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215-216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大量的颜色词,有时候我们所说的颜色词并不是表达色彩,而有其隐喻含义。颜色隐喻把颜色词当作源域,将颜色词的意象映射到抽象的其它域里,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隐喻更好地交流与沟通。该文用认知语言学当中的范畴理论和颜色隐喻来分析英汉中不同颜色的隐喻含义,以及涉及到颜色的英汉翻译中的隐喻现象。此论文有助于英汉双语学习者提高交流能力,更好地翻译英汉双语中的颜色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230-231
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基本色彩词汇,以及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的文化意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包含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且对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和汉语一些基本颜色词白,黑,红,黄的词义的认知机制。以带有颜色词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对英汉色彩词汇的文化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这些个例对整体的语言认知机制进行概括总结。再次,运用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分析汉英颜色词语的文化含义并建立其机制,得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意义是在广泛的基础上构建的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视觉感受,反映了不同文化原型对色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2)
在认知语言学隐喻观指导下,对法律文本中颜色词的隐喻认知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法律文本中常见的颜色隐喻对其进行认知分析,并以红色为例指出翻译法律文本中的颜色隐喻时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128-130
"红色"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具备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涵,多数汉语"红"色词含有积极隐喻,而多数英语"红"色词的隐喻却是消极的。本文以"红"色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汉英"红"色词的隐喻认知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不同文化间的隐喻趋同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6)
<正>1.引言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在Metaphor We LiveBy中指出"隐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理解一种认知工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用一些颜色的词来表达一些与颜色无关的意思,如汉语中戴绿帽子、翻白眼,英语中如"see red"(气的大发雷霆),"red ruin"(火灾)等。这种现象称为颜色隐喻。本文试图从对比的角度来研究英汉颜色隐喻,以揭示在英汉隐喻中,与基本颜色词有关的相似与不同,进而找出其原因。为避免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以及为学习东西方语言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6):245-246
色彩词又称颜色词、色彩描写词、色泽词等,是用来形容颜色的词语,属于语言学的范畴。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已经对色彩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并随之产生了多种表示色彩的词。在汉语里,存在着大量记录色彩的符号—色彩词。色彩词作为一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文化心理。通过对汉语色彩词文化记忆的探析,可以探究色彩词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人们文化素养和理解运用汉语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色彩词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的认知,并进一步促进色彩词的研究。近十年来,色彩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将色彩词与文化、性格、心理等联系起来研究,由此可见,对色彩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而是将其深入到了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8)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味觉词"甜"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投射。隐喻是人类以自身经验为参照,对未知的、抽象的目标域进行投射。人类在身体体验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所以英汉味觉词"甜"的隐喻投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每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范畴。一个词含有多项词义,并以一个典型义项为中心,其他义项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衍生而来构成一个相互交织彼此联系的复杂的语义网络。本文主要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等方面来探究多义词的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3):148-149
隐喻是一个被研究了千百年的老话题,现在,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为隐喻带来了新的生机,隐喻认知理论逐步被接受。而"山"、"海"在俄汉英文化中被用做隐喻的认知方式是相似的,这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更加容易地学习和理解汉俄英三种文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2)
隐喻和转喻是人们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也是词义延伸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汉语"星"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隐转喻,分析一词多义现象,探究多义词背后的认知理据,认识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思维和以邻近性和突显性为基础的转喻思维在一词多义中的阐释力,以期更好地理解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