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减糖”之风的影响下,国内企业积极研发新型甜味剂,我国代糖市场迅速发展,尤其是绿色健康、口感优良、热量极低的天然甜味剂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立足于国家开展“减糖”行动的时代背景,介绍了人们对糖认知态度的转变,总结了阿洛酮糖市场的发展趋势。阿洛酮糖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代糖,在未来的甜味剂市场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高倍甜味剂属于无热量或低热量产品,甜度高、用量少、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发展很快,尤其是高倍甜味剂在“低糖”或“无糖”等“特殊食品”中的应用更具竞争性,市场潜力可观。江西聪聪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主要产品聪聪乐牌复合甜味剂系列,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企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系列及型号全面科学,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认可。记者:选择生产无糖型甜味料,聪聪乐公司的着眼点在哪里,主要产品健康糖可用在哪些食品行业中?李副总:我们选择以无糖甜味料为主打产品,是鉴于市场中的甜味剂分…  相似文献   

3.
《饮料工业》2010,(12):19-19
<正>害怕升高血糖、害怕长胖……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吃糖。可是,甜味的诱惑实在难挡,于是无糖可乐、无糖冰激凌、无糖饼干等无糖食品开始大行其道。不过,一直有研究指出其中的糖替代品——甜味剂可能会对健康有害。哪种甜味剂更安全?哪种要尽量避免?(1)糖精:安全等级★★糖精在体内不能被利用,大部分经肾脏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是,糖精是否与膀胱癌有关,全球尚未定论,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7):173-179
糖对人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方面是由于糖含有较高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因为糖可以激活人大脑中的愉悦及奖赏系统。但是糖过量取食会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各种疾病。为了控制食品中糖的添加量,很多国家目前正在通过立法或宣传等手段进行减糖行动。在减糖行动的国际大趋势下,减糖但不减甜味作为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吸引了人们足够多的注意力。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点。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天然甜味剂与蔗糖对人类大脑的影响有何差异。由于小鼠和人类大脑具有相似性,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常通过研究小鼠大脑来揭示人类大脑运作的机制。因此本文选取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甜菊糖,木糖醇,罗汉果以及甘草甜等4种天然甜味剂,以小鼠为模型;模仿人类间断取食高糖零食的行为模式;研究长期间断高糖饮食情况下与蔗糖相比小鼠对4种天然甜味剂的取食倾向;结果发现,小鼠对蔗糖取食倾向最高,4种天然甜味剂中,小鼠对甜菊糖和甘草甜素取食量最高,木糖醇取食最少。本结论为以小鼠为模型深入研究天然甜味剂替代蔗糖作为食品甜味剂对生理及神经环路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全球范围对含糖食品的管控和人们对减少添加糖摄入观念的提升促进了低糖、代糖产品的发展.该文阐述了全球减糖政策,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相关甜味剂的使用情况.根据中国食糖产业市场现状提出了发展方向建议,并分析了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存在的问题及研发需求,以及代糖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逐渐升温,使用纯天然甜味剂制成的食品成为了众商家与消费者所追捧的对象。谈起纯天然甜味剂,就不得不提到甜菊糖。甜菊糖已成为继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三糖源",在国际上被誉为"植物糖王"。其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但热量为零,糖尿病病人也可安全食用,并且不会导致龋齿。  相似文献   

7.
一、以“蛋白糖”冒充食糖制售食品是一种违法行为。第一,我国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是允许“蛋白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这种带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与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代谢与胰脏功能的强弱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无关,在食品中使用“蛋白糖”甜度又与食糖差不多。因此,对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带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食糖的理想替代产品,完全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需要;原因之二是由于这种甜味剂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有助于维生素和色素的稳定;原因之三是符合国际标准的“蛋白糖”甜味剂在日本等经…  相似文献   

8.
食品减糖比较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但非营养性甜味剂会带来不受欢迎的苦味或金属味及安全风险。研究表明,在某些食物中加入香气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对食品的甜味感知,即利用香气增甜作用达到食品减糖效果。从气味物质种类、甜味剂浓度2个方面总结了对香气增甜作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从正鼻途径和后鼻途径的嗅觉感受机制、脑神经及味觉感受机制、心理感受机制3个方面阐述了香气增甜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分子模拟在分析甜味剂与味觉受体结合、释放过程的应用;归纳了评价香气增甜作用大小的感官分析方法,并比较描述性感官分析法、时间强度法和感觉时间支配分析法3种感官分析方法的差异性;对香气增甜作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汇总;对香气增甜研究方向以及分析气味增强味觉作用机制的方法提出展望,以期为香气减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识别甜蜜“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新英 《美食》2010,(12):62-62
现在使用甜味剂的食品多种多样,其中木糖醇和阿斯巴甜最常用。 害怕升高血糖、害怕长胖……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吃糖。可是,甜味的诱惑实在难挡,于是无糖可乐、无糖冰激凌、无糖饼干等无糖食品开始大行其道。不过,一直有研究指出其中的糖替代品——甜味剂可能会对健康有害。哪种甜味剂更安全?哪种要尽量避免?——下面就让我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无糖月饼是指从馅心到饼皮都不使用蔗糖,而采用既有甜味,又不产生热量或热量极低的各种“无糖甜味剂”末代替糖浆,开发糖尿病患者及忌糖人群的无糖月饼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减糖行动盛行的大背景下,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利用的天然甜味剂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天然甜味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甜味剂是一种只具有甜味而没有营养价值,且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一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原料使用,也可以在餐桌上作为调味料使用。 为什么要食用甜味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低者,会被医生告诫不能吃外加的糖,但又不可能终生不吃有甜味的食品,故甜味剂几乎是他们的必需品。另一方面,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减肥或怕胖而不愿意吃糖,但又不愿意放弃甜食,因此,市  相似文献   

13.
<正> 甜味是人们最喜爱的味道之一。在未发现甜味剂之前,人类一直沿用具有营养价值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果糖、乳糖等。现今,世界各地已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20多种,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必须具备糖的功能特性(表一)。本文将就全球甜味剂的管理现状作个简介,并探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甜味剂的相关法规及应用须知 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各国政府的卫生部门均对甜味剂实行适当的管理,尤其对非营养型甜味剂的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4.
鱼糜制品因其健康和方便食用的特性而广受消费者喜爱。蔗糖常常作为冷冻保护剂和甜味剂添加到鱼糜及其制品中,以改善其低温抗冻特性和风味。然而,传统鱼糜制品的糖含量普遍偏高,这与当前追求健康的消费理念不符。如何在降低糖含量同时保证鱼糜制品的贮藏和感官特性是目前鱼糜工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探讨了蔗糖在鱼糜加工贮藏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鱼糜制品减糖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鱼糜蛋白低温下发生冷冻变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降低鱼糜制品糖含量的最新研究进展:新型抗冻剂的应用、新型甜味剂的应用、物理加工技术的应用,并对减糖策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预测,以期为生产健康和低糖鱼糜制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甜味剂     
岳哲 《食品与机械》1989,(2):18-19,22
食品工业(包括饮料、发酵等)所使用的主要甜味剂是蔗糖或甜菜糖。而广义的甜味剂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糖类,指每克物料能产生4Kcal热量的糖或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二类是天然甜味剂,有时可由合成法制得,例如魔  相似文献   

16.
慎用蛋白糖     
蛋白糖,从其名字上来理解,它属于甜味剂。从其产品包装说明书上了解,它是一种以蔗糖的甜度为基准,配制而成的具有30至100倍不同的对比甜度的蛋白糖产品,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笔者所获得的几份蛋白糖产品介绍说明书及其实物包装袋(盒)上这样标明:“蛋白糖系以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席委员会确认的国际A(1)级甜味剂——蛋白糖APM为基料,配以符合中国卫生部制定的国标GB2760—86的多种食品添加剂精制而成的优质复合甜味剂,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蔗糖,用于制作各种氏(无)糖保健食用饮料。” 另一份宣传资料这样介绍:“蛋白糖产品是以国际A(1)级甜味剂APM为基料,辅以符合国标GB2760—86的多种食品添加剂精制而成。在  相似文献   

17.
无糖食品≠零热量 通过对比含糖饮料和无糖饮料上的标签可以看出,常规饮料配料加入了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浆或高果糖玉米糖浆等,而无糖饮料加入的是代糖,如阿斯巴甜、甜蜜素、食用糖精、安赛蜜之类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18.
翟天昶 《食品界》2023,(4):22-23
<正>随着人们减糖意识的逐步提高,近年来,“低糖”“无糖”系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许多含糖食品制造企业也推出了一系列相应的产品。近期,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减糖乳饮料”。与大多数减糖或无糖饮料所不同的是,该款饮料减的是乳糖而非蔗糖。产品包装上注明,与同系列非减糖乳饮料相比,减糖乳饮料的糖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国家工商局最近发出《加强含糖食品产销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含糖食品的管理。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向消费者讲明过量食用人工甜味剂的害处,使消费者自觉抵制甜味剂超标的产品。要加强对使用食糖、化学甜味剂企业的管理,企业所生产的含糖食品和饮料,必须注明所含糖分是糖精还是食品糖;产品无糖分标准或标实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含糖食品对公众健康的影响,降糖成为食品工业的技术挑战之一。从乳制品和糖与健康的关系出发,重点分析了糖的消费现状和膳食推荐,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为控制居民糖的摄入而采取的营养标签标识、征税等措施;通过糖对乳制品的作用、乳制品中糖的应用现状、乳制品降糖面临的技术挑战等内容的解析,论述了乳制品减糖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乳制品减糖一般常用逐步降糖、糖替代、食品质构创新、多感官融合等技术方法。逐步降糖让消费者习惯低糖乳制品的口感是最理想的措施,但市场风险的存在使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在不降低甜度的前提下,使用非营养型高倍甜味剂、糖醇和膳食纤维等实现减糖。代糖物质对产品感官和品质的影响是乳品工业面临的技术挑战;食品质构创新可以在不增加产品中糖的添加量前提下,从质构调节、风味释放等多维度提升甜度感受;采用多感官融合技术从甜味质量、强度、持续性和空间性等4个维度综合模拟糖对产品的贡献、实现减糖是可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