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征稿启事     
正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疫情,导致全国人民长达数月的居家隔离,让每个人都加深了对"家"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日常聚集的公共空间的想象。在这场疫情里,家赖以存在的实体——住宅的所有细节和"短板",都被无限放大。我们对人居空间的诉求和更新的愿望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朗和强烈。后疫情时期,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嵌入"健康"元素?如何更加人性化?在规划与设计中,如何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使用者的尊严?如何让住宅、公园、图书馆等场所,变得更能够承载个人和群体的极限需求?城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正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疫情,导致全国人民长达数月的居家隔离,让每个人都加深了对"家"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日常聚集的公共空间的想象。在这场疫情里,家赖以存在的实体——住宅的所有细节和"短板",都被无限放大。我们对人居空间的诉求和更新的愿望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朗和强烈。后疫情时期,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嵌入"健康"元素?如何更加人性化?在规划与设计中,如何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使用者的尊严?如何让住宅、公园、图书馆等场所变得更能够承载个人和群体的极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被置身于消费品市场中,很多人都有购买油盐酱醋的经历。或许也有购买汽车、家电或房子的经历。所购买的这些产品分别属于快速消费品及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品领域。我们都很清楚这些消费品(特别是快速消费品)的购买过程。作为本文的开头,为了更好地理解工业品与消费品的营销差异,笔者会简单地分析快速消费品的购买过程(假定要购买一瓶矿泉水)。  相似文献   

4.
心性与现实     
正我阅历有限,可什么都赶上了。这次的疫情又给我上了一课,一身冷汗!但是,这件事或许会激发2020年的后劲。我习惯向前看!活着、忙着就得看明天。我信"心正",而且,心外无物。心不能死,为人不能"作"。好多夭折的人都是自己作死的。我想劝告那些心无敬畏,啥都敢说、啥都敢要、啥都敢"吃"的人,"NO ZUONO DIE"!不要自作聪明,人的脑子也是会生锈的。我等的思维会时不时短路,很容易被侵蚀,或因为现实的困  相似文献   

5.
正"温度"一词很有意思,只有接触过,感知了,才会生出温暖或者冰冷之感。而词义在衍化当中,被不断活化运用,用以评价某件事或某个人。我们会说,这件事是有温度的,这个人很有温度。但"温度"这一评价体系也亦被质疑,感性至上,是否会在过度宣传后反而失去了本真的内核?其实,"温度"本无所谓真假虚实,用心去做一件事,以情感与专业为里,外化出诚挚与善意,无论所做事之大小,只要它让设计以及与设计相关的人、物有了温暖的感受,那就是好的。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5,(4)
<正>我们建筑师或规划师往往将自己的设计视作中立的技术工作,仿佛我们会不偏不倚地关注美、功能、效率、安全等,我们还会说这些都"以人为本"。可是"以人为本"的人是哪些人呢?如果城市中的人彼此之间是有利益冲突的,那么我们将以哪些人的利益为本呢?我们发现,在自己的城市和建筑设计中,"人"往往是抽象的,没有阶级、民族、信仰、性取向等的区别。但现实中"人"总是具体的,所以我们的设计从起点上就已经通过对"人"的抽象化而忽视了"人"。  相似文献   

7.
失重     
"失重"表达的是一种创作状态,人在失重状态下可以变得无拘无束.多年来,我与我的创作团队一直都在追求这种创作状态,希望在这种状态下能思考、体验及创作出一些特别的东西.为此,我们有时会自命设计主题,在无业主委托的条件下、或不计业主限定的状态下自己"折腾"自己.要检验一下在"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我们能做出什么反应?我们能忍受到什么程度?我们能被激发出什么样东西?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当时代跨入下个世纪时,我国的城市将如何发展?城市规划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在今天加以探索。为此,我们特约请部分人士进行笔谈。同时,欢迎大家撰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朋友,您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吗?当我们一次次从电视、报刊阅读到恶性火灾事故报道时,当我们亲眼目睹那惨不忍睹的火灾现场时,我们难道不都是一次次地为之震惊吗?而当我们在判析一起起火灾事故的个中原委时,往往会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缩短消防同我们的距离时不可待!大家都知道火,知道火灾,知道火灾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休戚相关,紧密相联.同时更知道火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动力和恐惧、祸害及灾难.因为有了火灾.人类就出现了消防.从古罗马人的防火通道、紫禁城的铜缸储水到今天的消防战车,不足以说明人类力求驾驭火魔的手段和信心吗?然而防不胜防的火灾至今仍是自然灾害和战争以外的最大隐患.1997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4万余起,死亡2722人,伤残4930人,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5.4亿元.多么惊人的数字,多么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的庚子年春天必定是不平凡的,天道轮回,大疫情要求人类积极理性面对。夜终日出,一切灾难都将退潮,我们不仅在疫情面前学会应对,更要思考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如何重构理性、尊严与价值。面对全球不减的疫情,也许有人会说,城市与建筑学人有何用,但我以为将疫情放在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