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污水处理厂实际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混凝沉淀过滤、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和臭氧-生物活性炭3种污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氮磷和荧光特性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对于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沉淀过滤和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亚硝氮的去除更有优势;混凝沉淀过滤对磷的去除效能最高;3种组合工艺对硝氮都没有明显的去除。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臭氧能够有效去除腐殖酸类荧光物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试规模设备研究纯氧预曝气和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沉淀池末端进行纯氧预曝气,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至9.43~13.05mg/L,比较了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生物过滤工艺。原水氨氮为3mg/L时,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07mg/L,且无亚硝态氮积累,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72%,出水CODMn浓度均值为0.94mg/L,铁离子平均去除率为98.29%,出水铁离子浓度均值为0.011 mg/L,对典型臭味物质二甲硫醚的去除率为95.24%。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的性能类似。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适用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对传统水厂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O_3—BAF工艺用于炼油废水深度处理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某炼油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中试回用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65~85mg/L、色度为32~40倍、浊度为7~12NTU的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35~45mg/L、BAF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4h、气水比为3∶1时,出水CODCr25mg/L、色度4倍、浊度2NTU,出水水质达到了生产工艺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生物接触预氧化、PAC吸附预处理三种工艺对吴淞江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进行研究;常温下,臭氧投加量2 mg/L,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70%以上,出水NH3-N约1 mg/L,CODMn平均去除率34.16%;生物接触预氧化对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但CODMn平均去除率只有7.6%;PAC对色度及臭味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其他物质去除率较低.三种工艺相比,作为水厂改造或备用应急方案,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陶粒复合滤料的再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济南某水厂出水,采用混凝沉淀+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城市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臭氧消耗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5 mg/L和10 min,空床停留时间(EBCT)为15 min的条件下,臭氧/复合填料生物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NH3-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1%、48%、54.6%、83.1%、76.6%,出水水质分别降为:0.56NTU、3.1 mg/L、0.052 cm-1、0.37 mg/L、0.04 mg/L。  相似文献   

6.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原水的氨氮平均浓度为3 mg/L,对其进行常规处理以及曝气生物滤池 常规工艺处理中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平均为48.45%;而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1.2%,其出水氨氮平均浓度降为0.52 mg/L,大大减轻了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再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0.09 mg/L,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某柠檬酸废水采用EGSB—UASB—氧化沟—臭氧脱色—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EGSB和UASB有机负荷分别为14.3kgCOD/(m~3·d)和7.2kgCOD/(m~3·d)时,COD去除率分别为86%和82%,出水COD分别为1 500mg/L和650mg/L,VFA分别为130±50mg/L和50±25mg/L,两级厌氧串联可以将COD降到较低的水平。氧化沟有机负荷为0.52kgCOD/(m~3·d),二沉池的出水COD在65 mg/L以下。臭氧接触池可以将色度从70降到21,BAF出水COD小于50mg/L,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BAF-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污水的回用。试验结果表明:当聚硫酸铁(PFS)投加量为30 mg/L,石灰投加量为150~240mg/L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大;该组合工艺对COD_(Cr)、NH_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9.9%、96.2%、92%,出水COD_(Cr)、NH_3—N、TP分别稳定在30mg/L、1 mg/L、0.5 mg/L以下;该工艺同时对其他水质指标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SS<5 mg/L;出水总硬度(以CaCO_3计)<110 mg/L。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后置砂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进水浊度对组合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臭氧氧化池溴酸盐生成量。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以承受3.0~7.5NTU浊度变化的冲击;长期运行结果显示,组合工艺对有机物指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臭氧进水浊度小于4 NTU时,组合工艺出水中CODMn、UV254和TOC的含量分别为1.25mg/L、0.017cm~(-1)、1.539mg/L,组合工艺出水溴酸盐长期均低于5μg/L,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石化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庆某化工厂石化废水二级处理出水作为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水源 ,通过对废水回用前后的水质分析和相关处理技术的调查 ,确定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经本工艺处理后 ,出水水质能满足循环冷却水的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的应急工程是从河北四水库调水进京,四水库水源水质与密云水库水质相差较大.为了保证河北水进京后水厂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根据水厂现行工艺(混凝-沉淀-煤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增加预臭氧在河北黄壁庄水库进行适应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加臭氧1.5~2.6 mg/L后炭出水基本无味;试验条件为:臭氧浓度0.4 mg/L,接触时间8 min时,预臭氧能够将剑水蚤杀死去除;预臭氧后系统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且沉后藻类去除率达到80%以上,煤滤池出水藻类低于2万个/L;中试系统煤滤池出水和炭滤池出水溴酸盐浓度均小于5 μg/L,因此臭氧氧化后不存在溴酸盐副产物超标的风险.同时,建议在河北水进京前测定水中MIB浓度,适时调整臭氧投加量,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考虑增加粉末活性炭预吸附.  相似文献   

12.
空气曝气与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两种不同气源的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曝气和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相近,分别为30.5%和30.9%;以纯氧为气源的生物滤池硝化能力远强于空气曝气生物滤池,氨氮总去除率77.4%,出水氨氮为2.1~6.3 mg/L;纯氧曝气提高了滤池上部氨氮去除效果,维持滤池内溶解氧在6 mg/L以上,沿水流方向使pH逐渐下降.纯氧曝气生物滤池是污水深度处理中去除氨氮的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13.
在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建立200m3/d的示范工程进行高品质再生水的生产,在二级出水强化脱氮除磷的基础上,采用臭氧(O3)-活性炭(GAC)-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经过13个月的试验证明,该工艺由于O3在脱色除臭基础上,能够强化活性炭滤池的生物多样性及活性,从而使出水CODCr能够长期稳定在30mg/L以下,NH3-N小于1mg/L。在外加碳源CH3COONa条件下,系统经DNBF后出水TN小于2mg/L。同时试验发现,为了实现经济节能及良好的污水再生效果,DNBF和O3单元在流程中的位置设置非常关键,有别于污水二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华东地区某湖泊水为原水,进行中试规模的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 )工艺研究,考察该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能力,以及工艺出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化学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同时能提高出水的生物稳定性。该工艺出水CODMn 、UV254和DOC的平均值分别为2.31 mg/L、0.034 cm -1和1.76 mg/L ,平均去除率为53.4%、67.3%和65.1%;三卤甲烷,卤乙酸和亚硝胺类副产物生成潜能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3%,59%和96.6%;AOC平均去除率为54.5%;工艺出水BDOC仅为0.56 mg/L ;且出水未检出BrO3-。因此,O3-BAC工艺适合处理该湖泊水且出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曝气生物滤池、纤维球过滤作为主体工艺对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工艺可行性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特性 ;考察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纤维过滤、活性炭吸附、微滤以及反渗透工艺对工业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 :①曝气生物滤池对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 (试验Ⅰ )和工业废水 (试验Ⅱ )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 5 1%和 5 5 6 % ,出水COD浓度为 33mg/L和 33 6mg/L ,对BOD均有 70 %以上的去除率 ,并且对SS及浊度、氨氮均有很高的去除率 ;②曝气生物滤池对SS与浊度的去除率随进水滤速升高呈直线下降趋势 ,而对COD的去除率在某一个滤速范围内达到最高 ,此时滤池内有机负荷为 1~ 1 5kg COD/ (m3 ·d) ,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 1~ 1 5h ;③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溶解氧浓度随填料层增高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COD的去除率沿填料层高度变化为非线性的 ,在试验Ⅰ中 1 5~2m之间的填料层内对COD的去除率最高 ;④根据COD和SS去除率的变化判断反冲洗的周期 ,采用气水联合的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后曝气生物滤池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试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厂印染废水,在进水CODCr、BOD5和SS分别为600~1 500mg/L、180~360 mg/L、200~350 mg/L情况下,出水CODCr、BOS5和SS分别为50~75 mg/L、12~20 mg/L、50~65 mg/L,极大地降低了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7.
水解-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建广 《给水排水》2001,27(2):43-45
采用水解 气浮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运行结果表明 :在原废水COD为830mg/L ,色度为 560倍 ,BOD为 2 90mg/L的条件下 ,其去除率分别为 82 % ,94 %和 93% ,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具有特定载体的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HRT、回流比、进水pH和曝气量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具有一定影响.进水CODCr和NH3-N分别为1 460 mg/L和360 mg/L时,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该系统CODCr去除率达到87.1%,NH3-N去除率达到97.5%,NH3-N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效蒸发除盐—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企业香料生产废水,经过6个多月的试运行,COD和SS去除率分别为98.8%和75%,该工艺的处理费用为24.12元/m~3。同时,介绍了系统中三效蒸发器结垢和曝气生物滤池堵塞问题的解决措施.工程验收监测结果显示出水水质可达到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939—200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以小试规模研究了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对COD ,NH3-N的去除 ,在最佳工艺条件 (HRT =1 5 9h ,气水比 =7∶1)下 ,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 74 2 % ,出水NH3-N≤ 15mg/L ,COD≤ 6 0mg/L ,BOD≤ 2 0mg/L ,SS≤ 2 0mg/L。探讨了COD负荷、NH3-N负荷、反冲洗和气水比对生物曝气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