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进“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引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发展,加强对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支撑,依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和实施《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要求,建设部决定组织编制《建设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百年建筑》2005,(4):96-96
2005年3月28日上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3.
《工程质量》2006,(1):60-60
当前,“节能建筑”成为建筑界的热点与焦点,但一谈到节能.就好象与“高”技术、“高”造价紧密相连,让人感觉“高”不可攀。真正有效的节能必须是技术领先的。这种领先不仅有高新技术与智能节能技术,更要有适用为先的低技术策略。而后者恰恰是应特别强调的。针对中国建筑节能尚存的两个关键点来看,其一,必须注重于地域和气候特点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因地制宜搞节能。尤其要关注那些替代的适宜技术与方法,如通过建筑师自身的努力,在生物气候设计上就可很好地控制住一些气候要素对建筑的不利影响,而增加对建筑与人有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岭南区域性建筑的营造技术及流源作为重点,从建筑形式谱系、构架样式、构造特征、营造技术、材料工艺,以及技术源流、文献考证等不同的角度,将岭南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岭南地区四大文化地理区划(四大民系)古建筑营造技术诸因素的分析,探索岭南古代建筑的营造技术及发展规律,进而总结岭南建筑营造技术的“在地化”(外来建筑技术的本地化)和“涵化”(本地建筑技术的汉化)的源流与过程,尝试建立岭南古建筑的大木作构架谱系,补充完善中国古代建筑的地方性营造理论与技术,提高岭南地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看起来剔透俊朗的金茂大厦,每年却要“烧”掉4000万元的能源费。与国外“零耗能”建筑相比,国内建筑的“高能耗”问题出在哪里?在日前举行的“2006年上海生态建筑展参展项目技术交流会”上,专家们指出,墙体太“透”、窗户太“漏”,是导致目前我国建筑高耗能的两大“症结”。  相似文献   

6.
建材给了建筑健美完整的体魄,没有绿色建材安得绿色建筑?建设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本刊记专访了“绿色建材技术与产品论坛”的演讲嘉宾、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科教委主任黄书谋。  相似文献   

7.
《云南建材》2009,(3):94-94
据悉,海南省住房保障与建设厅日前召开了“盈速粒”(INSULADD)建筑外墙隔热技术应用研讨会.来自国家建设部、海南省建高厅和全省各建筑质监站、设计院以及美国的建筑专家,倡导在海南省全省建筑业中推广使用从美国引进的“盈速粒”节能建筑节能技术,这样至少可实现建筑节能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广东建设信息》2007,(9):55-69
为推进“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引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发展,加强对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支撑,依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建科[2002]222号),以及实施《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2010,(6):95-95
2009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0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名录》。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钢渣热闷自解处理技术”、“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高效低阻脉冲袋式除尘技术”、“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以及“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脱硫技术”连续三年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外墙保温系统工程应用技术研讨会”和“《建筑产品选用技术》—节能幕墙、节能门窗应用技术研讨会”相继在北京举行。行业专家、设计师、房地产商和生产企业等约19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明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施进 《云南建材》2012,(13):36-37
在建筑施工中引入新型技术,可以使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筑质量得到很好的提升。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施工新型技术中的“外保温技术”,并对其在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建筑评论     
正如同许多其他领域,建筑领域的“设计”也是由“技术”所支撑着的。没有技术支持的建筑设计只能在表示出有限的设计意图的可能性之后便草草收场,无法继续深化。不幸的是,那些不具备技术本质或没有技术尝试的建筑,有一些会在第一眼让人觉得是不错的设计,但事实上我们所知的范围内更多的情况是因为缺少技术内涵致使业主遭受非常不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郝允昇 《空间结构》1998,4(2):64-64,62
使用自动化技术加工、制造各种型式网架螺栓球的节点,是高技术含量的界于建筑、机械、电子三大学科边沿的机电一体化新技术。该技术在“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技术目录”(1998年1月5日深圳商报第十版转载)“第二十,机械”、“第二十六,建筑”两大产业的鼓励发展项目中分别被包括在“三轴以上联动的数控机床”及“高层建筑与空间结构设备”两项目前市场急需的高新技术之中给予鼓励发展。  相似文献   

15.
祝元志 《建筑》2010,(3):10-22
从手工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建筑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极速发展。CAD的出现让建筑师和工程师扔掉图板,“蓝图”永远成为历史;BIM横空出世,数据库代替绘图,信息数字化技术“解决盖房子整件事情”。在建筑这项集体“运动”的事业中,数字化技术的杰出代表BIM超凡脱俗。仿真模拟工程设计、建造的进度和成本控制,整合业主、设计、施工、贸易、制造、供应商,使工程项目的一体化交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硝基清漆涂饰技术适用于室内高级木制品的油漆工程,如建筑木门窗、贴脸、筒子板、护墙板及家具的涂饰。硝基清漆又名“腊克”,俗称“硝喷漆”维持木材自然纹理,特别是木纹原色,效果甚佳。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高档饭店、宾馆、商厦、娱乐、健身等建筑装饰装修项目,都离不开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程岗 《重庆建筑》2009,(3):40-43
本文通过分析、回顾近代建筑“技艺”交织的状况。探讨建筑“技艺”与社会需求、技术创新、美学思潮等三个方面整体性的结合,发现近代建筑“技艺”呈现出技术本身成为艺术→经过装饰的技术→技术被接受→技术作为装饰物→技术被忽视的交织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金秋的北京,秋高气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与台湾帷幕墙技术发展协会共同举办的“建筑幕墙技术访问交流会”于9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和台湾帷幕墙技术发展协会理事长许胜容出席了会议,国内著名建筑结构专家、建筑幕墙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台湾的20余位建筑幕墙的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了交流活动,国内的专家向来自台湾的同行介绍了国内建筑施工状况和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20.
刘阿强 《山西建筑》2005,31(1):125-126
论述了我国建筑设计的技术政策,并总结了几点体会,结合长治市实地情况,对建筑设计者在执行建筑技术的政策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以促进长治市早日实现“全国中等强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