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1)
<正>概括地说,中医学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以及养生观。而古代哲学思想则主要指"天人相应"的指导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之"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明确提出了生命本源是"天地之气交汇产物"的唯物思想观,既然人是大自然的产物,那么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2020,(2):59-67
<正>1.何谓"端凝"中国城市人文规划实践,善于将空间经营措置与人心体验紧密结合,使得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下蕴藏一种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不同的人文空间有着不同的体验行为。"端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端凝"原指端正认真、注意力集中;古人将之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通过端正场所秩序而聚景凝神,以达到在人文空间中修身正心的目的。如"端凝以观物变"、"人钟山水之秀,必端凝爽哲"等记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1)
<正>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老树在历经寒冬后终为春气所动,万千花苞傲立枝头。变与不变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方式。苏东坡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求变,敢于破旧立新,为我们创造了新的事物与思想;不变,立足执着坚守,为我们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故对待事物的变与不变,不可一言以蔽之。正是自身变与不变的结合才造就了绚丽多彩的世界——老树着花无丑枝。  相似文献   

4.
正1.何谓"端凝"中国城市人文规划实践,善于将空间经营措置与人心体验紧密结合,使得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下蕴藏一种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不同的人文空间有着不同的体验行为。"端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端凝"原指端正认真、注意力集中;古人将之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通过端正场所秩序而聚景凝神,以达到在人文空间中修身正心的目的。如"端凝以观物变"、"人钟山水之秀,必端凝爽哲"等记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
<正>北宋诗人梅尧臣曾言:"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老树在历经寒冬后终为春气所动,万千花苞傲立枝头;虽无法改变苍老的枝干,却仍有新枝嫩芽跃然而出,展现万千变化,美丽了生命。变与不变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方式。苏东坡有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有的求变敢于破旧立新,为我们创造了新的事物与思想;有的不变,执着坚守为我们传承了中华文化脉络。故对待事物的变与不变,不能一言以蔽之。正是自身变与不变的结合才造就了如今绚丽丰富的世界——老树着花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里,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认识概念.西方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中国传统"物质观"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素问"中也认为:"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其"化"与"变",是物在产生与存在极点的这一过程的两端,"气"的运动演变现象,即物在产生时是气之"化"、物存续至极点时是气之"变";自然界的万物,以及人类本身,也都是从乎此"化"、由乎此"变"的. 中国传统"气理"的"物质观",以西方物质理论的认识眼光来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论.其"物"就是"气",而"物"的"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性质,都同样可在"气"的存在现象上得到体现,包括其最基本的"运动"属性,和物质构成本原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萃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对方提出矛盾,看其辨别能力。 二、“穷之以辞而观其变”,就是反复同对方辩论,看其辩才和机智的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请对方出计谋,看其审时度势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把面临的危险告诉对方,看他的勇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其道路设计往往强调"通而不畅"之原则。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居住区建设出现了大规模、高层、高密度并普遍建设着地下空间等特征,这一原则已难以适应于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之需要。同时提出居住区道路规划应从"通而不畅"走向"人车分离",并在具体设计中遵循以下导则:1在保证居住区基本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人车分离"之通畅路网;2充分利用地下车库进行人车分离;3采取对城市交通体系更友好的形态,使居住区路网规划与市政道路更加通畅地衔接;4多个居住区的地下车库等空间宜互联互通,以提高其利用率。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出现的新特征,适时调整居住区路网规划原则,对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一片澄澈的镜湖之中,有一叶"扁舟"浮游其上。轻盈舒展,悠然自得。以自如之态,应瞬息万变,以空灵之度,"镜"观其"变"。开敞|轻盈舒展,对话自然-场地与策略-山城以北,中央公园以南,以"浮游之境"为题,寻觅城市一隅的空灵之境。以悬殊的建筑与用地面积比为切入,将建筑整体沿一层铺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的建筑设计。范曾艺术馆以"前置于本体之上的局部关系"为切入,将院落从物化关系中脱离,继而呈现游目与观想的合一,以期达到"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