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铸态30CrMnSiNi2A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热加工图评估出合适的热变形参数。方法 在变形温度900~1 200 ℃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开展热压缩实验,分别构建应变0.2、0.4、0.6、0.8下的热加工图,结合扫描电镜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30CrMnSiNi2A钢在压缩过程中真应力的变化是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低应变速率时(0.01、0.1 s−1),流动曲线在应力值达到峰值应力(σp)后都表现出流动软化现象,而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动曲线则表现出连续的加工硬化现象。结论 根据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塑性流动是否稳定,可将热加工图分为3个区:流动失稳区、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在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内的晶粒细小均匀,所以将变形温度1 100~1 180 ℃、应变速率0.01~0.5 s−1确定为适合于30CrMnSiNi2A钢的加工窗口。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用盐浴法对中Mn TRIP钢进行了热处理.采用SEM、TEM、XRD和拉伸测试研究了预奥氏体化处理对中Mn TRIP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全马氏体冷轧态组织经两相区退火处理后,会析出大量渗碳体颗粒,随着退火时间延长,渗碳体颗粒逐渐溶解,马氏体组织逐渐转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片层状组织;而在两相区退火处理前添加两相区预奥氏体化处理后,渗碳体析出被有效抑制,双相片层组织迅速形成;相比于常规两相区退火处理,预奥氏体化处理能够提高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和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含钒钢再加热温度不同,可得出极不相同的显微结构和微合金溶解度,从而影响到钢的最终力学性能。对含0.16%钒的50Mn2V钢再加热奥氏体化温度对晶粒粗化、钒化物溶解及硬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该钢种的奥氏体粗化温度为950℃,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晶粒粗化行为的特征分为三个区域,并且硬度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5.
34Mn2V钢在正火条件下钒碳化物的析出机理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EM分析研究了34Mn2V钢在不同正火工艺下钒的碳化物的析出机理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60Si2Mn弹簧扁钢进行了疲劳寿命试验.试验结果,疲劳寿命达到标准要求(>8×104次).采用化学分析、断口扫描、硬度测定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疲劳试验中的断裂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疲劳断裂产生在总成型式试样的同一位置,裂源萌生处有夹杂物;回火组织中出现少量贝氏体.根据显微组织和硬度检测结果,适当调整热处理工艺,可进一步提高弹簧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TEM、XRD研究了4Cr3Mo2V模具用钢淬、回火过程组织结构变化及碳化物行为,结果表明,碳化物转变过程为M3C→MC→MC+M6C。二次硬化主要由MC析出引起,对二次硬化奇特的X射线谱线和电子衍射花样进行了注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7Cr7MoV2Si钢回火时相及组织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着重观察了二次硬化峰值附近碳化物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该钢的二次硬化主要是fcc结构的V4C3及Mo2C呈圆盘状宙淀所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25Mn钢不同状态的冲击性能的差异,采用示波冲击试验、硬度测定、显微组织观察和冲击断口的SEM形貌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轧制态、正火和淬火+回火的试样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示波冲击试验能得到不同变形和断裂阶段载荷、变形及能量消耗的变化。如淬火+回火态的变形抗力和变形能力都较高,但其总冲击功仅比正火态平均高6J,可却使其材料的裂纹扩展功平均提高16.78J。分析冲击试样的裂纹形成功和裂纹扩展功,以及断口形貌可以判断材料的韧脆性。 相似文献
10.
20Mn2钢管调质时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格为φ127 mm×11.5 mm的20Mn2钢管在热处理时发生断裂现象,对断裂钢管进行宏观观察、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钢管在热处理中,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而过热或过烧是导致钢管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找某产品60Si2Mn钢关键零部件壳体,在冲压工序和超声波水浸探伤工序中,壳体底部存在裂纹疵病的原因。方法通过疵病部位宏观和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和验证试验等,检查壳体裂纹性质和原因。结论生产该壳体的原材料存在严重偏析现象,使壳体在热加工加热时,组织向奥氏体转变过程也产生差异,由于感应加热的时间相对较快,且感应加热时,钢材内外受感应磁场电流的不同大小的影响,内外组织变化产生不均匀性,导致在冲压过程中变形不一致,是壳体底部裂纹产生的原因。采取对壳体放慢加速度,局部回火改为整体退火等措施,能有效控制裂纹的产生。经过500发生产验证,结果未发现裂纹疵病产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等温转变温度对60Si2Mn钢组织形态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80~320℃等温转变产物为薄膜状奥氏体 细板条状贝氏铁索体的混合组织,其具有很高的强度(σb>1700~2000MPa,σ0.2>1400~1700MPa)、高韧性(α_k>45~60J/cm~2)和优异的抗多冲疲劳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在相同硬度下的淬火回火组织。而转变温度高于340℃后,转变产物则为粗大贝氏铁素体块状与分布其间的奥氏体双相混合组织,此时强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张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6,42(6):282-284
对建筑工程常用的16Mn钢在火灾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了16Mn钢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随火灾温度变化的规律,并对影响16Mn钢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