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0)
从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在1979年第4期《上海文学》发表的《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再到1990年5月28至30日召开了"世纪之交:中国文艺理论研讨会"直到现在,文艺界一直关注着"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当代文艺大众化、视觉化和消费化的趋势和现状更使得我们不得不再重提这样的问题,如何使人民群众获得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作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庾信,《小园赋》是他中后期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从《小园赋》的情感角度入手,探讨了赋中"情"与"志"的关系,梳理了《小园赋》的情感线索,并分析了沉郁悲凉之情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5)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进行了民族主义的政治文化转向,在这一背景下,延安开展了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对"五四"新文艺重新评价成为"民族形式"论争的焦点,是形成文艺"民族形式"论争思潮的关键因素。对"五四"新文学重新评价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文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先天悖论,在于文学所属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的政治历史需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早,历史长,影响大的文艺社团。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艺创作社团,也是个有影响力的外国文学译介团体。本文就文学研究会及其译介工作,尤其是对俄苏文学的译介,考察这个团体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全面估价它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历史功绩,总结借鉴其译介外国文学工作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支持着"现代国家大厦"体制的建立,为实现集中群众意志、要求民主共和、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任务服务。因此大革命文艺延续了绝对主义国家的新古典主义文艺形式,出现了革命戏剧、口号文学等文艺样式,但在精神内核上实现了启蒙理性对道德理性的取代、从贵族精神向平民精神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艺术活动中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情"是从哲学伦理学进入美学的,成为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它的含义与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时期对艺术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作为地理区域的不同,由于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作为中西方艺术中的情感影响作用也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
情感,是艺术活动中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情"是从哲学伦理学进入美学的,成为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它的含义与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时期对艺术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作为地理区域的不同,由于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作为中西方艺术中的情感影响作用也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3):50-51
2014年12月,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与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小说学会第12届年会暨新媒体时代文学与文化创意研讨会在广东珠海举行,1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在世界性与民族性交融中讲好中国故事"和"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及专业人才培养"这两大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年会的召开恰逢全国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之际,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从"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镜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风向标"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赖德霖 《建筑师》2018,(5):15-22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文借用清代诗学理论所归纳的"肌理说""格调说""神韵说"和"性灵说"。陈从周以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性灵的追求,在文学、艺术和建筑学诸多领域的精湛学识,对实地和遗存乐此不疲地探访,对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以及对园林营造的躬自实践,在所有这些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以诗法画理和实践经验入"肌理说",以诗词、戏曲品鉴补"格调说",在建筑界开园林"意境"品评之先,带动"神韵说"发展,并通过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园林的生命和情感表达,在中国园林美学的"性灵说"方面独树一帜,从法、变、境到情,揭示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一个新境界,并代表了对于"诗意栖居"理想的一种东方式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4):94-97
欧洲"乡愁小说"在1930年代前后的译介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跨文化实践活动。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途中,被革命现代性压抑的乡土情怀大都呈现为带有强烈启蒙意味的国族言说。而1930年代前后欧洲"乡愁小说"的译介恰恰以对城乡的双向关注,"不合时宜"地回归到"乡愁"本质化的情感内核,即正视人的现代化生成。这主要体现为译者在原乡意识的悖反体验和城乡差异状态下的现代性焦虑两个情感维度。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发生提供了别一视角,也丰富和彰显了中国文学之于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