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该文主要探讨的是教师教的方法。据研究发现,6~8岁的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处于涂鸦期走向图示期的转型阶段,对美术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教师使用不同于幼儿时期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创造出更有审美趣味的作品。该文探讨6~8岁儿童的视知觉发展规律和美术学习的需要,分析教师该如何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转型期,提高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学前阶段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侧重绘画技能的传授,忽略了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绘画教学作为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前美术教师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儿童合理的引导,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
早期阅读对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价值,但这种价值不是任意的、无限的。过早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对儿童的发展便成了拔苗助长。把阅读变成"悦读",成人需要正确把握早期阅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0)
<正>朱自强教授在《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资源》一文中说:"儿童从一出生开始,其语言发展就需要用特殊的语言系统来刺激、激活、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还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中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系统,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思考。而类型丰富的儿童文学,特别是绘本,正是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特征,激起他们想象力和兴趣的文学。一、儿童文学的"童性"特征在很多人眼中,儿童文学大多是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目是思政课在小学阶段的一种形态,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想上好小学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八要、三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6)
<正>宋庆龄在半个世纪之前曾经说过:"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儿童。"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最宝贵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又应该把什么送给学生呢?这让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教师作为影响学生一生的启蒙者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知识,是能力,是情感……我想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赖以生存的知识和能力,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明白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34)
"三大构成"的教学来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体系,是设计类课程的基础。"三大构成"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材使用上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提炼重点,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方法上。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三大构成"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的知识分析当前设计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4)
在幼儿教育阶段的众多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好的师幼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师幼互动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完成,没有发挥出师幼互动真正的作用,甚至因为教师的情绪问题可能还会导致儿童产生自卑、畏缩心理,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更需要高质量的师幼互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李普曼指出,儿童哲学是专门对儿童进行的哲学教育与思维培养的课程,其宗旨是"让儿童通过语言、做事等具体方式体验哲学,从而提高儿童的推理及思考能力"。3~6岁的学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并不能轻易理解与掌握。绘本符合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以及认知特点,能够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儿童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抽象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