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9)
"小人物"指的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处于社会阶层底部的人们。"小人物"是在专横野蛮的专制制度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他们天真爱幻想,是奴性意识的化身。通过对"小人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作者对人物的观点、态度,作品的意义等。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的代表有《驿站长》(普希金著)中的维林,《外套》(果戈理著)中的巴施马奇金和《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中的杰符什金。他们都具有"小人物"的典型特点,但又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本文将以这三人为例来研究分析"小人物"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8)
赫塔·米勒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她的作品多写于极权统治下小人物的生存状况。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作者用隐晦的语言来展现齐奥塞斯库时期罗马尼亚的社会背景,表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阙福和 《福建建材》2013,(9):115-116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经济工作中"小人物"廉洁从业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小人物"岗位腐败的成因和廉洁教育的困难,分析做好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措施、对策,从而加强对"小人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0)
鲁迅和契诃夫虽然是属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常常选取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通过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境遇的描绘,来表现"小人物"的"奴性"、"庸俗味"。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以诙谐幽默的笔法描绘了众多的"小人物",而他们笔下的这些"小人物"的形象也有着共同之处,因此本文将详细分析鲁迅与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形象的相同点,而对不同之处仅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家俱设计和布置在室内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者通过实例说明了家俱的造型与色彩往往包涵有社会经济、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和科学技术等信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
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我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闰土。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玉溪市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消防人”:她们很平凡,却有着与同龄人相异的经历,选择与消防结缘;她们不平凡,却又同千万个消防工作者一样,在“清剿火患”战役中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她们是全民参与、支持“清剿火患”工作的杰出代表,是“清剿火患”战线上的“小人物”,却正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努力实践着玉溪平安与和谐的“大作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6):46-47
"三言""二拍"具有鲜明的说教色彩,其利用诗词解析小说的行文脉络,深刻表达中心思想,从而达到教育、示范的说教效果。"三言""两拍"中人物描写诗词,不仅诠释故事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还能够使读者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甚至成为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的一种媒介。"三言""两拍"中人物评价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某种价值态度的弘扬,也能够帮助社会大众明辨是非,有助于净化大众思想,稳定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和米歇尔·福柯的《作者是什么》引发了西方文学批评界对于文本解读话语权的深刻探讨。针对"作者死了"这一论调的理性回应,对于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在本文中从文学意义,意识形态和文人担当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文学批评家应该如何面对"作者死了"这一论断。"作者死了",读者活了。面对这种局面,每一个文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社会担当,让文学批评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大众,表现出文人的现世关怀,引导人类走向美好与光明。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0)
新写实小说所呈现出的平凡生活中的平民小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它贴近生活的本源,反映生存最真实的状态,展现人物置身社会环境中的人生悲剧形态。分析人物面对不同人生选择所面临的不同人生困境,可以成为探究新写实小说中平民生存状况,揭示生存本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