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1)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聋校引入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聋校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塑造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从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出发,旨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策略,促进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聋校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教学具有深远影响。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呢?这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阐述聋校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对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
聋校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因为听障和环境的改变,会遇到诸多不适,实习指导教师需要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实习之初,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读企业管理模式,帮助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实习中期有的学生会对自己岗位产生不认同态度,实习指导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养,树立职业理想,给学生提供前进的动力;实习结束后,择业时的迷茫困扰着学生,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本文通过解读这三个阶段的案例,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开展聋校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8)
如今,聋校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散能力相对薄弱,知识的获取源头只限于书本。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聋校学生的学习特性,从他们的美术兴趣入手,将当今社会较发达的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学,调整与改进了美术教学形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2)
职业教育在聋校已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如何让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也在积极探索"双特教育",即"特殊学生,特色专业"的结合,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文章作者思考聋校美术课程的建设,尝试以学习基础美术为基础,选择在不同学段开办实用美术职业教育。具体办法是实行"三步走",即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高三抓好学生的"一次学习""两次分流",最终让学生有"三种去向"。随着美术课程建设不断的完善,相信听障学生的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亮堂、越走越宽广,他们的未来更美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8)
聋校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学生都是聋哑人,这些人因为身体上的残疾,心理往往比较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会对周围的人与物产生一种仇视的心理,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时的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通过对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的介绍,进而探讨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0)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以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不少学生主动探讨、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较差。探究式教学不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
现阶段,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学科的探究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采用创新的探究精神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主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素质教育为主的美术教育,要重视人文教育,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沉重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而聋校学生由于自身生理特点,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只能靠视觉、触觉、动觉、味觉、嗅觉等来感知事物、学习知识,所以这些耳聋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太薄弱。聋校美术教育往往在传授美术知识过程中,根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借助于形象具体的艺术手段把美术外延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审美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