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无锡富安大厦工程位于市中心,其周围建筑物密集,基坑周围管线较多,工程场地条件复杂。经研究,南侧采用钢管桩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墙支护,并对东侧天然地基上的柱基础进行特殊保护。详细介绍了钢管桩施工、喷锚支护等关键施工工艺,并指出施工中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在临近建筑物、管线、基坑边等处设置位移及内力监测点。监测结果证明,施工过程中测点位移及锚杆轴力均在允许范围内,保证了基坑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层及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都要进行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层及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都会面临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武汉团结小区商住楼工程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结小区商住楼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 预应力锚索的支护形式,基坑施工安全监测内容主要有建筑物及管线沉降、建筑物倾斜、基坑围护体及土体水平位移等。9个月的监测成果表明:基坑施工开挖对小区的建筑物影响较小,对消防建材市场二层楼房影响较大;基坑施工开挖对周围管线影响不大;基坑西侧支护体系的基顶和桩顶测点累计位移偏大。由于监测数据准确,反馈及时,业主及监理单位重视,施工单位处理及时、应急方法得当,保证了基坑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地铁名都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开挖模型,对比现场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同一地铁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建筑物对基坑侧壁位移影响不同,同一地铁开挖基坑对两侧的建筑物沉降位移影响有很大差异,这与建筑物距离基坑距离与角度、建筑物基础方式、建筑物总重量等有关。从现场监测成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中可知,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可以实现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各个施工工序,以及基坑支护过程中重点部位的超前时空预测,超前了解地铁开挖基坑对其周围建筑物的相互影响,从而可以动态指导基坑支护方案的修正,并为不同建筑物对地铁基坑相互效应影响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某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通过对现场护坡桩发生较大水平位移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调整设计,增加锚杆,清除护坡桩与开闭站之间的部分土方,分段开挖及施工等相关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护坡桩变形,确保了周围建筑物和基坑支护的安全,为以后类似基坑支护工程发生位移等施工状况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10)
为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按预设工期计划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在支护施工过程中,使基坑周边已有构筑物、基础设施、管网管线等不受破损、减少干扰,必须对基坑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因此准确掌握基坑及其围护结构的竖向沉降、轴力、水平位移大小及周围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动态,统计监测数据,准确运用统计数据指导基坑安全施工,做好应急预案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阎飞  李富荣  王妮坤 《山西建筑》2012,38(17):88-90
通过阐述老城区中心紧邻既有建筑物的某基坑支护工程的现场周边条件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并对基坑坡顶及周围建筑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基坑位移,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用及设计参数进行了选择,并对土钉支护方案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介绍了土钉支护的施工,通过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未发现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存在位移及变形超标现象,说明本支护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基坑工程建设是建筑物施工的重要过程,亦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设琅岐公交枢纽站,有利于对该地区进行管制以及对交通压力进行缓解。讨论了基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及降水、基坑监测,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后总结出了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从而加快施工进度以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工程变形往往有多个评价指标,但在工程实践中,各个评价指标往往不在同一范围内,这给深基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评价带来了困难。文章利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估模型,通过计算深基坑安全的关联函数,对各评定等级的符合程度而做出综合评定,把深基坑安全评估由定性评估转化为定量评估,并以某深基坑工程为示例,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该深基坑工程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泉州浦西群体基坑工程的特点,从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周边环境、支护形式的适用性及经济性对支护方案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基坑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监测结果显示,基坑支护方案可行。本方案分析可为福建软土地区类似群体基坑支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盘锦渤海路地下商业街基坑工程为背景,应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对基坑开挖的全过程进模拟分析。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总结了盘锦地区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周围地表沉降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盘锦地区的土层条件,使用Mohr-Coulomb模型比较合理,且模拟过程中需要设置接触面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该地区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区为2H(H为基坑开挖深度),次要影响区为2~4H。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虽然数值模拟中难以精确考虑底板的作用,但计算结果显示基坑底板对约束围护结构变形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坑工程规模的增大,复杂性的增加,基坑坑外影响范围和变形量逐渐增大,传统土力学和基坑开挖变形理论已经难以满足工程计算预测需要。深大基坑出现变形较大的原因被归结于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影响。选取上海软土地区典型基坑工程,对基坑开挖前后的土体进行取样,对比了施工扰动前后的坑外土体性质。发现上海地区④层土在基坑开挖前后,差异明显。因此,针对④层土进行了模拟基坑开挖应力路径的侧向、轴向卸荷室内试验。最后,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和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对上海地区基坑的变形特性和坑外土体扰动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软土地区基坑坑外土体扰动后的固结压缩是造成坑外地表沉降变形的一个重要原因,且坑外沉降曲线可用正态分布函数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离心模型试验中停机开挖、排液法、微型机器人开挖3种传统方法缺点进行分析,设计研制一种新型开挖模拟装置,对土体实际卸荷过程有更准确的模拟,并应用于一组砂土地基基坑开挖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可行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实现非停机开挖,较准确模拟土体侧压力,原理简单、造价低。试验中布置多种类型传感器形成立体测量,试验数据与数值分析结果形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悬臂式支挡结构的砂土地基基坑开挖地表沉降曲线呈悬臂型;引起挡墙最大弯矩位置随开挖逐渐下移,下移速率递减;开挖土体卸荷,引起主动区土压力减小,浅层开挖对深层土压力影响很小,深层开挖时,浅层土压力的变化不明显。最后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之处作了讨论,对后续和同类试验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深基坑工程是常见的岩土工程课题之一,其监测工作具有综合性强、时空效应和环境效应明显等特点。针对广州某基坑工程的地质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基坑监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能采取更加经济、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土钉支护的特点,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应采用竖直方向分层、水平方向分段进行的方法,在深度较大的地方分段的长度应适当减小,超挖对基坑边壁的竖直方向变形影响很大,且使边壁的水平方向变形量增大,应当尽量避免超挖出现.  相似文献   

18.
在基坑的整个开挖过程中,锚拉桩上作用的外荷载是不断变化的,研究支护桩所受土压力和锚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力变形开挖响应,对优化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保证开挖过程中基坑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重庆市某深基坑工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在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锚拉桩所受的土压力和锚拉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桩身变形和弯矩随基坑开挖的变化。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测所得规律较为符合;在开挖过程中,支护桩所受的土压力值逐渐由静止土压力向主动土压力转变,开挖完成后呈现“上下小,中间大”的分布特征,最终作用的土压力小于经典理论计算值;锚索预拉力在初始张拉锁定后较短时间内即发生25%~35%的损失,在开挖期间呈现波动增大的趋势,最后稳定值大致为初始预拉力的80%;桩身弯矩和变形的分布形状协调一致,均为朝向基坑开挖侧的外凸型,最大值出现位置经历“从上往下再往上”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9.
《Soils and Foundations》2005,45(2):43-59
Underground excavation can induce significant deformation of pre-existing joints in rock mass. Due to the sliding and opening of the joints, consequent changes i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jointed rock mass would be anticip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finite element excavation analysis for a jointed rock mas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flow and transport analysis using the discrete joint network model are employed and combined so as to make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excavation induced changes in flow properties of a jointed rock mass. A separate computational module connecting these two codes is incorporated to modify initially imposed transmissivities into the excavation induced ones considering the deformation of joints during an excavation. The effect of excavation on the flow properties is evaluated by including these excavation induced transmissivity changes of individual joints. The excavation induced transmissivitie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 solution developed for flow through a single rock join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xcavation induced transmissivity involves the distributions of shear displacements and normal stresses around the excavation, and explicitly takes into account of the effect of surface geometric roughness. A test simulation for a deep underground repository is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typical results predicted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are performed to clarify the seepage failure by heave in sheeted excavation pits in stratified cohesionless soils in which a relatively permeable soil layer (kupper) lies above a less permeable soil layer (klower) between excavation base and wall tip. It is shown that the evaluation of base stabilities of excavation pits against seepage failure by using Terzaghi and Peck’s approach leads to considerably lower crit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s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model tests. On the other hand, a relatively 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test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e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performed by using axisymmetric excavation models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and ground condition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erzaghi and Peck’s approach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is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