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属加工厂附近农田土壤锌污染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评价金属加工对农田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南郊某有色金属加工厂附近农田土壤全锌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1000m距离内,土壤全锌含量与样点离加工厂烟囱的距离之间符合二阶多项式关系,并与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0~10cm及10~20cm土层土壤全锌含量分别达226.92mg.kg-1和214.24mg.kg-1,远高于该地区土壤锌含量的背景值.高斯模型与实验半方差变异函数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线性模型.0~10cm及10~20cm土层土壤全锌含量具有十分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离加工厂烟囱距离越远,土壤全锌含量越低.结论克里格插值得出的土壤全锌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很好地反映了农田土壤受到金属加工厂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煤沉陷区耕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开采导致地表发生大面积沉陷,耕地资源严重破坏.开展采煤沉陷区耕地土壤性质变异规律研究,对于指导矿区土地复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焦作矿区韩王矿沉陷区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耕地的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沉陷区耕地土壤有机质、肥力指标空间异质性显著;与非沉陷区耕地相比较,沉陷区耕地上层土壤(0-20 cm)有机质、氨氮、硝氮、全钾、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而下层(20-40 cm)土壤各项指标相对较高,且部分采样点营养元素在不同深度上呈现出“逆序”分布特征,表明采煤引发的地表沉陷使耕地土壤肥力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导致沉陷区耕地退化、生产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昌水专学报》2019,(3):65-70
以福建省圣禾企业蔬菜基地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Kriging插值方法,探讨了滨海盐碱土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Na~+含量、K~+含量、Mg~(2+)含量、有机碳含量以及碱化度指标均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而Ca~(2+)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则刚好相反,并且这种规律在底层土壤(20~40 cm)中的表现比表层土壤(0~20 cm)来得更加明显。从不同土层深度来看,土壤pH值以及各盐分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与土层深度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哪里要更新、哪里先更新是城市更新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更新地即需要更新的城市空间,更新地的产生是由于同周边存在比较弱势。在明确更新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更新地的范围、改造的优先性等问题,并进一步在时间维度下对更新地进行考察,随后结合中国现状对需要更新的城市空间进行分析;以期对城市更新的空间问题能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改造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城市更新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汉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特征,利用网格法分3层在余姐河小流域采集土样,共采集207个样点。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Kriging插值法,结合坡向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丰缺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逐渐降低;经方差检验,仅0~1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林地0~10、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坡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草地0~1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0~20、20~40 cm土层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该流域0~10 cm土壤有效锌储量为45.42 kg,土壤有效锌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农地、草地;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平均密度综合评价指数,该流域土壤有效锌处于丰富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价与房租的空间变异分析--以蚌埠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蚌埠市2003年的460个出让地价样点和1562个房屋租金样,占、数据,以GIS为工具,运用数理统计和地质统计学知识及线性回归和网格化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用途、不同级别、不同方向的城市土地价格和房屋租金的变异函数,绘出了其变差图,计算了多种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用途、不同级别、不同方向的土地价格和房屋租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商业地价和房租的变异程度明显强于住宅和工业,且地价的变异幅度和程度较租金更为显著,地价和房租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各向异性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我国SO2污染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反映我国SO2污染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半方差分析和克里格空间内插法,对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主要城市的SO2年日均浓度进行了空间分析,发现SO2浓度空间分布的结构性在不断减弱,随机性有所增强,并且在总体改善的同时,污染中心有向西部转移的动向.  相似文献   

8.
地统计学和GIS用于计算近海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通过对地统计学的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软件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完全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计算近海水环境客量的新方法.首先时COD监测数据进行地统计学分析,确定研究海域有机物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整个天津市近海的有机物浓度进行空间插值;最后,借助GIS软件的地图代数运算功能,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近海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估算出最不利状态下天津市近海的水环境容量.通过应用表明,本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模型计算,具有原理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在近海环境管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变异,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变异规律,给出了具体技术路线.根据相关规律可以有的放矢地采用相关措施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从而更好地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电子地图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位置指纹法在离线采样阶段建立电子地图(radio-map)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radio-map构建的方法.将信号强度采样分解为趋势项和随机项描述其空间连续性和变异性.通过信号传播衰减模型建立趋势项和收发距离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普通克里金算法对非采样位置信号强度随机项进行最优线性无偏估计.最终实现根据少量采样计算定位区域任意位置信号强度的点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信号强度的估计精度好于距离反比加权算法,在降低构建radio-map工作量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现存地下水监测网站中,观测站点分布的任意性、随意性和层次不清以及观测数据的冗余性等问题普遍存在,应用空间聚类原理,对所选研究区域廊坊地下水的监测点位及监测指标分别进行了空间聚类分析,对原始数据和经聚类处理后的数据分别进行了空间变异性评价,结果显示空间聚类分析是有效合理的。试图将空间变异性和空间聚类方法结合起来,为环境监测点的重新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提高监测效率与监测点的代表性、优化监测网格成为了可能;了解监测指标及监测点位在空间上的相关程度,为环境监测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环境管理、污染物控制以及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了空间分析技术评价城市土壤污染的技术路线并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数据处 理方法、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各指标的权重设定,借助GIS软件Arcview的空间分析模 块,编程实现了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土壤污染的评价。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及近郊区土壤污染进行了评 价,结果表明,空间分析技术是一种在可视化条件下对城市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分析的有效方法,评价结果真实 可信。  相似文献   

13.
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空间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壤空间变异性是影响土壤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大量田间测试的基础上,引入地质统计学分析倒堆法露天采煤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得出了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空间变异大、压实严重且压实最严重深度为20~40cm的结论;同时也发现土壤空间变异性与采矿方向密切相关;土壤剖面内的空间变异呈明显的规律性;空间变异性与压实成正比等重要结果。这些研究结果为改良土壤和改进采矿与复垦方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漠河2000~2005年逐月土壤温度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选取0 cm、-40 cm、-80 cm和-160 cm 4个深度点的逐月土壤温度观测资料,从不同角度绘制土壤温度变化曲线,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逐月变化规律、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1 a中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垂向梯度大小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土壤温度的垂向变化规律以及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高寒冻土区农业、建筑业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空间信息统计分析原理及计算方法。运用空间信息统计的原理,以变差函数为工具,对某勘察小区工程实测数据的3a层含水量进行了分析,得到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实验变差函数及理论变差函数模型,并用克立格估值法,对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直观显示了含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直观的变量空间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16.
土壤属性空间预测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性是农业和环保决策的重要依据,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来获得更为详尽的土壤属性空间分布信息对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RNN)的土壤属性空间预测方法,并将其与Kriging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RNN方法能较好地刻画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其计算方法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在给定的样本数据条件下,GRNN方法的预测精度总体上要优于Kriging方法,表明GRNN方法在土壤属性空间预测中的应用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效磷的变异规律,采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荔波县及普定县不同石漠化阶段典型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非石漠化土壤与轻度石漠化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显著差异,非石漠化的黑色石灰土有效磷质量分数高达9.29×10-6,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减少;②土壤剖面中有效磷质量分数均表现为表土层高于心土层,且随着石漠化的发展,有效磷质量分数在剖面中减少得越慢;③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随时间有显著变化,有效磷从5月开始积累,7月后出现下降趋势,9月或11月又逐渐升高,到翌年1月达到峰值;④土壤有效磷与有机质和黏粒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7和-0.7772。这说明增加有机质的积累可提高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对防治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