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Planning》2021,(20)
<正>生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也是作者个人生活的再现。所以作文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就必须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学生总结生活经验和生活案例,让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表达生活化情感,从而提高作文质量。目前,大部分教师并未重视作文教学中的生活元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2)
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小学语文课标对于作文的要求让我感受到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中的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31)
<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在各个学科中被普遍运用,小学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本文简要阐述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意义,分别从认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见闻;注重文本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巧用生活语言,实现高效评价;加强小组合作,深化学习体验等方面,探讨提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效率的方法。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内容,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导致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作文的质量可想而知,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式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
<正>叶圣陶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就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这些理论告诉我们,作文应该是鲜活的生活体验,生活阅历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而当前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为了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一、作文内容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24)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以简单的、单方面的口头阐述为主,整堂课的效率和质量不高,也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作文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大多学生连基本的语序、词汇和结构都不熟悉,写出来的作文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20)
<正>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而作文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年龄偏小,自学能力不强,日常的知识积累等也比较少,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是不够牢固,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一、利用生活为小学写作创设情境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注重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模仿高分范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0)
<正>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此时学生对课堂是有期待的,也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学生对语文知识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作文版块更是被学生畏惧,因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训练展开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31)
<正>新课标提出写作应有感而发,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点、态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将小学作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从用日记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营造生活氛围,抒发真实情感;组织生活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三个角度阐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2)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必备技能的写作能力,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作文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1)
<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反映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文字应用能力。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化教学策略注重回归生活,从熟悉的主题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因此,作文选题不宜偏离生活,应从日常生活入手,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8)
<正>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能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输出能力。当前,小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逻辑不清、有错别字和文章质量差等问题,这对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有一定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入生活化的内容,鼓励学生根据日常需要来表述,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生活的能力,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开启他们的文思之泉。本文结合写作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40)
<正>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贴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和资源,这些对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会有所帮助。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作文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训练活动,也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提炼各种写作训练的主题,实施各种开放有趣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28)
<正>写作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文字描述和表达。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从生活中产生灵感,汲取养分,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得到认可。所以,在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教师就应采取生活化写作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总结和运用。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从生活中取材,表达真情实感,字里行间展现生活的气息。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
基于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背景,语文教师在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将语文教学融入到实践生活当中。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关注。作文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小学生要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具体的写作当中,进而提升作文的真实情感体验。本文主要对小学作文教学教学分析,期望本文的论述分析,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11)
<正>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关注较少,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并提出几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以期能为同行开展作文教学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与学生最难攻克的一座大山。作文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标准,同时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主体鲜明、内容充实、表达清晰,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作文的问题逐步阐明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5)
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络,让奇妙的大自然和沸腾的社会生活映入学生的脑海,走进学生的心田,让习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1,(46)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作文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意愿和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让孩子从生活中,从身边的大事小情中发现和寻找写作素材,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写作时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一、内容生活化写作,就是把看到、听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学生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8)
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还能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小学写作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运用在语文阅读和语文学习中的语句规则和语篇结构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小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作文内容的流水账记录,事件选择的雷同化,作文情感的忽视等,造成小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彰显自己生活的独特性。本文基于这样的现状,提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