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影响:雨水污染加剧、城市洪水、海平面上升和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I)越来越多地被推广为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恶化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城市本质上为高密度且不透水的空间,仅有少量的绿地来吸收预计增加的降雨量。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大量的硬质表面会使空气温度的上升加剧。研究认为:可以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变当前的城市形态以构建应对环境影响的生态韧性。为了实现这一概念,必须将城市视为区域景观的一部分。采用一种基于流域的方法来探索如何用绿色基础设施改善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并使用推测性案例研究来证明这种方法,表明重新设计的城市形态可以优先安排绿色基础设施,而不会影响建筑项目和房地产投资回报。虽然该研究位于新西兰,但基于流域的方法也适用于中国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声景观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环境的恢复性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检验五种声景类型对声景偏好度、声景-环境契合度和生理-心理反应的影响,探讨声景偏好度和声景-环境契合度与声景恢复性效益的关系,本研究通过60名被试的主观评分和皮肤电导水平来评价无声、鸟鸣声、流水声、轻音乐声、交通声对自然和城市环境恢复性效益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3.
朱彩清 《城乡建设》2020,(23):11-12
<正>随着国家"健康中国"行动战略全面倡导实施,绿色健康人居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今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社会对绿色健康、安全防疫的人居环境的高度关注。全民健康时代,如何以疫情为鉴,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品质,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的城市和人居环境,无疑将成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舒珊  马蕙 《南方建筑》2020,(4):118-125
摘要 随着现代城市公共健康问题的日益严峻,城市恢复性环境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 据库为文献搜索引擎,利用数据库自带分析工具以及Citespace 和VOSviewer 两款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对国外城市 恢复性环境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城市恢复性环境涉及环境学、心理学、公共健康和城市研 究等多个研究方向,发表期刊包含多个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其次,城市恢复性环境的研究以心理学 和公共健康为基础,在21 世纪以后进入活跃期,研究主题趋向多元化和实践性。最后,城市恢复性环境的研究包括 对恢复性效应主体、效应客体和效应机制的研究,其中效应主体是近年来的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社会导向的城市设计框架——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实际应用原则和方法。聚焦于社会、空间和物质维度在城市领域的整合,为思考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与越来越多的、倡导能够有效回应城市环境的学科理论产生了共鸣,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基于城市领域体验维度的形成性研究,鼓励在城市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包容性、参与式实践,并强调人境的互动对实现城市环境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概述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发展研究的几项核心内容,包括体验式景观(experiential landscape)、体验学过程(experiemic process)、MYTO(我的、你的、我们的、他们的)以及此项研究在人境研究国际协会(IAPS)的“新时代的老城市:城市设计的综合空间社会性方法”(New-Aging Cities: An Integrated Socio-Spatial Approach to Urban Design)研讨会中发表的成果,并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成果是如何影响人境一体化概念的发展。这一背景促使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逐渐发展,并在实践中应用在城市街景的社会维度——过渡性边缘和微环境。最后,基于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的构建,提出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规划建设绿色、节约、健康、和谐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  王清海 《小城镇建设》2006,(1):94-95,100
一、高度注重区域规划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协调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许多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已不可能在城市本身范围内解决,需要在大区域的或次区域的范围内综合研究、统筹解决。因此,应特别注重区域规划。推进城市化要把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结合成一个统一体进行整体规划,在功能上要把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环境等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地域上要把国家规划、大区域规划、省市域规划、市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从国家和区域的角度统筹考虑矿产、水利、电力、土地、森林、海洋、动植物等各种资源的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统计证据表明,高密度高异质性的城市环境给居民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为此迫切需要转向健康导向的城市发展,拓展当前的基础医疗服务内涵,从全局进行调整和干预。其中,医疗环境作为衔接城市与公共卫生的关键环节,有潜力成为健康导向城市发展的首要试点,发挥其健康促进的重要职能。国外以新加坡为代表的绿色医疗环境设计在城市发展模式大方向的引导下,逐渐走向成熟。国内近年来也有不少类似的探索,上海的徐汇南部医疗中心是其中之一。健康导向城市发展模式下的绿色医疗环境设计,关键在于强化绿色自然体验,同时与城市公共空间衔接融合、协同考虑,促进行为影响和生活复愈,并通过绿色教育、健康科普等途径强化健康意识。在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的同时因地制宜,将健康相关要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9)
<正>作为中学生,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建造一个绿色城市,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健康的生活。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用步行和骑自行车代替乘车,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其次,最好把垃圾扔进垃圾箱。这样,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城市保持干净。同时,我们要多种树木、花草,保护自然环境。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干净美丽。我可以减少淋浴时间来节约用水,离开房间之前把灯关上以节约能源。另外,我认为随地吐痰、到处乱刻乱画、公共场合大声  相似文献   

9.
噪声与健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会有各种声音充斥耳鼓。音量适中、悠扬悦耳的音乐,给我们带来无限快感和美感;相反,若是震耳欲聋的汽车喇叭,飞机轰鸣和各种机械施工声以及人群喧闹的嘈杂声,会给我们以厌倦和痛苦的感受。前者的声波是平缓圆滑的,并带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称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我国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的现状与矛盾,借鉴各国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有益探索,探索了我国在城市改造的道路中应该坚持的健康、绿色与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1.
12.
The fiction of JG Ballard was centred almost wholly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 Ballard took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its logical extreme and then contorted it further. Simon Sellars looks at how architects can learn from Ballard and, specifically, his use of urban sound as a metaphor.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群健康造成了巨大潜在的危害。已有研究表明,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是人群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人群慢性疾病盛行重要因素。住区绿地环境对促进人群步行等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在分析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基础上,尝试从多样性、可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4个因子构建促进人群健康住区绿地环境,证实了良好的住区绿地环境是有效缓解当前严峻人群健康形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畅  李树华 《中国园林》2020,36(1):55-59
恢复性环境指对人身心健康具有恢复或促进作用的环境,非威胁性的自然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恢复性环境。因此,以"恢复性自然环境"为议题,对近40年的研究成果,从学科背景、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出6种重要的研究视角,即遗传进化视角、心理机制视角、公共卫生视角、辅助治疗视角、规划设计视角和文化溯源视角,并对每一种视角的研究思路和重要成果进行了概述。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多学科的互相借鉴与融合提供基础,继而实现恢复性自然环境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连续统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居民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总结建成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建成环 境对心理健康的疗愈作用,制定恢复性空间 优化策略及规划设计导则,成为城市规划领 域的前沿课题,对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具 有重大意义。本文先对国内外核心合集数据 库中的文献进行研究趋势分析,再选取其中 50篇文献对建成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数 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空间优化策略等进行评 述,确定了建成环境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总结发现:第一,对宏观尺度城市结构分析 较全面,有进行空间形态和视觉指标研究的 趋势;第二,心理健康影响因子存在地域和个体差异;第三,建成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通过中介因子间接影响; 第四,客观科学的技术和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研究过程;第五,已有构建多尺度空间优化策略的 研究倾向。通过文献梳理,指明当前研究借鉴和不足,为未来基于疗愈视角的空间优化设计提 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