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伴随国内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的新建和改造升级,上跨和下穿既有线铁路变得更加常见,转体桥施工对既有线影响小,安全可控,但临近既有线施工作业时间短,施工风险大,对转体桥的各项控制参数要求高,以上跨迁曹铁路墩顶转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墩顶转体施工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为上跨既有线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桥梁转体施工可以有效降低对跨越建筑物的影响,因此在新建铁路跨越既有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文章以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沾益特大桥悬臂浇筑连续梁平转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桥梁平转法转体施工中的转体系统安装、转体过程控制要点、施工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李贤桂 《四川建筑》2014,(1):185-187
在铁路既有线道岔咽喉区下穿立交桥工程施工中用常规的扣轨、施工便梁架空线路顶进施工等方法存在较多困难与问题,亟待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文章重点介绍桥式盾构法顶进技术在峰福线K154+688建阳站福州端道岔咽喉区下穿立交桥工程的应用。采用这一新兴施工顶进技术进行施工,顶推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结果表明,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尤其是道岔区顶进施工安全,掘进支护、线路方向、水平的控制、既有通信、信号及电力管线保护等是工程项目施工重点控制事项。  相似文献   

4.
转体施工是新建上跨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目前的DG/TJ 08-2220—2016《桥梁水平转体施工技术规程》对转体施工技术做了一些相关规定,由于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尤其在跨越既有运营铁路或者公路的施工中,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精心施工[1]。以延崇高速公路钢-混混合连续梁桥上跨大秦铁路及京新高速公路转体施工项目为依托,针对该桥大吨位不对称、转体滑道半径较大、工期短等工程特点,在转体体系安装及精度控制、纵向倾斜配重及二次配重、现浇T构施工顺序、转体施工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保证了该桥转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筑机械》2015,(2):52
<正>近日,邹城30m桥上跨铁路立交桥2.24万t的主桥顺时针转身97.3°,与两端引桥梁紧紧贴合在一起,精确合拢,跨越京沪铁路14股铁道线,这标志着我国桥梁专项技术再创世界之最。据悉,该转体施工斜拉桥转体桥长度198m,转体重量2.24万t,刷新了比利时的本·艾因桥1.96万t的原世界纪录,是目前全球转体施工桥梁的最大重量。桥梁转体施工是桥梁施工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跨越深谷或激流、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建设时在偏离桥梁纵轴线的位置先浇筑或拼装桥  相似文献   

6.
转体施工因其对跨越构筑物影响小,越来越多地用于跨越铁路、公路等既有设施。随着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飞速发展,转体吨位越来越大。因转体吨位增大,转体系统安装精度要求更高,转体时所需的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随之增大,非对称结构造成称重试验所需顶力急剧增大,转体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及转体系统受力状态监控更加重要,转体后姿态调整难度相应加大。以唐山二环路上跨津山铁路等既有铁路立交桥转体施工为例,详述了超大吨位非对称转体斜拉桥在转体施工各阶段的操作要点,并对超大吨位非对称曲线梁转体的风险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跨深沟渠、既有线位桥梁施工常用的转体施工技术,以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转体桥梁为工程背景,以保证承台施工质量安全为目的,分析了大吨位转体桥梁施工要点选取及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技术控制措施。实践结果表明,转体结构稳定可靠,转体后桥梁合龙精度高,顺利按期完成了转体桥梁施工,可为同类连续桥梁墩底转体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桥为天津至保定铁路大北环线预应力混凝土桥,在BH右DK4+965.36~BH右DK4+973.36上跨既有京津城际高铁线路,这在国内的同类桥梁施工中尚属首次。因此,为使京津高铁安全的运营,使施工对既有线运营的干扰减少,本桥主体结构施工时,利用挂篮悬臂的方法,浇筑长度136m。待136m主桥施工完成后,结合既有铁路运营、施工天气等因素,择机实施转体施工,逆时针旋转40.39°,使得主桥连同跨中主墩一起转体到设计桥位处。  相似文献   

9.
上跨既有线路箱梁顶推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谦  杨晓  李贵峰 《安徽建筑》2012,19(4):117-118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各城市修建轻轨、地铁经常遇到上跨既有线路的情况,为了减小或避免对铁路正常运营的干扰,上跨既有线路桥梁施工方法及安全控制就成为建造者们关心的问题。上跨既有线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转体施工和顶推施工方法,在条件不受限情况下应首选转体施工方法;当桥位处有建筑物影响不能转体时,可采用顶推法。文章主要就顶推法施工的关键阶段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跨越既有线的桥梁建设中,悬浇及转体施工工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受限于施工工况,对比于支架法与转体施工,悬浇与转体组合的施工工艺可以将上部结构化整为零,分节段控制纠偏,转体施工前后,分阶段对转体结构的线形型进行调整,更有利于成桥线型的整体控制。论文主要介绍了悬浇与转体施工中挂篮体系设计、合龙段施工、转体系统设计、成桥线型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影响悬浇与转体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道路建设标准的提高,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跨度和宽度越来越大,转体吨位屡创新高.结合大河路跨越既有郑焦城际、京广铁路转体T形刚构桥施工,对3万tT构梁体施工及转体方案和支架法现浇、中跨合龙,以及转体施工过程中既有线封锁点、球铰、滑道和撑脚、砂筒、牵引装置、助推装置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具有极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近几年,桥梁转体施工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跨公路、铁路等正在运营线路条件下,采用桥梁转体技术可更好的确保运营线路的运营安全和顺利施工,减少相互干扰。我国的桥梁主要以拱桥为主,以转体方向为依据,可将转体施工技术分为竖转、平转以及竖转结合平转三种形式。在转体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确保转体稳定性是施工重点。本文主要分析大跨径跨既有铁路转体桥梁平转的具体施工方法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沙特麦麦铁路跨既有高速公路现浇箱梁工程,通过采用满堂支架、跨高速公路处搭设门洞等施工技术措施确保了既有公路运营安全,满足了跨既有线现浇梁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为跨既有线现浇桥梁施工积累了重要经验,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设转体桥的施工方法是转体法。转体建设法的特点为非设计轴线处桥梁结构制造完成具有一定形状之后,利用转体实现就位。按照结构转向的区别,能将它分成水平、竖向、水平与竖向结合三种转体施工法,平转法使用的频率最高。牵引系统、滑道、球铰、上下转盘共同构成了转体桥梁的转动系统,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本文以新建沪昆高速铁路西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主跨(112+80+32)m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转动体系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转动体系施工和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跨线桥梁的种类越来越多。在穿越既有线路时,采用转体施工方法保证了运输的顺利进行。此外,旋转施工方法可以将障碍物上方的操作转移到无障碍物侧进行施工,这大大减少了施工难度。文章结合(44+33) m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为例,分析了转体梁的称重试验,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快速路建设中转体桥施工的关键部位,根据转体施工的工艺流程,论述了转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着重阐述了转体施工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石雷 《安徽建筑》2013,(3):142-144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也发展产生了许多的新工艺新方法,水平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是指在偏离设计桥位的位置预制桥体,待其形成整体并具有相应承载力后,借助于转动球铰平转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文章依托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长段宜春特大桥跨既有沪昆线转体梁为实例,详细介绍了桥梁水平转体系统的安装工艺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青白江北环达成铁路立交工程跨线桥梁,采用转体施工,自重大,时间窗口小,施工难度大,为克服这些困难,研发及监控、控制、可视化一体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并与现场传统转体施工结合,成功进行应用验证,为后续类似桥梁转体施工的全自动控制提供可能。青白江上跨北环达成铁路立交桥工程,采用平转施工跨越繁忙既有线,转体重量大,角度宽,时间长,技术难度高。文章以该桥为对象,研发集远地、近地集中控制、转体动态实时监测和现场远程可视化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转体施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对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进行验证。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高,通用性强,适用性好,与传统的转体施工相比,能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在将来可以更广泛地投入市场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信  周世军  李兴坤 《四川建筑》2011,(6):165-167,169
施工监控是桥梁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始终贯穿于桥梁施工的全过程中。以内蒙古第一座转体施工的混凝土连续梁桥———集包线霸王河一号特大桥施工为背景,介绍了逐段支架法并且采用转体施工的连续梁桥施工监控原理、方法以及关键技术,验证了这种特殊施工方式桥梁施工监控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桥梁施工采用先平行于既有线两侧挂篮法施工连续梁,后平衡转体再合龙的施工方法。本文以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跨佳富铁路1号特大桥(40 m+64 m+40 m)转体连续梁为例,通过对转体连续梁球铰安装,并分析转体连续梁施工过程的关健技术,最终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