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2)
美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要丰富人类内心世界,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素描是美术情感表达的基础。中职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也要向高职输送专业人才。所以在中职素描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素描的"理",也要重视素描教学的"情",只有"情"与"理"的交融才是完整的教学。本文简单探讨一下中职素描教育中的"情"和"理"以及"情"与"理"的交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
戏曲表演中"情"与"神"是至关重要的,表演的是否到位,决定了一个演员的表演是否能吸引观众,赢得掌声。本文主要谈谈"情"与"神"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中西绘画差异在于西方绘画刻画第一自然的写实艺术,中国画是对第二自然的写心绘画。正如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文学观一样,中国画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特别是中国文人画重在传达"趣"、"兴"、"意"、"情"、"志"之胸臆。或借绘画抒发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悲愤;或借其鸣热情洋溢、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之情;或借其表明自己归隐山林、陶醉山水的隐居情逸;或借其发国家支离破碎的伤感及对敌国的愤恨之情。但无论是意,是情还是趣,皆发乎于心,以绘事为媒介将其表现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引扬雄的话说就是"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徐复观称"中国以山水为主的自然画,是‘见’的艺术,同时也成为‘感’的艺术"。对中国画的真实——"写心"的探索可以指引那些走入盲区的从艺者或者初学者向着探索艺术最本真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4.
正成都兴城集团从成都市兴南公司、成都市兴东公司的缘起、合并,并逐步壮大,成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手。古往今来,城市作为承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巨大生命体,它的成长离不开市场经济各种资源的配置与吐纳,也离不开政府这只无形之手的决策与思路。在本世纪初,在渴望经济社会腾飞繁荣的"天府之国"——成都,一批以"兴"字开头的政府平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5)
在老子和庄子对自然法则的哲学式认识和儒家学说的影响下,中国的美学渐渐发展出一种"尚自然"的美学思想,把"美在自然"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作与审美标准尺度和原则。中国传统所追求的和谐,是天地万物循自然之道所体现的和谐,以美学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是我们研究自然之美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214-216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维。"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是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观念贯穿于国人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念和行动上的一种烙印。同时,"和"的思想深植于中医学理论中,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指导辨证诊治的重要依据。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4):108-110
《回忆之诗》是诗人刘春一部重要的作品,集合了刘春多年来不同创作阶段的优秀之作。《回忆之诗》记录了刘春的创作史和成长史,讲述了诗人的创作理念和人生体验等多方面内容,可作为"诗的自传"加以品读。通过"记忆与过程"、"感悟与体验"、"面向写作本身"和"诗歌地理及其他"四方面的论析,《回忆之诗》的审美特质将得到阐释,刘春在诗艺方面的成熟也因此获得更为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在莫兰迪的绘画作品中对于色彩的处理,处处可见到他的那种宁静、自由、朴素与和谐的审美理念:一系列的高级灰色调,使原本平凡、普通的静物变为永恒与典雅。因此,我们通常会将这一系列的高级灰色系统称为"莫兰迪"色。巧合的是,宋瓷釉色的审美艺术与"莫兰迪"色竟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并有着高度的契合。宋瓷釉色所呈现出的与其他朝代不同的釉色审美观,没有伦理道德,也没有封建迷信的压制,完全是按照由心而发的审美观念,质朴素雅、和谐宁静,这一点与莫兰迪的简易守静的审美观念不谋而合。宋代名窑中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中的瓷器釉色所呈现出的清新素雅、简约守拙、含蓄幽深等特点也最能与"莫兰迪"色相一致。本文试图从"莫兰迪"色与宋代瓷器釉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进一步阐释这两者之间的融合以及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3)
在中国古代,人们多用道德语汇谈论法律问题。"恩义""情义""仁义"皆反映法律领域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或主要范畴——"情法"关系。"恩""义"是古代中国人际关系的两个构成原理,前者指因血缘而产生的生育、养长与扶助关系及亲情;后者指非血缘关系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之理,基础义为情谊、道义、缘分,扩展为原则、义理、法理。"情"与"恩"同,可单用,可连用,多用于血缘亲情范围。"情""义"对举,两者相反相成,"情"指值得怜悯的客观情状以及人们对此产生的怜悯情感;"义"与"法"同,侧重原则、法理。"仁"与"恩"相近,"仁至义尽",含有"情法两尽"意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
"大美不言"是由庄子最早提出的一个美学范畴,它延续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万物形态最高的美源于自然,自然是美的源泉。如果想寻求它,得有脱俗于世、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这样才能体会到"大美",才能做到"不言"而心中自乐。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对中国美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