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废弃糠醛渣的热解行为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糠醛渣在不同升温速率(5~25℃/min)下热解的实验结果,发现样品的非等温失重过程是由脱水、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大分子失重阶段组成.用Flynn-Wall-Ozawa积分法、Friedman微分法、Kissinger最大速率法和atava-esták积分法对动力学进行处理.从实验中得到了热解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并提出糠醛渣热解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动力学方程为反Jander方程,三维扩散,3D.  相似文献   

2.
通过糠醛渣和稻壳的共热解进行热重分析试验,发现主要热解温度区间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热解机理;共热解不是两种生物质单独热解贡献的简单叠加。在热解反应活跃区间建立与糠醛渣和稻壳共热解特性相适应的分段分级热解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热解动力学参数。最后应用Newton—coats数值求积方法对模型进行验征,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热重法对电石渣在氮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应用等转化率法,在不假设机理函数的情况下,得到了电石渣热分解的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增加而减小的规律.应用Malek法求得“动力学三因子”分别为:活化能E=84.79 kJ/mol,反应机理函数,微分形式f(α) =2.95(1-α)0.661,积分形式G(α)=1-(1-α)0.339,指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越大,热分解过程越快,电石渣分解反应符合相边界反应的收缩球体模型,即R3(α).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重实验仪,研究了煤粉、污泥及其混合物在不同比例下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单独燃烧时,煤的失重主要受固定碳燃烧的影响,污泥的失重主要受水分析出、挥发性物质析出和燃烧的影响;添加污泥有利于混合物着火,但不利于稳定燃烧,污泥的添加量以不超过30%为宜;随着污泥掺混比的增加,混合物开始失重的温度左移,失重峰的峰值温度与单煤燃烧的接近。燃烧动力学研究表明,煤的活化能为86.79 kJ/mol,高于混合物的任意一个阶段的活化能。混合物燃烧前期(低温段)的活化能小于燃烧后期(高温段)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塑料与煤低温共焦化的热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G技术研究了HDPE,PP,PS,PVC,PPVC,煤及其混合物进行了热解失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结构中的支链结构降低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同时高分子结构的相似性也表现为热失重行为的相似必性,根据PVC的热解失重特征,选取300℃为脱氯反应的终温,在模拟煤的低温干留实验条件下,即常压N2下采用程序升温由室温以15℃/min升温至300℃再以5℃/min升温至600-℃恒温15min,进入八一焦煤同塑料的共热解失重研究表明,二者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相互作用的强弱受煤种、塑料的高分子结构、热解温区和重叠程度、热解失重速率匹配程序等热重特征因互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采用计算机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程序对15K/min、25K/min、30K/min升温速率下的秸秆热解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重点分析15K/min下的分布活化能理论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的拟合问题。其分布活化能标准值为185.43KJ/mol、标准偏差为15.78KJ/mol、指前因子为3.34×108s-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获得的分布活化能模型和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活化能的煤自燃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国内外主要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我国现行的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的不足之处,同时给出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在煤自燃动力学基本方程基础上得到了煤绝热氧化方程,并设计了相应绝热氧化实验装置.通过理论和实验研宄,提出了能够反应煤自燃关键阶段,即低温氧化阶段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作为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指标,并测试了3个典型煤样的低温氧化活化能E.最后,通过现场煤自燃发火期与煤物理吸附氧量和低温氧化活化能E的对比,对该指标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塑料燃烧热重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塑料燃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这类聚合物的燃烧机理,并采用热重动力学和热动力学解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塑料燃烧的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塑料燃烧过程一步完成.塑料的DSC热动力学活化能参数分别对应3个温度区间的反应,活化能值都比较高,在300 kJ·mol-1以上,在反应的后期甚至达到842 kJ·mol-1.DTG动力学活化能只对应一个温度区间,活化能值为509 kJ·mol-1.DSC动力学参数与热重动力学参数差别很大,说明塑料燃烧时的热行为与质量变化行为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的多组分热裂解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热重试验结果表明组分不同的生物质的差分失重曲线存在明显差异,用传统的单组分热裂解动力学模型不能解释此现象,结合生物质的组分建立相关的动力学模型来阐述这种差异.花梨木由于其较高的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使得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失重峰出现明显分离,导致其差分失重曲线在到达失重率最大值前存在一个明显的"肩状峰", 而水曲柳和杉木的半纤维素质量分数相对较低使得差分失重曲线较为光滑.基于生物质的组分独立热分解的假设建立了多组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依据花梨木的试验数据得到了优化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裂解动力学参数.利用该模型对杉木和水曲柳的热失重行为进行模拟,得到了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煤和废塑料与焦化残油共液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和废塑料共液化过程中添加焦化残油来部分替代四氢萘,结果表明,在添加的溶剂比中,四氢萘:残油为1:1效果最好,有助于提高油产率和降低气体的生成,对反应生成的残渣进行了工业分析和FTIR红外光谱分析,对正己烷抽提后的油品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合煤的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煤和废塑料与焦化残油共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生物质发电的现状、特点、方式,主要阐述了生物质秸秆和煤直接混合燃烧发电的技术,在秸秆与煤混合燃烧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燃烧时锅炉热效率进行计算与分析,并探讨了提高秸秆与煤混合燃烧热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Fe2 O3和M nO2对高灰分煤燃烧性能与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2 O3和M nO2能提高煤粉的着火和燃尽指数;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试样燃烧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 Fe2 O3和M nO2均可降低煤粉燃烧反应的活化能;燃烧灰渣SEM图表明Fe2 O3和M nO2可以改变煤燃烧的反应历程,使燃烧更充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STA-409PC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淮北矿区不同质量比的煤矸石与煤混配样品的燃烧性能与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混配样品中的煤比例的增加,其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都有所降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都有所增大,着火和燃烧特性都得到改善。本文还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上述样品燃烧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淮北矿区煤矸石与煤混煤的燃烧反应历程服从1.5级的化学反应,对优化超临界流化床(简称CFB)锅炉混配燃料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燃料的灰熔融性对受热面的结渣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质与煤的灰熔融性测定借用煤的测定标准,难以真实评判灰的熔融特性.在不同成灰温度下,利用HR-3C灰熔融性测定仪,以稻秆、白杨木屑、稻壳和煤在不同配比下混合燃烧的灰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的熔融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灰熔融性特征参数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生物质中无机元素的特性和实际锅炉燃烧情况,对生物质与煤混燃成灰方法,借用ASTM E1755-01规定的低温成灰标准更能够准确反应其灰的熔融性.  相似文献   

16.
燃料的灰熔融性对受热面的结渣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质与煤的灰熔融性测定借用煤的测定标准,难以真实评判灰的熔融特性.在不同成灰温度下,利用HR-3C灰熔融性测定仪,以稻秆、白杨木屑、稻壳和煤在不同配比下混合燃烧的灰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的熔融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灰熔融性特征参数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生物质中无机元素的特性和实际锅炉燃烧情况,对生物质与煤混燃成灰方法,借用ASTM E1755-01规定的低温成灰标准更能够准确反应其灰的熔融性.  相似文献   

17.
以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了具有较高强度的地质聚合物砌块。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对不同影响因素对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制造油页岩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二氧化锗热回流,可以制得有机酸锗化合物。该化合物难溶于乙醇,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且在空气中有吸湿性。由差热分析曲线测得了它们的熔点和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HMO计算杂环化合物糠醛的分子轨道及特性参数,从而能定量地说明糠醛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氧化钛对无水硫铝酸钙形成的热分析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DTA、TG热分析,探讨了氧化钛(TiO2)对无水硫铝酸钙(C4A3S^-)形成的影响,通过热分析曲线计算了含有不同TIO2掺量的碳酸钙分解活化能Ea,和C4A3S^-合成峰的面积,并计算了石膏在1224℃晶型转变峰面积及在1374℃石膏的分解率,实验证明:随着氧化钛掺量的增加,碳酸钙分解活化能Ea平均降低82kj/mol,无水硫酸铝酸钙合成的初始温度平均降低33℃,游离石膏平均减少15.1%,无水硫铝酸钙合成量平均增加27%,随着温度的升高,石膏的分解率增加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