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8)
柄谷行人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他致力于从交换样式的角度对社会构成体的世界史进行结构上的阐明,而《白鹿原》作为一部历史跨度较大的史诗级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从交换样式论的角度切入,有利于我们结合文本对其内涵作更深一步的考察。故从互酬交换的角度对《白鹿原》这一文学文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1):11-12
《白鹿原》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化佳作,其文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白鹿原》家训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书中白、鹿两家对于家训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认识展开相应的研究和探讨,为对相关内容充满兴趣和喜爱的读者提供一些见解和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
本文通过对电影《白鹿原》的解析,分析镜头下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陕西关中以白鹿原地区为代表的文化传播,其中包括有独特的关中自然景观、文化精粹以及那个动乱年代关中地区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8)
《白鹿原》这部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耐人咀嚼,引人深思,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它是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平朴却又厚重。《白鹿原》中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错综复杂,交织起来便成为了特定时代下的人民史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5):294-295
<正>前面的《白鹿原》是陈忠实的小说,后面的即是电影《白鹿原》。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出版于1992年。尽管很早就有人要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但直到2012年9月,改编自小说《白鹿原》的同名电影《白鹿原》才与观众见面。自这部小说1992年出版以来,整整过去了20年。电影《白鹿原》表达了一个什么思想主题?是否也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7,(2)
第一部分主要从《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这本书出发,围绕着这本书的章节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并且得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从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建筑设计的表现的基础上,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我国地域特色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为地域文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为展现小说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成果,由中国作家协会批准并举办的"不忘初心、书写中国"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活动中,有两部作品被提名被入选,这两部作品分别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两部作品无论是创作时还是在当前时代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方面针对《白鹿原》和《活动变人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9)
《白鹿原》运用文化心理结构的理论来刻画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体现出了文化对人物心理结构的深层影响,以及知识分子与农民两大形象由此形成的文化心态上的共通性与疏离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
《白鹿原》自问世以来,以它浩大恢弘的史诗书写、细腻入木的人物刻画和体量庞大的文化内蕴成为当代文学界、评论界的热门。以登场人物来看,小说描写了白秉德至白孝文的三代白鹿人,其中着墨最多的是白嘉轩、鹿子霖为主的第二代白鹿人。本文试图以白鹿原的新生代即第三代白鹿人入手,采取文本细读、第三代白鹿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和上两代人的纵向比较的方法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对新生代形象描写的论述进一步挖掘《白鹿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张蓓 《中华民居》2013,(3):45-54
正像一台台大戏一样,《白鹿原》完整地讲述一段历史时间内陕西关中一个村的地主、长工、农民等各色人物的生活故事。电影《白鹿原》因此成为一部史诗级作品。白鹿原上人们的故事,是中国人遭遇外部世界"冲击"的一个缩影,这些冲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