布泊盐湖卤水中的镁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评述内容包括利用盐田泻利盐矿生产硫酸钾镁肥、七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镁,以及利用水氯镁石生产无水氯化镁等。  相似文献   

8.
高纯无水氯化镁制备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无水氯化镁是电解金属镁的原料,也是众多催化剂和医药的中间体. 无水氯化镁的制备分为含水氯化镁的脱水和氧化镁的氯化两个途径. 氯化镁脱水是以水合氯化镁、苦卤、光卤石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蒸馏、分子筛吸附、气体保护加热、氯化镁氨络合物分解等技术进行脱水. 六氨氯化镁是络合物分解法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过程分为高沸点溶剂体系、水-氨体系、低沸点溶剂体系等不同的合成路径. 氧化镁氯化转化是以菱镁矿、水镁石、氢氧化镁或氯化镁脱水产生的氧化镁为原料,分为气体介质中氧化镁的氯化和熔融盐介质中氧化镁的氯化. 无水氯化镁制备技术经历几十年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彻底改变耗能高、污染腐蚀严重、流程复杂的工艺过程,开发流程简单、低污染腐蚀、低成本的绿色工艺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氯镁石脱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化合物与金属镁及其合金具有重大工业应用价值。中国海洋和盐湖卤水中含有巨量的氯化镁,尤其是盐湖提钾后老卤经蒸发具有宏量水氯镁石(MgC l2·6H2O)产出,水氯镁石经脱水后得到的无水氯化镁是电解镁最佳的原材料。然而,水氯镁石脱水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一直阻碍着水氯镁石资源的广泛应用。主要介绍水氯镁石脱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内容包括气体保护法、复盐法和氨络合法等,指出了中国盐湖镁资源的巨大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斌  梁燕羽  王训遒 《化学试剂》2001,23(6):372-373
以2,3,4,5-四氟苯甲酰氯为起始原料,与丙二酸单乙酯钾、无水氯化镁、三乙胺反应,再经酸水解得标题化合物,收率95%。较老工艺收率提高25%。重点考察了无水氯化镁和三乙胺的配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比为n(2,3,4,5-四氟苯甲酰氯):n(丙二酸单乙酯钾):n(无水氯化镁):n(三乙胺)=1:1.1:1.5:1.05。  相似文献   

11.
高纯度无水氯化镁生产工艺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荣  田忆凯 《江苏化工》2001,29(6):30-32
高纯度无水氯化镁是电解制备金属镁的重要原料,主要论述以水合氯化镁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无水氯化镁的关键问题和国内外相应的新工艺;(1)氯气气氛下脱水;(2)复盐法;(3)氨法。  相似文献   

12.
无水碳酸镁晶体作为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以氯化镁为原料,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了无水碳酸镁晶体,再以甘氨酸、组氨酸、丙氨酸及L-天门冬氨酸四种不同种类氨基酸作为添加剂,调控其结晶的粒度及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分析不同种类氨基酸对合成的无水碳酸镁晶体物相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组氨酸调控下合成的无水碳酸镁结晶纯度高,生成的产物中n(Mg2+)∶n(CO2-3)为1∶0.94;L-天门冬氨酸调控合成的晶体纯度次之;甘氨酸和丙氨酸调控合成的晶体中掺杂大量碱式碳酸镁晶体。在组氨酸、L-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及丙氨酸四种氨基酸调控作用下,晶体结晶形貌依次呈凸面球三角形状、近球状、球状及不规则状,且无水碳酸镁晶体粒径分布均呈先上升后振荡下降最后小粒径拖尾的趋势。以上研究结果为无水碳酸镁晶体的仿生合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氟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其用途广泛,市场广阔。介绍了目前中国制备氟化镁的方法,包括碳酸镁法、硫酸镁(或硝酸镁)法、氧化镁法、氯化镁法,简要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不同的氟化镁生产企业,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大都依据自身的优势,如氟资源优势。中国萤石资源储量有限、分布不均,且富矿含量偏低。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开发利用磷矿伴生的氟资源,扩大氟的来源,提升氟化镁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纯无水氯化镁的制备及制镁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氧化镁为原料与乙醇混合,通入氯化氢气体,使固体全部溶解.加热蒸馏,使其形成无水氯化镁乙醇溶液.蒸馏过程中不断搅拌,并继续通氯化氢气体使溶液中氯化氢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蒸干得到粉末状无水氯化镁晶体.经检验制得的无水氯化镁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小于0.1%.氯化镁的纯度取决于原料杂质的含量.试验确定了原料的最适宜投料比,并且...  相似文献   

15.
镁法脱硫技术是以活性氧化镁为基础原料的湿法脱硫工艺,具有环境友好、节约资源、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中国镁法脱硫技术成熟,资源优势显著,副产物可实现多元化利用。利用副产物制备的硫酸镁、氧化镁产品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在建筑业、农业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战略优势。总结了国内外镁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凸显出中国镁法脱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及资源多元化利用的优势。详细阐述了以镁法脱硫副产物制备硫酸镁及氧化镁的工艺过程,对副产物多元化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重点介绍了以镁法脱硫副产物为原料制备镁基新材及其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为扩展副产物应用领域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菱镁矿添加无水氯化镁混合焙烧的方式,在较低焙烧温度下制备了高纯度的氧化镁。通过热重-差热(TG-DTA)法分析了菱镁矿的焙烧反应过程,并对焙烧产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纯度分析。与传统焙烧方法制备氧化镁相比,添加氯化镁的焙烧工艺可有效地达到除钙效果。通过机理探讨表明,氯化镁渗透到菱镁矿中起隔断作用,有效增加了菱镁矿的比表面积,降低了焙烧温度,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在焙烧温度为650 ℃、保温时间为1 h条件下,所得氧化镁的纯度可达99.3%,钙杂质质量分数可降至0.07%。  相似文献   

17.
王均雷  陈海群 《化学试剂》2011,33(2):182-184
探索了在超声波辐射下,以苯酚、多聚甲醛、无水氯化镁和三乙胺为原料合成标题化合物的工艺路线.重点考察了原料配比、温度及加热方式、溶剂种类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苯酚):n(多聚甲醛):n(无水氯化镁):n(三乙胺)=1:3:1.5:1.5;四氢呋喃为溶剂;采用逐步加热方式;反应时间3 h.在该条件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