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钢铁零件镀铜,对镀铜层质量不合格的工件,重镀前需要退除不合格的镀铜层。局部渗碳的钢铁零件,常用镀铜的方法来保护零件上不需要渗碳的部位,渗碳结束以后,有时也需要退除起保护作用的镀铜层。最初,我们使用过氰化钠、烧碱溶液电解退铜。氰化钠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剧毒物质,使用中生成的废液、废气排入江河及大气中,也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城市  相似文献   

2.
钢铁零件镀铜,对镀铜层质量不合格的工件,重镀前需要退除不合格的镀铜层。局部渗碳的钢铁零件,常用镀铜的方法来保护零件上不需要渗碳的部位,渗碳结束以后,有时也需要退除起保护作用的镀铜层。最初,我们使用过氰化钠、烧碱溶液电解退铜。氰化钠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剧毒物质,使用中生成的废液、废气排入江河及大气中,也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城市  相似文献   

3.
核心套壳(图1)是家用缝纫机中重要零件之一,是一种形状复杂而又受载不大的薄壁零件。梭心套壳采用BYF2-3F(相当于15号钢)制造,要求渗层深0.12~0.25mm,硬度HV551~868。长期来,一直采用液体氰化处理,但由于大量使用NaCN,三废严重,操作者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零件“圆头”部位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消除“三废”污染,唯一出路就是革除氰化钠,采用气体碳氮共渗,以取代液体氰化。为此试制了一台梭心套壳气体碳氮共渗连续炉——滴注式震底炉,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氮化零件白层过厚对零件质量有较大影响,机械磨削或电抛光方法去除费时费力。文中对32Cr3MoVA材料零件氮化过程中控制白层厚度的工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整氨气分解率控制氮化后白层厚度,经过不断的实验,最终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使白层厚度小于0.01mm。  相似文献   

5.
涂剂成分:煤油66%,变压器油80%,松节油5%。使用方法:把这涂剂涂在可疑的零件上,或者把小零件浸泡在涂剂里,过5~15分鐘后,把零件拿出用清水清洗,用布擦净。然后在它上面刷一层薄而均匀的白粉浆(一般白粉或白陶土,用水适当調和)。等到白  相似文献   

6.
钢的渗硼零件没有再处理(淬火和回火)不能用于高接触压力条件下工作。薄硬的硼化层(0.1~0.4毫米)下存在软组织,在小的局部负载作用下会压弯和碎裂。渗硼零件经过淬火使底层具有高硬度,同时在硼化层中出现促成产生裂缝的拉应力。对硼化层脆性高原因的研究表明,硼化层中裂缝产生的过程是由于FeB和Fe:B相线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相间应力所引起的。通过许多工作得出一个结论:硬度高且脆的FeB相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坏的影响。近年来西德和日本主要是发展固相渗硼代替电解渗硼法,用电解渗硼法时,硼化层中含FeB达到60%以  相似文献   

7.
5CrNiMo钢渗硼层激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硼零件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抗蚀性,红硬性和抗氧化性,因而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渗硼理论及工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渗硼处理己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并且在提高易损零件使用寿命和延长工模具服役时间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一般说硼化物相是很脆的,但当考虑到硼化物呈针状嵌入基体的结构,并将其和基体看作一个整体,则渗硼层的脆性就不像单一的金属间化合物那么严重了。例如渗硼层的平均厚度为0.15~0.20mm,试样可延伸4%而不出现裂纹。然而对那些渗硼层针状结构不甚明显,并用作承受冲击重载的合金模具钢,降低渗硼层的脆性,增加表面强化层的深度,时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是有益的。为此就利用激光处理改变5CrNiMo 钢渗硼层组织从而改善其脆性和提高表面强化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硼稀土多元共渗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零件经渗硼后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红硬性(800℃)以及对酸碱有良好的抗蚀性。任何钢铁材料均可渗硼。但由于渗硼层存在着脆性问题,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在渗硼剂中加稀土元素是解决渗硼层脆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零件制造过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零件制造过程工序脆性源评价方法。引入复杂系统理论的脆性理论,根据负荷-容量探索零件制造过程脆性现象;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从人-机-环境方面对制造过程中的工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评价分析工序脆性源,构建零件制造过程的人-机-环境脆性模型,并利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给出工序脆性激发因子的量化方法,从而确定工序中危险脆性源以及工序加工异常控制点,对零件制造过程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最后,以某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过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钢铁零件经渗铬、渗硼处理后,表面均能获得高硬度(HV 1400~2000),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抗高温氧化和抗疲劳性能,但是,渗铬层深度较浅;渗硼层脆性较大,并且在高于850℃时抗氧化性能差。因此,近十多年来为了改善零件表面的综合使用性能,国外出现铬硼、铬钛二元共渗新工艺,据资料介绍,铬硼共渗层深度比渗铬层深,具有良好的抗蚀性和较低的脆性;铬钛共渗层具有高硬度(HV>2200)及良好的耐蚀性。所以引起国内外热处理工作者的重视。下面把我们最近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脆性涂层法的“液冷”试验是在零件受力时,用低于试验温度的“冷液”喷射在零件涂层上,以降低涂层的初裂应变值。冷液的温度可以逐次降低,其相应的涂层初裂应变值逐次变小。即涂层的灵敏度逐次提高。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对钡松脂酸盐这类脆性涂料,其初裂应变值ε_0可降低至100×10~(-6)厘米/厘米,这种试验方法对如下情况特别有用:  相似文献   

12.
压铸模具由于型腔表面热交变应力而产生龟裂,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因此,压铸模成形零件需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氮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氮化处理时的氮化层总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25~0.3mm之间,否则氮化层的脆性较大,易从基体上剩离.对于硬氮化而言,最佳的氮化温度为520~530℃,氮化时间为20~22 h;对于气体软氮化而言,最佳的氮化温度为550~560℃,氮化时间为4~6h.  相似文献   

13.
对钢铁零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可在工件表面形成氮化层,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能和耐蚀性能。尤其是氮化温度低、变形小,因此,氮化已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方法。但现行的氮化方法部有一定的缺点,例如:气体氮化法生产周期长,渗层脆性较大;液体氮化法所采用的盐或盐浴产物有毒性很大的氰化物。本文介绍的辉光离子氮化法则是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研究出的一种新的氮化方法。它具有生产周期短、氮化层脆性低、变形小、易于实现局部氮化、无毒、耗电少、省氨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增大机器耐磨性能与使用期限实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在机器制造实践中,为增大机器零件的耐磨性能起见,会采用不同的热处理与化学热理方法,如;高频率加热硬化、渗炭、氮化、镀铬、硼化等。这些方法所以能增大零件的耐磨性,就是因为它们工作表面的硬度得到提高,例如镀铬,硬度可达到70~72RC。硬度如再提高,那是不合理的,一则材料的脆性增大,再则摩擦偶的配合发生困难。 采用硫化铁簿膜和润滑油中加入硫磺,其用意无非利用硫化物来提高铜料的“抗伤”性能,因而增大它的耐磨性,这一点的达成就靠硫磺在摩擦偶金属表层中起了渗透作用。明斯克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零件生产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加权网络支持的复杂零件工艺路线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加工元的概念,构建复杂零件制造过程的加权网络,通过建立多工艺路线决策模型将制造过程中生产成本和制造时间转化为网络的权重,对工艺路线进行初步决策。引入复杂系统脆性理论,通过分析加工元中刀具磨损、设备负荷等脆性事件引起加权网络崩溃的因素,建立加权网络中各个加工元的脆性风险熵,分析加权网络节点脆性风险的指标,预测整个网络中易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即加工元,同时追溯易导致加工元发生故障的脆性事件,从而得到稳定性高的合理工艺路线。以某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过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运销外地甚至国外或须长时间保存的量具和仪器零件在包装时应该进行防蚀处理。现将苏联“量规”工厂在包装量具和仪器零件时进行防蚀处理的方法介绍于下。 在迸行防蚀处理前,首先应该检查零件的表面状况。零件表面必须是清洁的、未被腐蚀的、复层是连续的(指油漆层,氧化层或镀铬层等)。否则送回生产车间返修。必须除去表面上所有的缺表后,才能进行防蚀处理。 一没有复层的钢和铸铁零件以及氧化、镀铬和镀镍零件的防蚀处理 此类零件包装时的防蚀处理按以下工序进行: 1用苯洗:零件上的油迹和污秽用苯洗掉。根据制件的尺寸和结构,可用蘸了苯的…  相似文献   

17.
对钢铁零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可在工件表面形成氮化层,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能和耐蚀性能。尤其是氮化温度低、变形小,因此,氮化已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方法。但现行的氮化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例如:气体氮化法生产周期长,渗层脆性较大;液体氮化法所采用的盐或盐浴产物有毒性很大的氰化物。本文介绍的辉光离子氮化法则是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例推理的白车身零部件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解决汽车企业的白车身焊装工艺规划速度问题,以实例推理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两层次检索的白车身零/部件检索系统:在第一层检索中,预检索出白车身中相同部位的实例作为预选实例集;在第二层检索中,针对白车身零/部件的五个方面特征,引入了特征属性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实现白车身零/部件实例的快速检索,辅助白车身焊装工艺设计。该方法能够快速检索到相似度较高的零件,并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硬态切削工件表层显微硬度与白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和硬态切削使得工件已加工表面及其表层中出现特有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和材料硬度是决定高速和硬态切削工件已加工表面及其表层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切削热使被切削材料产生高温软化,刀具挤压摩擦使被切削材料变形加剧,工件表层材料显微硬度分布发生改变,出现了硬脆的白层组织,白层组织的出现将对零件的使用将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切削用量和材料硬度增大,切削变形增大,切削温度升高,白层厚度增大,工件表层材料显微硬度提高.抑制白层组织产生的措施是对工件降温.  相似文献   

20.
信息金桥     
难题招标97071金属表面镀金层氧化变黑问题金属工艺品,如铜制品、银制品的表面镀金历史悠久,但该厂镀金层变黑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工艺品的镀金工艺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黄金,但镀金层久而久之会变黑,这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本难题期望寻求解决镀金层免于氧化变黑的工艺,或提供其它工艺方法代替镀金。·97072微氰电镀锌工艺本难题期望寻求一种微氰电镀锌工艺。该项工艺应满足如下要求:1)镀液中氰化钠含量应在3g/1以下。2)在电流密度1~4A/dm2条件下,对各种较复杂的零件镀后没有暗区,尖端不粗糙,具有和目前低氰镀锌相同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