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生物反馈技术的普及,人们很可能在未来的10—20年实现感官增强和智能增强。此外,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人们控制世界的手段也将大大拓展。这些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将深远地改变人与环境互动的方式。从可穿戴设备、生物传感器、情感计算等软硬件技术进步开始,介绍它们为环境体验测量和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益评价等方面研究与应用提供的新机遇,以及给环境设计带来的技术革新。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近四年来课题组在环境感知测量及设计决策支持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于脑电测量恢复性环境对认知水平的影响、基于自主神经反馈的环境情感地图分析和情绪测量等方面实验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陈筝 《风景园林》2018,25(1):106-111
高密高异质性城市环境不仅影响空间审美感受,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绿色自然、优化空间设计可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的神经认知学和医学研究,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价值之一环境愉悦体验提升到公共健康高度。我们利用神经生物测量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量化环境体验,并在医学和神经认知学已有实证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健康影响评价,提出基于健康影响评价的循证设计方法。具体包括测量高密高异质性街道中不同环境空间要素组合对人的健康影响,分析识别具体案例中最容易诱发压力和认知负荷的空间要素,针对性地提出设计干预策略并依托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绩效预估。研究整合了技术量化环境体验和环境神经健康评价这2个密切联系的学术前沿,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具体案例的循证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和更好的就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高密度、高异质性城市街区景观环境给视听等多维感官带来的认知负荷加大、压力升高,进而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城市心理健康风险的神经认知学机制及通过绿色自然环境降低其风险的原理。其次通过文献量化分析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环境暴露在情绪调节、压力诱发、注意力降低等方面引发的问题及严重程度,总结了城市环境心理健康风险的循证证据。最后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应对城市心理健康风险的主要规划设计建议,总结并展望了风景园林在城市健康实践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活性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城市空间,街道环境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积极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基于健康街道理念和人性化设计理念,结合文献研究,对影响情绪体验的街道空间要素进行归纳。针对广州市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性街道类型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街道中各类空间要素对情绪的影响,从促进情绪健康的角度出发,从视觉感受塑造和行为需求满足两方面,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今养老设施空间效能普遍低下,这同样也是目前机构养老空间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关注的重点仅限于对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需求.由于老年人的情绪健康是养老服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并对老年人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状态有实质性影响,因此情绪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养老设施空间评价机制.旨在优化养老设施空间评价方法,通过归纳现有评价方法,分别从信度和效度、时效性等方面分析其现存薄弱环节,揭示养老设施空间层域形态对老年人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情绪测量的养老设施空间环境评价方法,以期为养老设施空间效能优化设计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哲  王立亚  高颖  李洁 《风景园林》2022,29(9):33-40
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与存量更新背景下,建成环境情绪感知的精准研判成为当代风景园林科学认知发展与情感测度的研究基础。“唤醒-效价”是环境情绪的科学表征,相关脑电研究经情绪识别、要素解析发展至算法模型阶段,为景观情绪量化解析和客观评价提供核心概念和技术手段。研究建立场景与情绪脑电关联机制,以襄阳市卫东厂为例,归纳典型建成环境观测要素;结合脑电测量实验与数据处理,聚类解析景观要素情绪唤醒、效价水平;集成熵权法、灰色关联度、逼近理想解排序以及因子障碍度等相关算法,建立场景脑电GRATOPSIS模型,获取情绪指数决策矩阵并进行循证分析。相关成果为景观情绪测评提供基础性脑电分析方法与可参考、可拓展技术。  相似文献   

7.
城市养老院建筑的设计需要符合老年人的特性,才能被老年人群体更好地接受;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养老院的生活,养老院建筑需要不断完善设计,以人性化为中心目标,寻找合理的改善措施,给老年人营造舒适的环境。文章通过对城市养老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无障碍设计、建筑的环境功能与护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一些新观点,使老年人能够更加适应养老院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王琰  李志民 《华中建筑》2009,27(5):110-113
认知地图调研是城市环境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纳入城市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之中。该文采用认知地图、问卷调查、SD法、访谈等方法,对西安市总体城市环境的识别特征、意象要素、认知程度、总体环境评价等方面进行调研,并分析影响城市环境认知的各种因素,对城市环境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光通过视觉与非视觉生物作用,对人的视力健康、生物节律、情绪认知、代谢与免疫等方面产生广泛影响,是建筑、光学、生命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前沿领域共同聚焦的人居健康关键技术。文章分析了光在人居空间中的疗愈作用,阐述了循证研究与设计在营造人居健康光环境中的价值与必要性,并展示了作者团队基于循证理论,以问题为导向、建成环境为载体、实现人居健康为目标,面向全龄人群和各类人居空间,在南极科考站及医养建筑中开展的一系列光与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新冠疫情期间,长期脱离正常生活与生产秩序的居家生活引发负面情绪与精神压力。虚拟自然为人们在室内条 件下获得身心疗愈提供了可能。通过分析与总结既有实证研究文献,对虚拟自然环境与亲自然设计在恢复性主观评价、 认知能力、情绪健康、生理应激恢复等方面的疗愈效益予以评估。研究发现,静态或运动状态下沉浸于360°照片/ 视频或电脑生成的虚拟自然场景中,恢复性主观感受均显著提升;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虚拟自然能显著影响认知能力, 但研究发现其能有效激发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创造性思维;虚拟自然能有效缓解负向情绪,提升正向情绪,但这种影响 受设备可用性的调节;虚拟自然对生理应激反应的恢复具有显著影响,但应当以厘清时间因素干扰为前提。虚拟亲自 然设计的疗愈效益大小与自然元素的配置、类型、布局有关;室内亲自然设计中,相较于使用亲自然材料、自然窗景 等方式,室内绿化能带来更好的疗愈效益;虚拟亲自然设计的疗愈效益依赖于良好的场景设计。虚拟自然与亲自然设 计均是有潜力的疗愈场景,虚拟自然可与个体、公共空间、社交网络等相结合,实现个体、群体、社会等多个层面的 疗愈与修复,为环境营造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揭示“亲生物设计”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的全面影响,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一项环境 战略方案。通过对亲生物设计与健康效益的关系进行跨学科的文献寻证,对亲生物设计促进健康在中小学建筑中的发 展脉络进行系统回顾,指出亲生物设计从基于感性理念的实践探索发展到基于科学研究的设计深化、从针对生理健康 的直接自然模式发展到面向整体健康的整体趋势,中小学建筑设计应当立足整体健康观,以直接体验自然为基础策略, 以间接体验自然为扩展策略,以抽象体验自然为增强策略形成系统化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healthy cities has drawn increasingly extensive attention. On the one hand, urba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prominent, especially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urban residents' demand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lls for physical space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this paper explores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ealthy city plann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public health in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planning factors and public health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land use, spatial form, transportation modes, and green open space so as to reduce pollution and its impact on humans as well as how they encourage physical activity. It aims to provide basis for healthy city planning and its related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以发展数字经济为核心目标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中国占领世界产业高地的关键举措;吸引优秀的研发工作 者和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与福祉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但是,诸多调查发现数字经济研发工作者常处于较差的健康 状态却又常缺乏可供身心疗愈的机会和场所。虽然仅有少数文献关注了景观设计对数字经济研发工作者的健康与福祉 的影响,但以知识型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证据支持。基于文献研究,总结了数 字经济园区环境特点与数字研发工作者身心健康问题,以及景观设计影响工作者身心健康与福祉的六个关键理论机制。 其后,归纳了关键景观类型和要素,并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OTEC) is a very promising source of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for our planet. This review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 on OTEC with regard to energy utilisation, platform design and moor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also includes ver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ali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scale OTEC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5.
余洋  蒋雨芊  李磊 《中国园林》2021,37(3):20-25
在城市生命安全的视野下,城市空间对健康的需求被再次深度思考。基于文献梳理,从健康服务功能的角度,总结国际经验及近10年国内外街道健康绩效实证结果,将健康内涵与街道要素叠加,提出将健康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位一体的维度,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街道概念和作用机制,明确了体力活动、环境舒适、街道安全和社会交往4个健康影响路径,构建了“内涵-路径-属性-指标”的健康街道量化评估过程,以及涵盖“空间要素、管理实施、街道设计、健康绩效”4项内容的设计实践模式,并进一步说明了量化测度、健康绩效和设计导控的内容。拓展了健康性在街道空间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健康理念下的街道发展新模式,为街道的理论认知、设计导控与评估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在提升人类健康和福祉方面 的关键作用,并将全球研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详细 讨论了绿色景观在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益处,并强调了 其在风景园林、大众卫生和城市规划等多领域的重要性。其 后,探讨了绿色空间的平等使用权、最佳接触量及文化维度 等关键问题。最后,重点讨论了中国在城市化和绿色空间分 配方面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期为未来的设计策略和政策发 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董雯  朱逊  赵晓龙 《风景园林》2021,28(12):93-99
社区绿道作为社区生活圈中的绿色线性空间,是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居民进行日常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深圳市已建成的167段社区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的关联性,旨在推动城市社区更新并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首先,将深圳市社区绿道按照周边用地性质分为绿地景观型、商业服务型和生活休闲型3类,基于POI数据爬取和实地测量方法,从临近性、连接性、场所性3个方面提取建成环境特征数据,采用行为观测结合《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的方法获取绿道体力活动强度数据。其次,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识别关联性建成环境特征因子,并比较显著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差异,结合散点图明确其适宜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临近性和连接性特征中,3类社区绿道的显著影响因子与影响强度各不相同,而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载体宽度与绿视率是3类绿道体力活动强度的共同偏好因子,但其适宜值域范围有所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深圳社区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健康街道是存量规划及健康城市背景下,街道发展的新模式和街道设计的新方向,健康街道可以充分发挥街道的身体、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出行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基于国内外文献梳理,从促进体力活动、改善物理环境、提升街道安全、增强社会交往4个方面,提出多路径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思路,讨论城市街道促进公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典型漂族老人聚集城市——上海市的社区公园环境特征、漂族老人户外健康行为活动进行调查,从漂族老人健康行为特征出发,揭示出生理健康行为活动、心理健康行为活动、社交健康行为活动3种户外健康行为活动类型。基于漂族老人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的环境需求,提出活动空间整体协调性、活动设施完善性、活动空间可达性、活动空间安全性、活动空间舒适性和活动空间景观美观性6种影响户外活动的社区公园环境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量化统计方法,分析检验6种环境特征对漂族老人3种户外健康行为活动类型的空间影响程度。其中6种环境特征包含24种环境因子,3种户外健康行为活动类型包含9种活动因子。结果表明:漂族老人的生理健康行为活动和心理健康行为活动受活动空间舒适性影响最大,社交健康行为活动受活动空间可达性和活动空间安全性影响最大。通过定量分析影响社区公园漂族老人户外健康行为活动的空间环境特征,为社区公园绿地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环境健康绩效的相关研究 表明,自然环境和城市建成环境在健康影响 方面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环境空间类型的 恢复性效能差异还未能得到充分研究。通过 实景图片环境模拟,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恢 复性环境的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恢复性环 境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山景、农田、水景 空间的恢复性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空间,人群 对水景空间的偏好大于绿色空间,空间开敞 度、复杂度与恢复性有显著相关关系。研究 结论揭示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及其空间特征,可为健康景观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