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管力影响电缆地层测试压力的校正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缆地层测试(WFT)在短时间内抽吸地层流体无法解除侵入带的泥浆污染,泥浆侵入带形成的毛管力对测试压力数据有很大的影响.在分析不同储层的侵入带形成的毛管力性质,及几种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把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与斯伦贝谢经验公式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计算泥浆侵入带毛管力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数据进行了校正,经与DST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校正毛管力对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电缆地层测试数据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电网电缆故障的特点,利用一种新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系统进行探测,探讨了使用S32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结合某公司电缆故障探测中的不同故障,分析了S32电缆故障定位系统与其它电缆测试设备的应用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在固体绝缘电缆中进行故障点定位的几种方法,其中的电弧反射法是对电缆损害最小,且迅速,准确的一种方法。然后又介绍了国内几种电缆故障点定位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力电缆的故障有些是某一种原因造成的,而绝大多数则是在几种不同的原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故障.因此,电力电缆的故障原因极其复杂,电力电缆的故障形式千差万别.所以在高压电力电缆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施工,严格按照国家交接验收标准进行试验,应用科学、正确的试验方法来诊断电缆的故障类型,准确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对电力电缆的维护保养、恢复厂矿和居民用电以及电缆自身的长期稳定运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对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输电电能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对于控制电缆屏蔽层应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从分析地电位升高的危害和控制电缆屏蔽层接地的作用入手,通过比较不同接地方式下引起地电位干扰的2种地网电流对控制电缆的感应电压的大小,得出两端接地时的干扰电压比一端接地时要小.因此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层两端接地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将现有电缆与新增电缆并联运行,可充分利用已有电缆的输电容量,是实现低成本扩容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并联电缆回路之间耦合影响的差异,可能导致负荷电流在并联电缆间出现不均匀分配,进而降低负载容量利用率.在此背景下,该文从电缆芯线与金属护套构成的多回路电磁耦合基本方程出发,提出一种并联电缆负荷分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布置形式和相序排列方式下的并联电缆负载容量利用率进行分析,给出并联电缆相序优化排列的应用建议;最后通过数字仿真,验证分析结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相序排列,可有效提升并联电缆负载容量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其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容易热损耗进而造成事故的问题,研究了导致中间接头发热的原因.根据中间接头的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有限元分析ANSYS仿真模型,通过对模型施加相应的热载荷,得到了在不同的电缆接触面接触压力下及不同电缆电流下的温度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电缆接头温度与电缆接头中两侧铜缆芯的接触压力成反比,与电缆中电流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自动剥皮机设计思路,着重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电缆剥皮机结构设计及自动剥皮原理.为了解决高空作业种电缆剥皮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电缆剥皮机的设计思路,包括各主要部分的运动的实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两种金属护层接地电缆仿真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TP的LCC中提供了两种电缆仿真模型:一种是护套理想接地的电缆模型;另一种是护套经接地电阻接地的电缆模型.通过加入雷电波冲击和改变电阻长度的方法来研究线路的过电流和变压器的过电压,从而得出两种模型的差别.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一种能够反应实际情况的电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套的绝缘免遭特殊运行条件下在金属护层感应的过电压的损伤,需进行金属护层感应电压计算及采取相应的保护电缆外护套绝缘的措施.本文分析了高压交联聚乙烯单芯电力电缆感应电压的产生机理,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比较了各种运行方式下感应电压的计算结果,提出了电缆外护套绝缘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时域反射电缆测长中的波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波波速是决定时域反射电缆测长系统测量精度的关键.为了减小波速的影响,研究了时域反射电缆测长中的波速特性,分析了行波传播速度和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研究了电缆的材料特性和环境温度对电缆中行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总结了确定波速的依据.实验测量了行波信号在不同温度下的波速,给出了行波在PVC绝缘电缆中传播速度的温度补偿系数.实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供用电企业中电缆的各种故障类型和故障测试方法,对不同故障电缆仪测试的波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缆故障点的定位和现场测试中通过波形判断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10 kV XLPE电力电缆故障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分析电缆正常运行、存在气隙、存在水缝隙、钢钉扎入等电缆电场情况等。通过几种仿真分析,认为电缆缺陷会导致接地线电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方法,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几种测试方法的可操作性、测量灵敏度,同时在实验室建立了3种常见局部放电类型模型并获得其超声波信号特征,为各种类型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外10、35、110、220 k V电缆引下的几种典型接线方式,对各种电缆引下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评估电缆绝缘性能,提出一种基于BAS-BP神经网络的电缆阻水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针对不同型号电缆进行浸水试验,选取不同时间测得的各项数据作为评估指标,利用KPCA数据处理后输入模型进行评估,并与BP、GA-BP和PSO-BP三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于评估电缆阻水性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某市高压电力电缆寿命,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研究该市高压电缆寿命分布.根据该市高压电缆无失效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修正的极大似然函数法,得到Weibull分布模型的参数,以及电缆寿命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该市的高压电缆大约运行14a后开始出现老化失效,在34a左右进入老化期,该市电缆最长寿命约为110a.这种修正的极大似然函数法为无失效数据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可燃性PVC电缆燃烧时的火蔓延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缆燃烧时火蔓延速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电缆本身粗细、电缆布置方式和环境通风条件有关。不同型号的PVC电缆,火蔓延速度不同,细电缆较粗电缆火蔓延速度要快;电缆的布置方式对火蔓延速度产生影响,无风环境中PVC电缆水平布置时火蔓延速度约为0.05 m.min-1,垂直布置时火蔓延速度约为0.2~0.3 m.min-1;风速和风向对电缆燃烧的火蔓延速度也有影响,当风与火蔓延同向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风速会对电缆火蔓延速度起加速作用,超过此范围后(1.5~2.0 m.s-1),增加风速火蔓延速度下降;反向增加风速,火蔓延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等温松弛电流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电缆老化评估手段,为电缆老化程度的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文中试验截取输电线路中一根运行近30年的10 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进行等温松弛电流试验,利用三阶指数函数对所得的电流数据进行拟合处理,计算出函数各参数,进而计算老化因子初步诊断电缆老化状态,之后对等温松弛电流曲线进行I*t-lg(t)坐标变换,拟合分峰处理研究三种不同松弛过程对电流整体的影响,对lg-lg坐标下的松弛电流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斜率,研究线性拟合斜率与电缆老化程度的关系,最后基于能级缺陷的角度,微观上分析老化程度与能级缺陷密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老化因子计算结果并结合老化判据得出结论,该试样电缆一相老化明显,两相老化严重,可知电缆整体上老化比较严重,同时对每相电缆的等温松弛电流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验证,所得结果与电缆老化因子计算值相符,进一步验证等温松弛电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线路中电缆的更换与维修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电缆谐波模型发展情况及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利用热电拟合表征电缆有功损耗下的温升模型.为减少模型输入量,结合屏蔽层连接方式,引入谐波背景下电缆屏蔽层电流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谐波情况下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对磁场分布的影响,考虑多相电缆敷设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谐波损耗相结合的多相电缆谐波温升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最后,利用该模型对电缆谐波温升进行计算仿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