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了油气润滑技术的工作机理、组成和优点.阐述了REBS油气润滑系统在宝钢冷轧机上工作辊、支撑辊轴承润滑中的应用,提出了轴承润滑需油量、润滑间隔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自由规程轧制,结合鞍钢2150ASP流程的工艺特点,开发了粗轧机辊形配置技术、精轧机辊形及板形控制模型配置技术、支持辊润滑系统及夹送辊润滑系统。这些有利于自由规程轧制的技术应用于2150ASP生产线后,在提高热直装率、延长换辊周期及同宽轧制公里数、改善产品板形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油气润滑技术的工作机理,通过耗油量和给油周期计算,系统优化调整来设定运行参数,优化的给油周期是80s,确保了油气润滑技术在济钢4300mm产线热矫直机支撑辊轴承上的成功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润滑效果,无润滑油泄露及轴承损坏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作辊热轧工艺润滑存在的问题,开发设计了一套支撑辊热轧工艺润滑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系统设计研发情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支撑辊润滑投入后,实现了辊缝冷却和热轧油同时使用的目标,对改善精轧工作辊表面状态,提高带钢表面质量以及延长换辊周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平整过程中在进行窄料变宽料生产时支撑辊换辊时间太长的问题,通过在轧制规格从窄到宽的切换过程中有意识地优化工作辊的换辊周期,安排部分工作辊采用小轧制周期轧制,利用新工作辊 “磨平”支撑辊辊面在从窄到宽轧制过程沿着辊身方向的不均匀磨损程度,在不更换支撑辊的前提下完成由窄变宽的规格切换,明显节省了变规格时的换辊时间,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和避免色差缺陷。该技术已被推广应用到梅钢1420连退机组四辊湿平整机组,使用效果良好,给企业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鞍钢2150ASP生产线炼钢、连铸和轧制线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问题,通过开发LVC工作辊和ASPB支持辊、在精轧机组应用高速钢工作辊和热轧工艺润滑、轧制计划动态编制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实现了具有ASP特点的自由程序轧制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在保证带钢凸度和平直度精度的前提下,可实现不同钢种、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带钢的混合轧制,并且同宽轧制长度达到了100km,逆宽轧制达到了300mm。推行自由程序轧制后,连铸坯的直装率达到了60%以上,热装率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油气润滑技术在安钢1550 mm冷轧机组轧机工作辊轴承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油气润滑在生产中工作辊轴承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加强了集中润滑效果,减少了系统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8.
张勇 《河北冶金》2016,(3):63-67
随着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发展的需要,轧制润滑技术已在国内多条热轧生产线得到大力推广应用。论述了轧制润滑技术的润滑原理和过程、布置和系统结构等内容,讨论了轧制润滑在降低轧制压力和轧制力矩、降低辊耗和改善轧辊表面状态、延长轧制里程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并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Zhang  YM 陆承东 《武钢技术》1997,35(6):26-29,44
冷轧润滑技术新进展[美]YumingZhang等1前言冷轧时轧制油最重要的作用是减小工作辊与金属板带摩擦力。轧制油的这种作用是通过形成一种连续薄膜来分离两个摩擦界面从而减小界面接触与贴粘。另外,在轧辊咬入过程中所形成的润滑膜的流变特点与厚度也将直接影...  相似文献   

10.
铝材轧制过程润滑剂的吸附特性对润滑效果和产品表面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Temkin吸附等温式给出了铝材轧制润滑剂吸附自由能的求解方法,提出了铝材轧制润滑添加剂饱和吸附最小浓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室两辊轧机测定了在不同添加剂浓度时纯铝轧制过程的摩擦系数,并计算了相应的润滑添加剂的吸附自由能及饱和吸附最小浓度。  相似文献   

11.
CSP末机架支持辊辊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SP热连轧F7机架支持辊辊形高、窜辊分布不合理、轧制薄规格时出口板形易出现中间浪、下机磨损不均匀、磨损严重且CVC趋势比较明显等问题,提出与CSP热连轧工作辊辊形相匹配的支持辊新辊形VCR+,采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模型对新辊形的板形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在F7机架上进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辊形VCR+使用后工作辊窜辊分布更加合理,使得出口板形中间浪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轧辊的自保持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延长了轧制公里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轧机辊间压力和轧制压力分布函数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杰  王蔚 《钢铁研究》2002,30(2):34-36
通过对轧辊变形及轧辊间接触条件的分析,证明了辊间压力和轧制压力多顶式分布假设的局限性。根据压力耦合求解模型导出了试验结果吻合的轧制压力和辊间压力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3.
魏钢城  张清东  陈先霖 《钢铁》2007,42(4):46-49
以2 250 mm热连轧精轧机为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针对末机架在轧制薄带钢时因出现工作辊端部压靠而引起的整机板形控制性能劣化问题,进行了多种工况的定量研究,得出轧件规格和轧制力对工作辊端部压靠的产生及压靠程度的影响,揭示了工作辊端部压靠对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严重负面影响.通过比较研究轧机抵抗工作辊端部压靠的能力,提出了采用基于变接触轧制策略的变接触支承辊初始辊形设计的技术对策,并在投入实际生产使用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鲁海涛  曹建国  张杰  贾生晖  曾伟 《钢铁》2007,42(5):42-46
通过现场跟踪测试和生产实践发现武钢1700冷连轧机组 "酸轧联机"改造工程中存在常规凸度辊形配置方案不合理,由此引起了薄规格轧制的工作辊"压肩"现象和轧制过程欠稳定导致成品板形质量欠佳等问题.采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方法建立辊系弹性变形仿真模型,研制了酸轧联机条件下的VCR变接触支承辊,经过工业轧机现场轧制已成功投入1700冷连轧机实际应用.现场应用表明:改善了轧机板形调控性能,提高了带钢板形质量,增强了薄规格品种轧制能力,支承辊辊形自保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FEM Analysis of Rolling Pressure Along Strip Width in Cold Rolling Proc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sing 3 D elastic plastic FEM, the cold strip rolling process in a 4 high mill was simulate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rolls,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strip, and the pressure between the work roll and the backup roll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istribution of rolling pressure along the strip width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peak value of rolling pressure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peak wer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rolling condi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roll bending force and the strip widt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olling pressure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6.
张建雷  张杰  秦松  陆佳栋  岳重祥 《钢铁》2022,57(4):79-87
某热轧薄带平整机轧辊长度为1 800 mm,带钢宽度为1 320 mm,两者相差太大,造成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有害接触区长度过大,在轧辊自身挠度作用下,辊间应力峰值集中于带钢边部位置.随轧制公里数延长,工作辊边部磨损加剧,不利于后期板形控制,同时会缩短轧辊使用寿命.针对热轧薄带平整机工作辊磨损不均匀问题,设计优化支撑辊辊型...  相似文献   

17.
油气润滑技术及其在首钢冷轧机轧辊轴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油气润滑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阐明了油气润滑系统在首钢6H3C单机架可逆式冷轧机轧辊轴承上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油气润滑技术的设计要点,分析了油气润滑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以某1700mm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轧辊轧件一体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辊型配置下的弯辊力调控特性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采用单锥度工作辊和VCR支持辊的辊型配置方式,既可以有效的提高轧机的板形调控特性,又可以有效地缓解和减小辊间接...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系列薄带异步轧制的实验,给出了压下率、轧制速度、轧件宽度及润滑条件等参数对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影响.轧制力和轧制力矩随着轧件压下率、轧件宽度的增加而增加;轧制速度增加时,轧制力和轧制力矩降低;在轧件涂抹润滑剂的轧制条件下,轧制力和轧制力矩也降低.轧制完成后,薄带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减少.同时也探讨了异径轧制过程中轧件表面的粗糙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