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州建设》2011,(16):30-31
近年来,临颍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统一部署,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稳步推进,狠抓落实。截至目前,全县共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个,完成投资1.9亿元,建设农村住房1684户,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0)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社会均衡平稳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之上,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措施和建议。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保障,是文化建设中的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3.
李苹  王艳梅 《中州建设》2012,(12):13-16
在舞钢市,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或散布在广袤田野之上,或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原大地。这里的农村社区居民享受着村庄里的都市生活,他们的欢声笑语,让记者真正体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舞钢市的农民带来了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冯国芳  马方 《城乡建设》2014,(11):50-51
正新型城镇化强调可持续化发展,摈弃曾经片面追求地"去农村化"和"去农民化"。本文基于"两区共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结合武汉长轩岭街道新型农村社区实践,借助农村居住区与生产区的融合统一,使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阐述建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模式,希望能为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一、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难点(一)行政干预扰乱了常态规划很多农村地方政府为求政绩,盲目地推进与其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建设资金、生活方式、服务体系、主体地位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农村社区建设改革的创新途径,有利于实现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俊卫 《规划师》2015,(3):106-11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被寄予厚望,一度被作为各地的重点工作。实施3年以来,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争议不断,其问题究竟在哪,是错在模式,还是内涵?还要不要或能不能继续建设?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质是农村地区的类城镇化,是应对农村衰落的大势所趋,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继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应去模式化,因地制宜地有序推进;应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进行修正,避免负面惯性误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0)
"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农村社区治理发展的方向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之一。与相对完善的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治理过程还存在规划不合理、配套不完善、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如何根据农村社区的特点和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总结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经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区是当下农村建设的热门话题,是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有效途径。在规划建设中,新型农村社区也会面临着各种问题。只有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去合理地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的最终目的。文章在介绍乡村人居环境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同时,提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规划策略,并介绍基于此的规划实践,以期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规划角度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形式和重要载体.近年来,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全省城镇体系和城镇化战略,开辟了以底层突破、就地转移为特征的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找准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建构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基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尤其是国务院批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以来,河南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和"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点,确定了"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等多种空间整合模式和"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多种融资模式,取得了改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等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划建设公共服务基本完善的农村社区,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化服务,成为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山东省诸城市社区规划融合为例,先对农村社区融合产生的新型农村居住形态的前提性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现阶段农村社区发展的目标,对以后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丰源 《中州建设》2013,(16):54-55
1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2011年9月份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6个,投入资金70多亿元,建设四层以上住房1291栋,4.78万余套,完成建筑面积5039万余平方米,安置群众15万人,腾出土地1.45万亩。  相似文献   

12.
春风化雨,生机盎然。新型城镇化建设使河南这个拥有6000多万农民的农业大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2011年10月,省九次党代会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意义在于,它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农村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其具备了有自身特色的众多内涵。其内涵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去伪存真后继续生存,并将其融入到新型肌体中。新型农村社区集群作为众多生命体的集合,它所拥有的生态环境、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润色剂。它们成为整个新型农村社区集群的建设提供精神基础,并为新型农村社区集群的文化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宁  卫素娟 《中州建设》2011,(23):129-132
永城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全市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耕地180万亩,辖13乡16镇3671个自然村,来,永城市按照和谐,生态宜居”732个行政村,140万人。近年城乡统筹,社会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抓手,将全市732个行政村、3671个自然村统筹规划成140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化建设,吸引、促进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持续稳定转移,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面临着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转型的困境。为了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迫切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提升,本文通过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模式进行概括总结,以期对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  相似文献   

16.
刘海洋 《中州建设》2013,(7):F0002-F0002
3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程志毅一行到我省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洪涛主持召开座谈会,厅党组成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执法监察总队总队长林涵碧、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考察组实地考察了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建设、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舞钢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6,(1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滨州市农村新型社区为例,探讨了农村集聚型、城镇积聚型社区以农业资源、商业资源、旅游资源为纽带,实现"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期为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之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十分重要。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几年来,新泰市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形势,在条件成熟的乡镇、街道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实现了居住向镇区、中心社区的聚集,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全市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2个,搬迁农民5万户15.8万人,配套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45个,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一、科学规划定蓝图坚持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高起点、前瞻性编制社区规划。制定了"两线两翼,一主两副,五元多点"的战略规划,其中的"多点",就是指的多个新兴农村社区,即将全市916个行政村(居)按照"城中村开发型、城郊村改造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对农村社区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社区的建设方法与对策,希望对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