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IOCP机制在P2P网络游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分布式系统在高峰时要承载巨量用户在线负荷,这就对大型网络游戏通信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系统玩家承载量,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带宽为玩家带来一致而平滑的游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当前游戏开发技术的考察发现:在传统的网络游戏开发过程中,多是基于C/S模型,服务器在多人在线的情况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也有基于P2P的网络游戏,但是对多个玩家同时在线支持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将IOCP的模型应用在对等网络(P2P)模型的客户端中,以增强对等网中每个节点计算机的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主服务器的负载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流媒体系统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当大量用户同时请求流媒体服务时,中心媒体服务器将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在参考ETSI TISPAN制定的IMS-based IPTV架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IMS的可管理P2P流媒体系统架构,并根据引入P2P技术的系统需求设计了可管理P2P流媒体应用服务器的软件模块结构及P2P分发树的构建算法。在原有基于C/S架构的流媒体应用服务器基础上,通过扩展集中管理和维护对等节点树P2P模块实现了媒体上传节点的选择,并以直播业务为例进行了原型系统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终端节点组织成P2P流媒体分发网络,并有效地降低了媒体服务器的压力,提升了流媒体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IOCP(I/O Completion Port)又称I/O 完成端口, 是一种在Windows 平台上比较成熟的、伸缩性最好的I/O 模型,采用这种模型对于管理为数众多的套接字可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Web 服务器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本文中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多线程技术对IOCP 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并提供了一个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4.
利用一种在Windows平台上的I/O完成端口(IOCP)方法.解决在C/S模式下远程监控服务器针对大量并发客户连接请求的问题。用IOCP机制控制和管理多并发线程。实现高效的系统网络性能,并给出基于Windows Socket的远程监控服务器的网络传输设计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混合结构的协同架构模型构架,采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部分来发现用户,而在系统设计时采用一种任务分层分组的P2P协同设计构架。这样设计既保证了用户参与的方便性,又增加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出使用该模型的信息分类传输策略减少用户进行设计时的网络流通量。最后提出了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据库应用性能测试在少量测试终端上产生大量虚拟客户事务的需要,以及普通多线程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Windows输入/输出完成端口(I/O completion port, IOCP)技术产生并调度大量的虚拟客户事务的方法,该方法原本用于Windows NT操作系统下的服务端线程调度,并在网络游戏服务和大规模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讲述了基于IOCP技术构建的事务调度引擎的设计思想及在数据库应用性能测试中的应用,最后通过性能测试.实验表明,基于IOCP技术的线程池比其他多线程调度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能够在有限的测试终端上为被测系统产生足够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中大规模LED路灯照明系统,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基于C/S结构的城市LED照明系统远程监控平台;对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软件平台的关键模块、传输协议、数据库服务器及GIS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IOCP完成端口、多线程、GIS、数据库以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等集成一体的LED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平台设计方案,在整体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集成创新特色;为了解决大量客户端并发访问导致的网络通信问题,将IOCP模型技术和多线程机制应用到通信服务器网络通信模块中;同时,基于MapX在Visual C++平台上进行了地图开发,并利用MYSQL数据库保存和管理运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伸缩性。  相似文献   

8.
IOCP机制在P2P模式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牧  李文耀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4):126-127,100
分析了Windows的IOCP(I/O completion port)机制和P2P(Peer-To-Peer)模式以及IOCP机制应用在对等网络模型的客户端中,以增强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计算机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Web服务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保证Web服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Web服务软件测试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而其性能测试模型的建立更成为了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Web服务模型及三个核心协议的介绍,提出了一种Web服务性能测试模型,其包括了应用在客户端、网络上和服务器上性能的测试及测试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可以度量和优化系统性能,为用户规划运行环境的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云计算与对等计算融合模型Cloud-P2P, 并基于Cloud-P2P构建一种新颖的泛知识云系统, 将网络中的各类文献、知识信息有序地组织在一起; 充分考虑网络边缘节点上可以利用的资源, 在保障用户使用体验的前提下, 将用户提交的知识索取任务从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端迁移到网络边缘的客户端。为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提出一种动态的复合自适应QoS保障机制, 通过综合区分用户与资源类型, 并设定服务器负载阈值, 解决传统知识系统中存在的高峰阶段服务器性能瓶颈的难题, 从而达到提高系统中用户整体普遍满意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系统对服务端的性能要求,采用了完成端口模型,介绍了完成端口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服务端的通信框架,实现了对大量并发客户的桌面投放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层次P2P搜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燕  姚青 《计算机应用》2003,23(12):70-72
在分析现有P2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搜索模型,该模型是分层的混合结构,利用分组和建立搜索空间的机制,来提高搜索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为低带宽节点引入了搜索代理的机制,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减少了搜索延迟。而且为了增强网络的自恢复性,利用缓存机制引入了备用连接,使搜索模型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佳炘  彭舰  张达平 《计算机应用》2009,29(4):1082-1086
介绍了Symbian平台及目前移动平台上已有的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分析现有移动P2P协议JXME,提出Symbian平台上的新型P2P资源共享模式,参考JXME进行了一系列改动和调整,包括中继的改进和Symbian端协议的重新实现,为Symbian平台搭建了相应的P2P协议JXTA-Symbian,最后对JXTA-Symbian的实现框架,特别是对Symbian手机端协议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改变现有Internet应用模式的主要技术之一,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是目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而P2P网络模型研究是对等网网络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对等网络主要指计算机之间以对等的方式形成的网络连接,弱化或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与传统的C/S模型相比,它在网络资源利用率,消除服务器瓶颈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了Kazaa的系统模型,并对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介绍了对等网的应用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数访问控制模型都针对集中式的和相对静态的系统,不适宜主客体动态变化的协同环境。文章分析了P2P系统的信任机制,介绍了考虑事务上下文因素的信任度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dTBAC,以解决P2P环境的安全问题。该模型从网络个体信任的角度建立访问控制体制,根据主客体的信任值对访问权限进行动态管理。文章还就P2P应用中不同的访问服务类型给出了具体的访问授权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个I/O完成端口的HTTP代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I/O完成端口进行网络代理服务器设计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程序运行效率,便于自主控制程序流程,并解决多个Socket管理复杂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成功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应用详细地阐述了在单个完成端口上实现HTTP代理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吴敏  王汝传 《计算机科学》2009,36(12):76-80
P2P流量逐渐成为互联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网络业务的正常开展.首先介绍了各种P2P流量识别方法及其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损失函数机制的支持向量机算法,用于实时P2P流量检测,并构建了一个基于本算法的检测控制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更符合P2P流量的实际检测要求,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P2P流量逐渐成为了互联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首先介绍了各种P2P流量识别方法及其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分析的P2P流量特征选择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支持向量机技术在P2P流量准实时检测中的应用模型.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该方法能较有效地检测P2P流量并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