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超临界W形火焰锅炉机组为例,分析了TCS 3000仪电一体化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配置及实际应用情况,对系统投入运行后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疆华电红雁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原分散控制系统存在的各种软、硬件问题,分析了采用OC6000e系统进行升级时遇到的问题,通过优化升级使#1机组新改造的分散控制系统发挥了最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SIEMENS TXP分散控制系统在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采取了调整措施,系统升级改造以后,控制系统趋于稳定,故障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国内火电厂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辅助车间不同控制系统的特点,比较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传统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为例,提出了基于PLC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5.
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5锅炉空气预热器部分控制设备损坏,造成间隙控制系统无法正常投用,增加了漏风,影响了锅炉效率。对扇形板间隙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将其纳入分散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改造后有效地控制了空气预热器的径向漏风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火电厂监控平台一体化可减少控制系统间接口、增加控制可靠性,同时减少电厂备品/备件管理、降低培训与维护工作量。对DCS在火电厂单元机组控制及辅助车间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对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3,^#4机组脱硫控制系统采用了福克斯波罗公司的I/A’Series分散控制系统,系统内的控制器会随机出现单个或者1对控制器离线重启的现象,严重威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系统管理计数器、控制器同步记录进行分析,确认了网络问题;对节点总线网络进行监控并分析各站间的数据流,最终确认厂级信息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和发送程序Opifox造成了脱硫分散控制系统节点总线网络堵塞,从而导致控制器同步不一致而重启。通过更换数据采集和发送程序,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
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WDPF-Ⅱ型分散控制系统自投产以来,手操站多次由自动(AUTO)方式切至就地(LOCAL)方式。通过分析,判断该异常现象是由于WDPF系统供电电源——不间断电源的输出频率突变引起的。希望能为同类型分散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漯河发电有限公司泽华电厂一期2×330MW辅网分散控制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应用情况。指出了该辅网的特点及技术参数,分析了设计思路和工作模式,提供了新华XDPS-400e分散控制系统(DCS)建立辅网的典型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气控制系统以通信方式接入分散控制系统的优势,为满足分散控制系统的顺序控制过程的要求,电气控制系统必须提高实时性和可靠性。在比较分析现有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的各种类型现场总线以及组网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实际工程中电气控制系统通信方案宜采用的间隔层和站控层的组网方式、通信管理机的硬件配置方式以及需具备的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议用简支梁弯曲试验测定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并以初裂应变值作为混凝土的变形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是评价土工织物拉伸性能的主指标,抗拉强度试验测试结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对工程实践的指导。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有关土工织物拉伸试验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各种测试方法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工织物多向拉伸的设想。结合工程实际,从理论可行的角度设计了两种多向拉伸试验仪器,对土工织物拉伸试验测试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评述了灌浆帷幕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的主要方法,常规钻孔压(注)水试验检查渗透性能和抗渗透变形能力、结石体质量评价幕体强度、物探技术及开挖等方法评价帷幕缺陷和帷幕体厚度。帷幕耐久性涉及注浆材料的耐久性和幕体结构的耐久性两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室内抗溶蚀耐久性和加速老化试验、现场疲劳压水试验、现场水质和析出物等理化分析、渗流渗压监测和帷幕稳定性预警监测分析、钻孔取芯进行结构性能研究、数值模拟等。最后指出,采取钻孔压水试验和物探检测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帷幕的质量更为合理;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判帷幕的耐久性,结论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高效地评估高发频率、高烈变地震区水电站厂房钢-混框架结构静动力服役性态特征,结合模型试验、数值分析、方法评估等研究成果,重点进行了钢管组合柱复合服役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服役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服役性能与安全承载分析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静动态服役性能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冲击服役性能研究、大型组合框架结构服役性能优化分析。对水电站厂房框架结构服役性态研究方法,以及水电站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电站厂房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服役性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水电站厂房框架结构中的发展与工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推进的研究工作,旨在进行水电站厂房结构服役性能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湿喷混凝土性能检测方法,开展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抗裂及施工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掺复合外加剂与粗纤维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弯曲韧性和抗裂性能;单掺复合外加剂和复掺外加剂与粗纤维的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轴拉粘结强度均在1.0 MPa以上,且复掺的强度较高;2组配合比的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分别为23%和20%,一次喷层厚度为22 cm和25 cm,复掺可增加混凝土的黏聚性,降低回弹率。由于场地及喷射仪器的限制,室内模拟试验的混凝土回弹率较现场高。  相似文献   

16.
土体的渗透系数是评价土体渗透固结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心墙坝中,准确测定心墙料的渗透系数对评价心墙的固结变形和拱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包括渗透试验和固结试验。由于试样边壁和内部缺陷的影响,这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均可能与实际土体的渗透系数存在一定偏差。本文通过对概念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研究了试样边壁和内部缺陷对渗透试验和固结试验测量渗透系数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试样边壁和内部缺陷均对渗透试验的结果有显著影响,而对固结试验的结果则影响较小。在选择渗透系数的测量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分析心墙坝的渗漏量时,宜通过渗透试验测定心墙料渗透系数,但需要对试样边壁进行处理,尽可能消除边壁效应的影响;在分析心墙的应力变形时,则宜通过固结试验测定心墙料的固结系数或渗透系数,以免高估了心墙的固结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水轮机在设计、生产、检验及试验方面的情况,阐述了水轮机性能指标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水轮机性能指标的评价方式、评价策略及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水轮机性能指标系统评价的差异(率)表方式和“三三九”法则,为全面评价考核水轮机性能、促进水轮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单桩静载荷试验中,锚桩法相比于压重平台法等其他方法具有安装简单安全,场地条件要求低、工期短等优势。通过将工程管桩用作静载荷试验中抗拔锚桩的成功实例,对管桩作为抗拔锚桩的制作方法,抗拔力、桩身强度、以及后期作为抗压管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为同类工程试验提供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19.
 对砾质土心墙料渗透性较差的试样,若按传统方法进行三轴试验,要保证试样饱和、固结、剪切过程中排水充分,试验周期将很长,无论是从大型三轴试验仪设备性能还是试验时间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为提高三轴试验效率,研制改进了三轴排水工艺,并进行了三轴 CD 试验的验证。试验成果表明:1 %~3 %置换率的“砂井”,对加速三轴试样的饱和、固结排水和孔压消散等过程起到了显著的效果,试验效率提高了2~3倍,但对应力应变基本无影响;从无孔样到有孔样,c值具有离散性,φ值依次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试样周边、顶底粘贴滤纸条,再结合试样内部钻孔灌砂,是改善三轴试验排水路径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有效简便的好方法,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抗剪强度指标和E-B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three modelling methods for the ship manoeuvring motion, i.e., the white-box modelling, the grey-box modelling and the black-box modell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o o10 /10, o o20 / 20 zigzag tests and the o35 turning circle manoeuvre are simulated. Part of the simulation data for the o o20 / 20 zigzag test are used to train the support vectors, and the train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used to predict the whole o o20 / 20 zigzag tes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predicted o o20 / 20 zigzag test shows a good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three modelling methods. Then all mathematical models obtained by the modelling methods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o o10 /10 zigzag test and o35 turning circle manoeuvre,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imulation tests to demonstrate the goo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inally, the modelling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he computation speed. An appropriate modelling method can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the available data for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