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matlab中的sumilink电力系统仿真模块,搭建了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设置短路故障并采取电力系统稳性措施,通过仿真系统输出相角、电压、转速的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力系统稳定器、快速切除故障、故障限流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软件计算辅助硬件合成的数字畸变波形合成电路的方法.可以模拟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含有高次谐波和直流分量的电流和电压,使保护继电器测试仪的功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弱受端支撑的高压直流发生双极直流短路故障后,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电压、电流及功率振荡甚至失稳现象,威胁系统稳定运行。首先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等值系统在全压和降压运行方式下的最大输送极限,指出受端弱同步支撑的高压直流在降压运行状态下可能突破运行极限,这是导致直流故障恢复振荡的主要原因。基于实时数字仿真软件RTDS分析整流侧最小触发角、定电流控制参数、低压限流控制参数、降压重启动幅值以及受端电网强度对改善系统恢复振荡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最小触发角、定电流控制、低压限流控制和降压再启动电压定值等环节参数,可以减缓直流功率恢复速率,有助于提升直流故障恢复过程中弱受端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流斩波电路容易产生短路,电压过冲和过电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过零检测的交流斩波控制方法.通过对不同性质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研究,使用对电压和电流过零信号进行滤波,调相和逻辑运算后使能交流斩波的方法,避开过零点附近振荡过零区域,避免主电路产生短路.通过对斩波电路拓扑和控制时序的研究,使用逐渐改变PWM控制信号占空比的方法,实现电压软过度.通过实验检测,交流斩波调压电路实现了电压软过度的目的,并且不再出现短路,电压过冲和过电流现象.使用这种方法,从本质上解决了传统交流斩波电路中的短路,电压过冲和过电流现象,保证了交流斩波系统安全持久运行.  相似文献   

5.
作为双馈风机实现低电压穿越的重要措施,Crowbar保护的投入会导致短路电流频率发生偏移.而目前双馈风电场送出变仍使用常规变压器保护,风电场短路电流的频偏特性会导致基于工频量的传统变压器保护动作性能受到影响.选取全电流差动、故障分量电流差动和复合电压启动过流三种保护作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带Crowbar保护的双馈风电场送出系统和保护仿真模型,分析三相、两相以及匝间短路故障下,风电场短路电流频率偏移对三种保护的动作性能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全电流差动保护和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电流差动元件和二次谐波制动元件均受到频率偏移的影响,导致动作时间延迟,而复合电压启动过流保护不能准确动作.  相似文献   

6.
短路电流计算是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规划和保护的基础. 研究了感应发电机(IG)的不对称故障暂态特性, 推导配电网不对称故障时IG定子短路电流的解析式. 由于配电网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 故障瞬间电压相位变化和发电机转速在故障过程中快速上升, 都将对IG注入电网的短路电流产生影响. 在计及配电网不对称故障后IG转子转速变化的同时, 利用转子运动方程和正负序静态等值电路, 得到了估计电网发生故障后IG的短路冲击电流算法, 最后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中IG的5阶动态模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期发生的一起110 kV三绕组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故障案例,根据现场检查情况,主变常规试验结果,故障短路电流、电压录波图形,故障主变解体检查,初步分析了雷电流沿线路入侵变电站后,短路电流的热、力效应引起主变中、低压侧线圈绝缘击穿的过程,还原了电流、电压故障录波过程.建立主变仿真模型,并通过变压器内部过电压仿真结果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投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直流线路两端的相角测量单元(Phase-angle Measurement Unit,PMU)所量测的交流侧电压、电流信息,将接入交流系统中的直流线路等值为相应的交流系统阻抗,将交直流混联系统等值成一个纯交流系统,进而研究直流接入对交流系统的短路容量的影响.基于短路容量的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计算出交流系统中各负荷节点的电压稳定指标,分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直流线路等值方法及电压稳定监测方法的有效性,为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风电汇集地区一般地处偏远,电网强度较弱,因此针对弱电网中风机短路故障电流暂态特性的研究十分必要。现有永磁直驱风机交流送出线路对称短路的故障暂态特性的研究很少考虑弱电网中电流对电压的影响及锁相环的锁相准确度,难以精准刻画电流故障特性。该文基于典型电压穿越策略建立PMSG并网模型,充分考虑短路故障后的机端电压幅值、相位跳变与锁相环动态特性,建立了故障过程中电压深度跌落和浅度跌落两种情况下的暂态电流数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算法求出考虑锁相环动态特性的故障电流数值解,揭示了PMSG机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相互耦合关系及锁相环动态特性对风机电流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电流模型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实际弱电网系统中PMSG的故障暂态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及故障诊断中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之一,它的可靠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电力变压器进行继电保护及故障诊断.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对于电力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与短路电流及其它的故障电流有更强的识别能力,从而能有效的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用来变换电压的重要电气设备,提高电力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影响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分析了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和变压器铁心油道短路故障,介绍了故障检测的方法,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变压器的稳定可靠运行对电力系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变压器制造技术和运行维护水平的限制,故障还是时有发生。近年来,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统计表明,在变压器损坏的原因中,80%是由于变压器出口短路电流冲击造成。因此,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维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的电力线相间短路点定距的方法是于故障传输线起端施加正弦信号,选取适当频率,使沿线分布的电压电流相量为自起端蹁X的函数,由起端故障测信-电压电流相量推知故障位置xf,实现短路点定距。本方法的特点是检测信号的幅度与频率可调,可实现多频诊断,用于区分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振荡过程中,利用三相电流和零序电流大小来识别不对称短路故障判别的原理.对判别式中的系数进行自适应的修正,使系数随故障点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保护能够少带延时甚至不带延时出口动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异步电机故障诊断的可靠性,防止故障错报与漏报,以定子电流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采取同时采集异步电机定子电流与电压信号的电机电气信号分析方法,分析异步电机电气、机械故障,并通过神经网络对复杂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故障模式识别.模拟异步电机绕组匝间短路和断条故障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利用电气信号分析电机故障,可以区分电机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为诊断结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与神经网络结合,利于故障模式的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16.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关键的设备之一,阐述了电力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过电流的危害性。通过对电力变压器绕组中短路电动力的分析,提出了电力变压器在设计、工艺、结构、选型和运行方面提高抗短路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短路故障和电机启动引起的电压暂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压暂降产生的原因涉及电力系统和用户两方面。系统方面的原因包括各种短路故障、雷击、开关操作、变压器以及电容器组的投切等。用户的原因包括用户内部短路以及大型电机的启动、电弧炉、轧钢机等冲击性负荷的投运等。其中,短路故障和大型感应电机启动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时,三相电流派克矢量模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其几何形状可确定故障相及其严重程度.通过频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因子并综合考虑负载、三相输入电压不平衡度的变化情况,构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短路匝数诊断模型,可以进一步确定短路绕组的匝数.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故障录波仪及测距装置是用于电力系统的一种监测装置。当电力网系统发生短路或振荡等故障时,它能自动起动并记录故障前40ms 及以后的波形,供分析研究之用。一旦故障消失,即刻停止录波。  相似文献   

20.
地铁供电系统短路电流及故障分析可为设备选型和供电系统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故障发生后,直流供电系统中的电流急剧增加.准确掌握短路电流的变化过程有助于确定地铁供电系统的保护策略.故障发生在供电网络的不同位置,短路电流也会不同.此时,根据短路电流的特点,需要完成短路保护动作,切断故障线路或设备.为了了解地铁直流供电系统的短路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