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徐阳  曹志央 《规划师》1998,14(4):50-53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之胜,岳阳楼又擅洞庭之胜”。千百年来,岳阳楼历经风雨,巍然耸立于古城岳阳的西门城头,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衔万里长江,南望潇湘四水.以其博大壮阔的景观成为天下名楼。而岳阳楼所以成为天下名楼之尊,除了其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外.更因为它有着丰富的人景观.沉淀着深厚的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研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两山”理论,从自然资源资产化的视角探讨湿地资源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发现:湿地资源在生态、生产、生活方面的价值实现有市场型、政府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型3种基本路径;公益性湿地资源以保护为主,在资源转化成资产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生态补偿、生态修复和权益交易等方式实现湿地资源的保值增值和生产力发展;经营性湿地资源通过市场培育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并以“生态+”理念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社会价值的转化;通过探索政府主导的POD模式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EOD模式,可实现“绿水青山”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中外建筑》2006,(3):137-138
2006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建筑设计巡礼活动拉开帷幕;中国拟建洞庭湖博物馆;“锦绣长江”邀约公众设计武汉新区;可持续规划与建筑设计高端论坛在宁波举行;粤东拟30亿建旅游产业园。  相似文献   

5.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对面的洞庭湖中,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君山。君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动人的“柳毅传书”、“二妃墓”著称于世。岳阳市为了发展旅游事业,为来君山的中外游人提供食宿方便,于1984年末动工修建“洞庭山庄”,1986年9月竣工营业。由笔者设计的洞庭山庄是一个床位不多、设施完善的小型宾馆。客房楼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11)
本文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指导原则由设计自然提升到生态自然的层面,从湿地公园的主要构成因子出发,分析了如何还湿地以本色,提出了"生态自然"要高于设计自然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2013,(10):38-41
杭帮菜博物馆的用地位于江洋畈生态公园内。场地北、东、西三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为西湖疏浚淤泥库区。经过将近10年的表层自然千化,形成以垂柳和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江溟 《园林》2009,(4):32-33
设计构思 方案原址为杭州西溪湿地,一片芦苇丛生、生态良好,生物多样化的自然湿地。设计以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美化自然为原则,对自然采取了谦虚的态度,不是试图去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将自己的意图强硬灌输给环境,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强化景观特质,使设计更具独特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西洞庭湖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洞庭湖西滨,2005年批准成立,总面积达4430多万平方公里,由沅、澧汇聚而成,有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境内河汊纵横,洲岛密布,广阔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140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岛屿。西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碧波万顷,浩无涯际,素以气象万千、美丽富饶闻名天下。西洞庭湖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常年生长着湿地植物865种、鸟类207种、鱼类11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0多种。这里湖面宽广,水草繁茂,各种淡水鱼,可称得上天然特种水产基地,湖洲上野生的绿色食品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倍受人们珍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甘肃河西走廊干旱气候、戈壁湿地特殊自然条件下的城市公园设计为例,探索景观设计满足审美秩序、活动功能与生态意义三方面需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从而引发对“生境营造”概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2016,(1):197-200
以生态伦理学价值观取向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作为理论研究线索,塑造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生态伦理道德观,从而形成全新的生态伦理自然观和对自然湿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探讨湿地建筑的营建属性、综合效益、可行性,初步构建以生态伦理学价值观引导的湿地建筑营造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南水北调微山湖湿地水质观测站项目的工程实践来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岳阳君山洞庭庙建设方案介绍李文鑫洞庭庙鸟瞰图(视点西北角)岳阳位于洞庭湖畔,是湖北重镇,历史名城,风景秀丽。洞庭庙拟建于岳阳君山公园内的君山东南坡。一、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洞庭湖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一,纳湘资、沅、澧四水至城陵矶注入长江,东...  相似文献   

14.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使命。融教育与展示、收藏与研究、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现代华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建设中集成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空调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设计思路,对设计难点特别是土壤热平衡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认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自然博物馆这类建筑中应用是可行的,土壤源热平衡问题可通过台理的设计和规范运行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王凌  罗述金 《中国园林》2004,20(1):39-41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以美国圣保罗市安姆斯湖计划、英国伦敦湿地中心和中国成都活水公园为例,介绍了城市景观与湿地生态意义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软件园规划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景观生态格局,让每栋建筑中的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平等共享自然,通过景观生态格局的设计和建筑的布局,最大限度的使人与自然相接触,达到“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世界建筑导报》2007,(4):28-31
沈阳浑河湿地公园是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兼顾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休闲公园。对54公顷的沈阳浑河湿地公园景观资源的保护、恢复、丰富,是设计工作的基础。以设计城市与自然,人居活动和动植物群落。保护于开发诸多对立因素的共生。奥雅在设计中站在保育浑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妫水河设计年份存在的生态流量不足、水体流动缓慢、水质功能不达标、水生态景观较差等实际问题,依托河道沿岸现状循环管线,构建旁路循环复合流潜流湿地。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最佳循环流量为7×104 m3/d,需配套建设湿地占地总面积为22.6 hm2;“下向流池+上向流池”复合垂直流潜流湿地可有效解决水平潜流湿地易出现的“短路”问题,同时可为湿地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厌氧/缺氧/好氧微生环境;湿地出水COD、TP、氨氮三项指标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对TN有一定的削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城市湿地的合理规划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英  胡群霞 《山西建筑》2007,33(19):28-29
介绍了我国城市湿地的现状,从整体性、“3R”、生态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原则,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以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减少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过度人工干预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延续城市现状资源本底的生命力,从而体现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是大势所趋。结合重庆市梁平双桂城区湿地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的理念。辅以小微湿地自然保育、景观更新的系统化湿地修复策略,与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相结合,提出了湿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协同的路径,包括城市用地空间与湿地生态基底耦合、城市慢行系统与湿地生态网络耦合、公共空间节点与湿地生态斑块耦合;并进行了湿地城市实施效益的初步评估。以期通过促进城市与湿地的协同共生,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