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决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在处理高维多极值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早熟的问题,提出了分步式学习策略和分步式评价策略。前者让粒子每次升级只向某一个榜样学习,使粒子能在更有潜力的区域搜索;并简化了其升级规则,使粒子的搜索行为更易被控制。后者对粒子的位置矢量逐维进行评价,使粒子向目标最优位置“稳步前进”;并通过对维之间的关系的检测,解决了维不可分解的问题。实验证明,新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速度和抗早熟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并存在早熟收敛的问题,利用禁忌搜索算法较强的“爬山”能力,搜索时能够跳出局部最优解,转向解空间的其他区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禁忌搜索(TS)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TS—PSO),并选用两个函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TS—PSO比其他改进粒子群算法更能提高收敛速度,获得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多种群分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收敛速度慢,易于早熟的不足,采用控制理论的分层思想,提出了多种群分层PSO算法(HSPPSO).在第1层采用多种群粒子群并行计算.第2层把每个种群看成一个粒子,种群的最优值作为当前粒子的个体最优值,进行第2层粒子群优化.并把优化结果返回到第1层.在PSO算法的运行过程中,对有集聚倾向的粒子进行速度变异处理,重新初始化速度.最后对4个典型的测试函数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与基本微粒群算法比较,作者提出的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改善了算法的性能.本算法对大规模系统的优化问题求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粒子信息共享策略的PSO小波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训练小波网络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多粒子信息共享策略,使种群中各粒子共享多个粒子的有用信息,以期增加种群多样性,减少各粒子在进化早期被吸引到最优粒子附近的可能性,提高小波网络的建模质量.仿真表明,相对于BP算法和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本文算法在训练小波网络方面估计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并有效解决了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QPSO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暋针对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在参数优化过程中所采用的梯度下降法容易产生局部最优,提出了一种改 进的量子行为PSO 算法。新算法通过在最优平均值的全局搜索点中加入权重系数,用于改善粒子群的全局、局部搜 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当粒子进化到后期,满足早熟条件时,粒子群在该维上发生变异,重新初始化后的位置均匀分布 在可行区域上,用于提高搜索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QPSO 算法比常规网络训练方法在寻优能力方面更加 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PSO方法对CEC2005(The 2005 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中的25个benchmark函数搜索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向量整体修订"和"局部跳出"两种改进策略。改变PSO方法中粒子在每一维上的修订相互独立的传统机制,按某一概率将粒子作为整体进行修正,当群体最优长时间不变或变化值小于一定阈值时,为跳出局部最优,按某一概率重新定义群体最优或初始化群体。通过实验证明了改进后的PSO方法对CEC2005中的测试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复杂优化问题上易出现早熟收敛、多样性缺失等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子空间高斯学习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提出了适应值离散度和子空间高斯学习的概念,以自适应地调整参数和搜索策略,帮助粒子逃离局部最优。同时,该方法还提出邻域学习策略,引入了邻域最优粒子。当前粒子的邻域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动态构建,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实验对19个常用的经典基准测试函数在30和100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上优于一些知名的PSO算法。最后,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问题,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测试用例生成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环节,是软件确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启发性算法是近年来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研究领域的热点。对启发性测试用例生成的新方法PSO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详细讨论了PSO算法适应度函数、PSO算法早熟与局部最优、种群规模对PSO算法的影响以及PSO参数优化问题,并将PSO与GA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展望了PSO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指出PSO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目前应重点解决测试用例规模优化、早熟抑制和参数优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维多模态优化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求解实际工程中的高维多模态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邻域的多策略进化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针对QPSO算法存在的粒子"早熟"问题,首先定义了一种动态邻域选择机制以保持种群的"活跃性";然后结合动态邻域机制,定义了三个不同策略的局部吸引子更新方程以保持种群进化的"多样性".为了防止算法的进化方向不发散,对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局部吸引子更新策略赋予了较大权重;最后为了拓展最优解空间引入了狼群优化算法中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维多模态基准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余四种优化算法,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在收敛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随着测试维度的增加,这种优势更加凸显,展现出了较好的解决高维多模态优化问题的性能.文中引入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所有的测试函数中均具有较高的生效次数,综合评价生效意味着为下一次的进化找到一个更加有利的进化方向,这样能够减少算法找到最优解的次数,也能进一步提升算法的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PID伺服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耦合和非线性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器优化设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结合PSO的基本原理和PMSM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给出了优化PID控制器设计的步骤.考虑到综合评价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新的模糊汉明距离的评价策略.同时对遗传算法(GA)和PSO算法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搜寻到最优或次最优的参数空间,并能取得比GA更好的空间解.优化得到的PID控制器速度响应快、超调量小,有效地提高了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将禁忌搜索算法中的禁忌思想与粒子群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算法——禁忌粒子群算法(TPSO)。该算法将粒子群算法找到的当前最优值禁忌一段时间后再释放,以此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即使算法暂时陷入局部最优,该算法跳出局优的能力也很强。实验表明,TPSO在收敛速度以及收敛精度方面都比基本粒子群算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对于多极值问题搜索效果非常好,可以很好的解决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标准PSO算法求解高维非线性问题时存在的大量无效迭代(经过一轮迭代后全局最优位置保持不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基于单次迭代中单粒子运动状态的分析,提出并证明了论点:上一轮迭代适应度值变差的粒子,当前迭代中其惯性分量将引导粒子往适应度值变差的方向运动,导致粒子群体无效迭代次数增加。设计了标准PSO算法改进方案,将上一轮迭代中适应度值变差的全体粒子的惯性权重置为零,消除当前迭代中不利惯性分量对算法收敛的不良影响。采用6个标准测试函数,将该算法与标准PSO算法、固定惯性权重PSO算法和具有领袖的PSO算法进行性能对比分析。试验表明,该改进算法无效迭代次数更少,在收敛率、收敛速度和收敛稳定性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大规模半结构化文档集的聚类质量,提出了一种新的XML文档聚类方法.从XML文档中提取层次路径序列,以此为依据将XML文档表示为VSM中的向量,将欧氏空间对应于粒子群模型的问题空间,采用粒子群聚类方法进行文档聚类.为了加速算法的收敛性,在算法的后续部分采用C-means进行快速局部调优,提出两阶段混合聚类方法,优点是能够跳出局部极值,搜寻整个问题空间的同时又保证了合理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聚类准确性和较好的收敛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性能,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扩展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方案。基本PSO算法中,每个粒子的更新受粒子个体极值和局部极值的影响,为了提高其全局收敛性,采用多粒子策略,使每个粒子的更新受更多其他粒子的影响;为提高收敛速度,采用白适应策略,对参数c0进行白适应调整,使c0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样,在PSO算法的搜索过程中,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搜索区域会越来越小,从而加快PSO算法收敛速度。运用该算法实现神经网络预测控制中的滚动优化,在有限时域内对控制序列进行寻列,给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 PSO 原理的异孔径配水系统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穿孔配水系统均匀布水的快速优化设计,提出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并结合水力模型工具作为系统均布优化决策制定的方法.该算法首先对常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用于提高其算法的收敛性及收敛的速度;其次将改进后PSO与水力模型通过外部TOOLKIT接口进行整合,以模型计算后数值作为集群个体适应度的评估指标.算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实现限定条件下的均布配水系统快速优化设计.同时,结合配水系统的节点压力分区,可减小粒子群算法的维度,从而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得到较大的提高,迭代次数减少了83%,并能产生更符合工程实际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具有随机变异特性的改进型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该算法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后续迭代过程速度慢的缺点.在迭代过程中,粒子的变异概率取决于粒子的适应度值以及当前所有粒子的聚集度.通过变异,粒子可有效地探索新的空间领域,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Benchmark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粒子群算法比传统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全局收敛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迭代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采用Tent映射所产生的混沌序列在粒子个体最优点和全局最优点附近进行混沌搜索,利用混沌搜索的全局遍历性和随机性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抗早熟收敛性能。几个典型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图像矢量量化码书设计算法.该算法引入粒子群的全局搜索策略,结合矢量量化码书设计方法,增加了算法解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与传统LBG码书设计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可有效解决LBG算法对初始码书的依赖性,能获得性能较好的码书.  相似文献   

19.
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不可见墙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处理边界约束问题时容易早熟的问题,从理论上证明了传统的不可见墙(In-visible Wall,IW)方法存在两种缺陷,即邻居中最优粒子与其他粒子具有不均等的进化机会,且大量的位置升级是多余的;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W,即对各维分别进行离界判断,若其离界则立即再次升级.实验证明,改进的IW在收敛精度和运行时间上具有更好的性能,并对不同类型的边界表现了更强的鲁棒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