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9)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其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元素。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丰富的造型,在标志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给设计师带来广阔的设计思路。该文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汉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演变、汉字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7)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对英语知识、技能及西方文化的讲解,未合理植入中华传统文化,使得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此,特对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植入的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植入策略进行讨论,旨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194-195
汉字是汉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汉字习得的程度影响整体的汉语习得。汉字的三维特点即形体、理据和功用特点是在与英文文字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在这三个特点中,功用特点是最复杂且最难教的,所以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概述李运富老师所指出的汉字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汉字功用特点的重要性,从而引入到对外汉字教学中去,指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不能忽视功用特点,应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注意把汉字放到词组中教学,避免单个字的教学;注意一词多用,多字同用现象以及在教学中注意错别字现象。如果我们能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抓住重点,那么留学生学习起汉字来往往也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汉字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白纸黑字,亦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口头之语,它作为史书典籍的传承载体和五十六个民族交流情谊的语言工具,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中华文化。无论是扎根农村还是城市的教师,均应当优化传统汉字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阅读推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孔子学院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文化,分析传统文字、传统节日、地域文化、传统思维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运用,指出阅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不同国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7)
<正>汉字是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为一体的充满哲理且内涵丰富的象形表意文字。它不仅是一套用于交流和记载的符号体系,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须臾不能离开的信息载体。我们要敬惜、珍爱汉字,并不断地完善它,熟练地掌握它,科学地运用它。"但在电脑普及和人心浮躁的当下,中华儿  相似文献   

7.
朱成英 《建造师》2010,(9):279-281
在视觉传达无所不在、东方文化备受关注的今天,汉字正在成为我们平面设计者重新发现和探索的设计资源。汉字艺术是以汉字作为载体的视觉化、传播化、媒体化、艺术化的设计形式。设计者在实现更为迅速、清晰及特定的识别功能的基础上,以图像化与图形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表达形式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汉字历史的回顾及其内在规律的探讨,同时对应现代图像设计中的设计原理,从而研究汉字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设计表现中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9)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断被教育所忽视,尤其是在学校中,教师只注重成绩,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非常不利,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更应该抓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用中华汉字去点缀中华文化,渗透中华文化汉字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最深刻的文字,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长河是由汉字一点点汇聚而成,我们所学的知识都要依靠汉字去传达和获取。汉字作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8)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也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直接反映。加强对汉字背后文化信息的挖掘,追溯悠远深厚的传统文化,是在文化自信理念下承继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通过挖掘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加强对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视,以真正将汉字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92-94
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文章案例截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家乡传统文化的几个片断加以再现、总结,给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以寻访乡土文化为途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