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无线宽带通信的发展过程中,用户迅速增加的业务量及对覆盖的要求和用户可用有限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用户迫切希望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从而提供更大的容量,TDD双工方式正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TDD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度、使用成本等因素,重点介绍了TDD在McWiLL系统中的应用,并详细分析了它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国内无线接入发展情况,得出结论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TDD必将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时分双工(TDD)是一种现代通信系统常用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发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如图1所示,在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用时间来保证接收与发送信道的分离。而传统的频分双工(FD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发送使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承载,用频段来保证接收与发送信道的分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UTRA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ITE)技术存在LTE FDD和LTE TDD两大阵营,在比较分析TDD和FDD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LTE TDD(即TD LTE)的进行了总结,并对LTE TDD和LTE FDD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金辉 《信息通信》2014,(6):228-229
LTE TDD和LTE FDD是长期演进技术(LTE)的两大技术标准,其技术差别主要是双工方式的不同。首先对两者进行了技术简介,接着从特殊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特点两个方面对TDD、FDD做出深入探讨和对比分析,同时总结了TDD相比于FDD的优劣所在,最后对它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LMDS作为一种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由于其容量大,可实现多业务综合接入,且建设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已引起国内各主要电信营运商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相关关键技术、优缺点以及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等方面,对采用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了3G中TDD以及TDD与FDD之间的各种干扰,建立了一些可用于3G系统性能研究的干扰模型,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来避免或减少系统中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分析了其中的WiMAX、UMTS、TDD、FLASH-OFDM技术.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无线信道模型的发展历程,给出了一套用于验证无线宽带仿真信道正确性的方法,从而为无线算法的仿真与测试提供了与实际无线通信非常接近的仿真信道.概述了TD- LTE通信系统所普遍使用的仿真信道模型,所给出的方法可用于该仿真信道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LTE系统同时定义了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方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LETFDD的支持阵营更加强大,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LTETDD。2007年11月,3GPPRAN1会议通过了27家公司联署的LTETDD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LTETDD的两种帧结构。融合后的LTETDD帧结构是以TD—SCDMA的帧结构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未来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高数据速率传输及高频谱利用率的要求,就需要在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谱利用率的天线系统、具有时延扩展鲁棒性的调制方式、均衡与编码技术、高效的多址接入技术、自适应链路技术等.文章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TDD技术的大区域无线宽带接入系统及该系统较传统WLAN系统具备的技术优势,阐述了该系统在武汉市周边农村地区的试点情况,分析了该系统的优势、局限性、经济效益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Dynamic TDD Fixed Cellular Systems Using Smart and Sectored Antenn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in using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instead of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schemes in fixed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For example, channel reciprocity for a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used on both uplinks and downlinks will allow easy access to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duced complexity of RF design, much higher flexibility in handling dynamic traffic, simpler frequency plan, etc. However, there exists a serious limiting factor in using dynamic TDD (D-TDD) in cellular systems. This is due to a steady interference on an uplink in any cell caused by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other cell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in D-TDD cellular systems, performance is unacceptable, when an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is used at base sta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uggest great potential for smart antennas in achieving substanti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fixed D-TDD bandwidth-on-demand wireless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外电信新环境,本从全面修订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进行频谱有偿使用与运营执照发放改革,积极进行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宽带移动通信的频率规划,处理好市场驱动与技术驱动的关系等10个方面发表了对中国宽带无线频率规划及相关策略的看法,其中对频谱/轨道资源有效利用新技术进行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城市”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城市"正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尺度。WiMAX WiFi Mesh是组建"无线城市"模型的主流技术。基本方法是在城市部署若干个WiMAX基站及遍布城市的无线接入点,进而通过接入点实现无处不在的无线接入。围绕"无线城市"介绍了相关概念、采用技术、组成结构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电U波段白频谱资源,运用中科院MiWAVE技术和设备构建南京城域宽带无线多媒体双向传输实验网,应用于南京广电日常新闻直播和突发事件新闻回传,并拓展应用于城市交通、公安、城市卫生等行业,作为NGB-W的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以及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智能小区宽带网络应提供的基本功能、接入技术及设计原则,结合千兆以太网,论述了智能小区宽带网络的综合布线、网络互联等实现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WiMAX802.16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络业务的不断发展,宽带接入移动服务逐渐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宽带无线接入标准802.16e,分析其在无线数据网络中地位和主要的关键技术,与现存的无线局域网和3G网络进行比较,指出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楚政  谢飞 《电信科学》2007,23(9):17-21
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未来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走向,很多国家大大加大了这一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本文主要介绍亚太地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情况,分别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产业定位、标准和技术研发、市场应用情况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802.16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带无线系统802.16是一个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无线通信系统。分析了它的安全机制,从协议栈的安全加密 子层着手,分析了用户站向基地站认证过程,认证之后的会话密钥交换过程以及获取会话密钥之后的数据加 密方式。在分析完以上的过程后,指出802.16标准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包括了目前只有单向认证、会话密 钥和认证密钥安全性不够以及数据的加密方式安全性也很薄弱等。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方式。最后和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作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