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光亮氯化钾镀锌的基本原理作了探讨。总结了氯化钾镀锌的生产,提出了主要组分和工艺条件的控制要点,探讨了异常共沉积的机理,提出不宜过分关注镀液的pH值,镀液的pH值偏高有好处,提倡连续过滤除去镀液中的铁杂质。  相似文献   

2.
王芳 《腐蚀与防护》2006,27(11):592-593
文章对氯化钾镀锌生产过程中槽液中铁离子增多的处理、氯化锌含量和镀锌的pH值的控制、镀液补加氯化钾的工艺和阳极锌板阴阳极面积的控制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奚兵 《腐蚀与防护》2003,24(7):320-320,322
近年来 ,钢铁制品保护性镀层的发展迅速 ,如锌 镍合金镀层和锌 铁合金镀层。特别是前者的耐蚀性比传统锌镀层高 3~ 5倍 ,现已在汽车、摩托车、船舶、航天航空、轻工等产品上得到应用。锌 镍合金镀液有酸性和碱性两种。酸性镀液 ,与氯化物镀锌相似 ,以氯化锌、氯化镍作为主盐 ,以氯化钾、氯化铵作为导电盐 ,同时添加与氯化物镀锌类似的光亮剂[1] 。因此 ,氯化钾 (钠 )镀锌液直接转化锌 镍合金镀液方法简单可行。1 电镀锌镍合金应用配方[2 ]氯化锌 (ZnCl2 ) 70~ 80 g/L氯化镍 (NiCl2 ·6H2 O) 10 0~ 12 0 g/L氯化钾 (KCl) 15 0~ 2…  相似文献   

4.
事故排查时发现:是当班的技术人员把YS—1除锈添加剂误当镀锌光亮剂加入镀液所引起的。在18COL滚镀槽中添加了论1 5CO mL YS—1防锈添加剂.于是造成了质量事故。再测量镀液pH值时,pH值为3;与此同时,液面还有许多漂浮物(光亮剂中析出物)。  相似文献   

5.
咨询之窗     
《表面工程资讯》2007,7(5):44-44
内容描述:所镀的产品是里有内牙的深孔螺柱,氯化钾滚镀镀锌时,槽液都大处理过,也电解过,但内牙总是镀不进去,求解决办法?(槽液的成分240g/L氯化钾,48g/L氯化锌,35g/L硼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服65Mn高弹性垫片电镀锌产生的氢脆问题。方法采用机械镀锌方法在65Mn高弹性垫片表面制备了镀锌层,采用目测法观察镀层的外观及镀层完整情况,采用硫酸铜试验分析镀层厚度的均匀性,采用划格试验法测试镀层的结合强度,采用铁试剂方法检测镀层的孔隙率,通过预紧固检测分析了镀液p H值对镀后垫片氢脆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实验法检测了钝化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制备的机械镀锌层表面平滑,覆盖完整,无起皮、漏镀等缺陷。镀层呈灰亮色,厚度均匀,具有足够的致密度。当镀液环境的p H值较低时(1~2和2~3),施镀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氢脆隐患;镀液环境的p H值为3~4时,机械镀锌垫片不会发生裂纹或断裂。结论施镀时,镀液环境的p H值调整为3~4,或垫片在镀锌后装配前自然放置1~2周,采用机械镀锌的方法可消除65Mn高弹性垫片镀锌过程中的氢脆现象。钝化处理可推迟或防止65Mn高弹性垫片机械镀锌层白锈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夏仁愉  樊平 《表面技术》1994,23(5):231-232
1 引言 摩托车、自行车辐条的氯化钾光亮滚镀锌,对外观质量要求高,对镀层厚度、耐蚀性也有严格要求。我们曾先后使用过数种有代表性的国产镀锌光亮剂以及台湾莱德918镀锌添加剂,前者价格便宜,但镀层质量、镀液性能不够理想,光亮剂消耗量过大;后者性能优异,添加剂消耗量少,但价格昂贵,供货时有困难。为此,从1993年2月开始,我们对成都华瑞技术开发公司最新研制的ZF100镀锌添加剂进行反复测试,经过近一年的工艺试验和生产考验,产品质量、镀液性能令人满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  相似文献   

8.
刘宝洲  鲁晓东 《表面技术》1994,23(6):292-292
在应用氯化钾光亮镀锌工艺的过程中,发现光亮剂添加不足和工件表面粗糙度会影响镀锌的质量。先介绍新配槽液情况:氯化钾(化学纯)230g/L,氯化锌(化学纯)60g/L,硼酸(化学纯)30g/L,添加剂A型20mL/L,pH值5.8。因为药品均较纯,没有加双氧水和锌粉去除金属杂质。  相似文献   

9.
连续电镀锌-镍合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贾慧庆  吴化 《表面技术》2002,31(4):21-23,28
提出了连续电镀锌镍合金的高氯化氨-弱酸型镀液工艺参数,对镀液成分、pH值、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镍含量的影响及连续电镀锌镍合金的镀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外观良好、镍含量在13%~15%的锌镍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锌酸盐镀锌基础液中加入自制光亮剂XY-03A,研究成功了一种全光亮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确定了电镀工艺规范,采用霍尔槽试验探讨了主要成分对镀层质量的影响,检测了镀液和镀层性能,结果表明:所形成的锌镀层光亮度高,镀层结晶细致,与基体结合力好;镀液的分散能力、复盖能力、电流效率和镀层耐蚀性优于DE型镀锌工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前言 氯化钾镀锌自问世以来,因其成分简单,镀层光亮,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并适宜镀铸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小型电镀厂镀锌,仍以该工艺为主。对于氯化钾镀锌,在大生产中主要出现问题为:耐蚀性不如碱锌,有机物积累过快,铁杂质易超标…。还有一些电镀企业老板所忽视的或者他们为了贪图一些小便宜,选用一些价低的化工原材料或者由于仓库对原材料管理不严,其结果可想而知,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下面介绍三例氯化钾镀锌由原材料质量引起的问题,并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你问我答     
氯化钾镀锌低铬彩色钝化选用何种配方好?答:最常用的适合于氯化钾镀锌的低铬彩色钝化液配方及工艺条件是:铬酐3~5g/L,硫酸0.3~0.7mL/L,硝酸3~5mL/L,醋酸3~5mL/L,pH值1~2,温度10~35℃,时间10~15s。低铬钝化液的化学抛光性能较差,钝化前的锌层出光处理极为重要。其出光液一般由硝酸氯化钾镀锌低铬彩色钝化选用何种配方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赫尔槽和金相观察观测等方法,对镀液性能和镀层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改性甲壳胺分子对钠盐镀 影响,结果发现改性甲壳胺可作为钠盐镀锌的一种添加剂,其镀液及镀层性能优于裳睡的硫脲及氯锌1号镀液 。  相似文献   

14.
ZrO2纳米微粒在镀锌电解液中分散情况的研究实验选用ZrO2粉体悬浮于镀锌电解液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复合镀液。通过沉降试验研究了分散剂、分散方式、镀液pH及加料顺序对ZrO2粉末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为提高碱性镀锌光亮性而研制了“888”型碱性镀锌光亮剂,并作了镀液性能测试经在10多个厂半年多生产应用考验证明:该光亮剂通用性强,对碱性锌酸盐镀锌及氰化镀锌都适用.  相似文献   

16.
皮启德 《表面技术》1995,24(5):43-45
介绍了重量在5g,直径Φ3以下小件镀锌工艺及装置。采用氯化钾镀锌工艺,设备为翻转式小型滚镀机。介绍了应用中的故障及处理方法,并设计制做了配套用前处理小篮等工装,保证了小件镀锌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你问我答     
如何把氰化镀锌液转化为碱性锌酸盐镀锌液?答:氰化物镀锌液转化为碱性锌酸盐镀锌液的方法是:(1)对于高氰镀液,可先用一半槽液进行转化,主要以纯水来稀释锌浓度,而氢氧化钠则按镀液中原有含量推算加以补足至碱性锌酸盐镀锌液范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氯化钾镀锌和三价铬钝化工艺,能满足大多数镀锌件的装饰、防护和不含Cr6 的要求.使用自行配制的添加剂能降低生产成本.并阐述了工艺中各组分及操作条件的影响和控制.认为溶液对钝化的影响较小,而操作条件的影响较显著.只要协调好pH、温度、时间三者关系,能稳定地获得蓝色均匀、符合要求的钝化膜.提出了钝化液中Fe3 控制的措施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昊 《表面技术》1999,28(2):47-47
我厂镀锌配方采用的是氯化钾镀锌工艺,在挂镀和非片状零件滚镀锌时,使用效果一直比较好。但是片状零件在滚镀锌时?因镀层发雾、黑斑,膜层发雾、发黄等故障使返修率高达60%~70%,给工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根除故障,我们对各道工序都进行了分析、实验,并根据故障原因作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衡琼 《表面技术》1996,25(1):47-47
某日,本市汽车配件厂镀锌溶液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迫使停产4天,叫笔者解决。 1 故障现象 该厂原镀锌采用碱性锌酸盐DPE—Ⅱ型镀锌液,去年9月改用DE型。新配镀锌液生产以来,产品质量一直不好。主要表现为:镀层无光泽,粗糙,暗灰。而且电镀时间越长,镀层呈灰黑色2,经白色钝化更黑。 2 故障分析及处理 根据笔者以往经验,解决上述故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新配镀液必须进行化学处理。配制新镀液药品用量大,加上化工原料纯度达不到要求,因而带来的金属杂质也较多。如果不进行化学处理,单凭自然沉淀后过滤,是难以将金属杂质除掉,如果金属杂质污染镀液,就会出现上述故障。 为了把铜、铅等金属杂质从镀液中置换出来以及除去镀液中的有机杂质,在新配的镀液里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和锌粉。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通过化学处理是能够镀出质量优良产品的。然而过滤后,产品质量没有好转。 (2) 锌碱比不当。将镀液:16g/L ZnO,130g/LNaOH从化验结果看,似乎锌碱比例失调。经过反复调正,使锌碱比控制在1∶9.5(一般Zn∶NaOH,吊镀为1∶9~11,滚镀为1∶11~13)。试镀结果还是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