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本文以深圳某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例,采用CFD分析软件,从室外机排风管道设计、立面幕墙百叶通透率(25%、50%、80%)、室外风环境对排风热环境影响进行优化分析,发现影响多联机室外机排热的隐患并提供解决措施,同时介绍了空调室外机机外余压计算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海东  李倩  牟宇 《暖通空调》2022,(4):138-145
采用CFD模拟和缩尺模型实验,对大空间建筑喷口侧送风分层空调的竖直空气温度分布和负荷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筑顶部排风比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增大排风比可降低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对流转移负荷,而对辐射转移负荷影响较小.利用模拟结果绘制了不同排风比下的分层空调对流转移负荷线算图,并与设计手册中的对流转移负荷线算图进行了对比,给...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新型的建筑外窗结构——排风隔热窗,其由3层普通白玻璃、内置的遮阳百叶及玻璃之间的气流空腔构成。排风隔热窗是将室内空调排风通过玻璃间的气流空腔排到室外,利用空调排风低品位的冷量/热量减少外窗在供冷/供热季时形成的空调负荷,达到排风热回收的效果,同时它可以根据供冷/供热季的不同切换其排风通道。通过建立传热数学模型,对该结构和2种常规外窗结构在典型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排风隔热窗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侧玻璃表面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减少外窗形成的室内负荷,改善室内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对某高层建筑空调室外机的风环境进行模拟,研究室外机放置于风井中时室外机散热对上层设备的影响.模拟室外机未加导风罩情况下的温度场,发现下层室外机的排风导致上层室外机回风温度升高显著.室外机增加导风罩后,室外机的回风温度平均降低了10℃左右,优化了室外机的风环境,提高了空调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地区某商业建筑中庭为例,分析将内区办公区温度较低的排风引入中庭的措施,对中庭内温度及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夏季不同排风策略及排风风量对中庭内温度分层及系统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宜尽量利用内区排风冬季宜关闭,且开启顶部排风对中庭内温度影响显著,此措施能够改善中庭上部温度并有效减小能耗。  相似文献   

6.
张鹏 《山西建筑》2015,(6):123-124
阐述了排风热回收对空调系统建筑节能的意义,结合工程实际重点介绍了热泵式排风热回收新风机在某报告厅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节能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医院影像科与核医学科设备机房空调要求。结合南京市某医院工程实例,分析了溶液调湿新排风空调与恒温恒湿空调这两种方案的系统构成、空气处理过程、适用特性、初投资。利用华电源能耗模拟软件,对全年空调负荷、全年空调系统耗电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满足机房的温湿度要求,恒温恒湿空调方案初投资低14.4%,溶液调湿新排风空调方案年耗电量低17.3%。  相似文献   

8.
某高层建筑空调室外机通风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流体计算软件针对某"H"形高层建筑对称的形状特点,采用空调室外机迎面布置方式来排除热量的通风方式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的排风速度对通风效果的影响,得出8 m/s为合理的排风速度,并对原有的排风口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内侧排风口应当尽量远离内侧墙壁布置,避免贴附射流效应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利用热泵制冷剂过冷所放热量作为露点送风再热及室外新风预热热源,同时利用热泵回收室内排风能量的空调机组。综合分析了该热回收式空调机组构造、热泵工作原理、空调过程及技术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能效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空调机组夏、冬季性能分别提高11.4%和26.1%,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州市某办公楼转轮热回收系统为例,具体分析了排风全热回收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分别计算了在空调季和采暖季的节能量及初投资静态回收年限,并计算了设置新排风旁通管系统节约的风机运行费用。得出结论:在广州地区,排风全热回收在空调季节能效果明显,采暖季节能能力有限,在系统中设置新排风旁通管时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冷热源、供暖、空调、通风及防排烟、控制等系统的设计。办公区采用四管制、变风量系统加散热器供暖系统,且内外区共用同一机组;四季花厅和大堂等大空间采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大部分百叶风口设在室外绿地地面上,在进排风竖井里进行了消声、过滤、防水、排水处理;新风不作冷热湿处理,直接送入空调机组;空调系统变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办公楼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幕墙,这使得办公建筑空调冷负荷增大。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上海某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了带空气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的节能潜力,可以为该类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节能量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室外PM2.5可通过新风及围护结构缝隙渗透至室内,室外PM2.5较高时尤为明显,结果导致室内空气中的PM2.5浓度上升。为了研究空调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性的影响,在2015年夏季对重庆某办公建筑中采用不同空调形式的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发现:集中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和非空调房间室内外PM2.5浓度比变化范围分别为0.59~0.76、0.47~0.76、0.71~0.91。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性系数的排序为:集中式空调环境(0.94)非空调环境(0.92)分体式空调环境(0.77),研究结果表明,办公建筑的空调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Energy and Buildings》1988,12(3):207-2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mograph that can be used as a design tool for estimating annual cooling and heating coil loads in interior zones of office buildings. Based on simplifi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eat load on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and outdoor air intake rate, the equations for normalized anuual cooling and heating coil loads in interior zones of office buildings are derived as a function of outdoor air enthalpy, two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cooling load, and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outdoor air intake rates. Normalization of heat load on an ari-conditioning system made it possible to construct a design nomograph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energy-saving effects of an economizer cycle (passive cooling with ventilation air) and an exhaust air heat recovery unit on annual cooling and heating coil loads at the schematic design stage.Example calculations using the nomographs for three locations in Japan show that the energy-sacing effects of economizer cycle and exhaust air heat recovery units are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 profiles of regional weather conditions. A validation study showed that annual cooling and heating coil loads estimated from the nomograph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a detailed computer-based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15.
日照海韵广场智慧物贸综合体是集高端办公、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综合建筑.介绍了该项目的 冷热源、风系统、水系统设计,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酒店单独设置冷源,采用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热源采用市政热网;办公区冷源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热源采用市政热源;顶层观光层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酒店空调和办公空调水系统采用四...  相似文献   

16.
以实验动物环境的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对实验动物环境的分类及环境技术指标进行介绍,综述了针对实验动物环境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室内设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等)的合理选取对全年每天24 h运行的空调系统的能耗有着深远影响,较小的差别会引起较大的能耗差距.IVC系统、单向流的送排风系统都...  相似文献   

17.
以某既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净化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分析项目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分别采用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改造方案。研究确定了室内和室外PM2.5的设计计算浓度及新风机组过滤器效率计算公式,并得出了渗透换气次数和人均新风量对选择新风机组过滤器效率的影响。通过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新风机组过滤方案的优缺点,选择G4过滤器+静电过滤器+F8过滤器作为最终方案。介绍了建筑漏洞封堵、空调系统清洗、精细化运行等方面的改造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室内外热环境耦合计算模型。通过实地测量,验证了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以某典型办公建筑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空调设备排热对传热冷负荷及新风冷负荷的影响。空调设备排热加大了传热冷负荷及新风冷负荷,对新风冷负荷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蔡玲  金健  李莹  李冬冬  王佳 《暖通空调》2007,37(6):104-106,45
该大厦是一座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写字楼,对大厦的空调水系统、风系统、供暖系统、气流组织、防排烟系统和DDC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了介绍;详细介绍了空调冷热源的选择,阐述了办公类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简单介绍了公共建筑中厨房排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的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进行能效测评,对热泵机组的性能和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现场检测,依据测试结果评估了项目的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案例分析,为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实际节能效果测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