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4):48-49
清水江文书由于存世数量大,地名的书写上亦有一定规律或特点,可谓潜藏着十分丰富的地名资源。与传统资料方志、地名志、县志等相比,清水江文书在区域地名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尤为突显。其地名学价值主要有三:一是地名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二是有助于探寻地名之历史流变;三是有助于历史地名之考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32-33
"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第五届锦屏文书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1月2日-4日在锦屏召开,与会学者聚焦"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主题,围绕锦屏文书的历史、新的研究思路,以及锦屏文书对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与探讨。与会学者认为,从单一学科研究锦屏文书的成果显著,但有深度的、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还不够,呼吁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不断将锦屏文书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50-53
清水江文书是记录和反映明清以来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地方历史文献,是民族文化"宝贝"。对于清水江文书的收集整理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但具有学术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涉及到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和农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上述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术机构进行良性互动,要本着包容的心态,诚信的精神,互惠双赢的原则处理好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26-28
柳寨位于贵州省清水江下游北源支流小江的深处,属侗族北部方言区。柳寨契约文书内容丰富,归户性强,传承脉络清晰,较为完整而系统地记录了清代民国侗族村民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2)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文书鉴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对证据进行文书鉴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文书鉴定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民事案件文书鉴定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书鉴定工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文书鉴定的结果满足相应的要求。本文将对民事案件文书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71-75
由杨有赓教授推动研究进程的贵州省锦屏山林契约文书,与学术成果诸多的徽州林契文书齐名,是研究中国清代林业经济状况的珍贵文献资料。徽州地区木材生产历史悠久,而贵州的林业经济兴起于苗族聚居地,兴盛于清代中期,年代相距较远,其经营形式必然不同。但二者都以栽种杉木为主,且都因当时木材市场的需求而生,必然又有共同之处。对贵州苗族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山林契约文书进行比较研究,必有重要学术收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
整理和研究清水江文书中的讨字文书,不仅有着为蓬勃发展的清水江学研究整理史料的意义,而且对于开拓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也是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43-47
文斗是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典型苗族村落,其所遗存的契约文书是清水江文书的典型代表。通过文斗契约文书这一"斑",可以窥视到清水江文书这一只"豹"的容貌。对文斗契约文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索,对清水江文书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志 《中国电梯》2011,(8):68-72
珍藏,弥足珍惜,当电梯历史的年轮驶过,你会不会因为错过了什么而感到遗憾?亦或会不会因为留住了什么而感到幸运?如果,你错过了什么,就请跟随我们的“收藏系列”一点点地丰富记忆;如果,你留住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细数那历史的故事。在古代,一纸文书可以让你家门自此荣耀,也可以让你自此漂泊流浪,居无定所。而现在,文书虽然没有那么玄乎,确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电梯行业部分文书的过往今来。  相似文献   

10.
李志 《中国电梯》2011,(10):58-63
珍藏,弥足珍惜,当电梯历史的年轮驶过,你会不会因为错过了什么而感到遗憾?亦或会不会因为留住了什么而感到幸运?如果,你错过了什么,就请跟随我们的“收藏系列”一点点地丰富记忆;如果,你留住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细数那历史的故事。在古代,一纸文书可以让你家门自此荣耀,也可以让你自此漂泊流浪,居无定所。而现在,文书虽然没有那么玄乎,确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电梯行业部分文书的过往今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人之身体由内而外所呈现的"身体映像"是哲学建构的重要诠释范式之一。诸多思想家以此为基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展开诸多经典命题的重新阐释与哲学体系的创建。可以说,正是在对"身体映像"的观照中,秦汉之际的哲人们建构了与众不同的"身体哲学";试图以源于身体认知的经验理性去弥合天人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对天与自然的深度体认与把握。因此,他们通过"身体映像"类比出"天地映像",提出了"同气"、"同数"与"同构"等具体诠释范式,完成了身体哲学的体系化建构。这一点,无论是在道家作品《淮南子》那里,还是在儒家作品《春秋繁露》那里,乃至在黄老作品《黄帝内经》中,均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6)
"和"作为传统思想的主要观念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以《论语》文本为基础,分析了"和"这一观念诞生的文化渊源及具体文化情境,通过分析《论语》中"和"的内涵,进而厘清"和"与"礼""仁"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3)
《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的落成给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执行提供了保障。和解协议的"国际性"和"商事性"是适用《公约》的前提之一,拟从"国际性"和"商事性"的角度,通过比较研究《公约》与其他公约之间、《公约》与国内法律之间就"国际性"和"商事性"的规定之异同,为《公约》与我国法律制度的衔接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151-156
中国古典舞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悲怨形象为代表的诸多作品横空问世以来,即掀起了"凄""惨""怨""殇"为特征的"悲剧"作品创作热潮。这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有其独到之处,能赢得观众喝彩,但其后有更多的编导屡屡触及此范式,"悲剧"作品的呈现变得屡见不鲜,观赏之余不由的会考虑到:"范式悲剧性"的古典舞作品岂能任由其发展,在其创作之时,我们的创作者是否应对其做足够的思考与研究。本文就其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5):111-112
美国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爱默生在其超验主义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大量借鉴了东方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中国的儒家思想对爱默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性善论极大地切合了作为超验主义思想基石的"超灵"理论。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5)
一种纯语义学的意义概念是能够得到界定的,因而除了与数学和/或逻辑有关的那些承诺,并不需要妄称其他更多东西。自然语言的语义学可以充当一种逻辑分析法,而且这能为分析性与综合性之间的严格分界提供辩护。事实上,奎因并非驳斥而只是拒绝了对于自然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的思路,因此,分析与综合之间的区分并不过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53-56
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党建和中国革命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特别是就中国革命的性质、领导权、战略策略与前途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在这个指导过程中他又有很多改变和反复。这些指导一方面对中共的建设和成长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错误,给中共建设和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造成了很大损失。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党建和中国革命的指导之所以出现错误,其原因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国际共运实践理解不透彻,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各阶级认识和分析不深入,也在于苏联受到的现实安全威胁以及斯大林自身性格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Planning》2016,(4)
"栋"和"幢"作为量词义项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出现混用的情况。根据原型范畴理论,通过考察语源的历时演变和从抽象概括发展引申并逐渐产生量词义项的过程,重点论述二者作为量词义项修饰建筑名词的异同,进而得出:"栋"用于称量有完整的独立构架结构的建筑,"幢"用于称量在相应范围内不可分割、有相同功能或者外观且可能包括不同结构和层次的建筑;"栋"和"幢"作为量词义项时,两者在一定范围内互用,但是"幢"使用的范围更广;"幢"更倾向于书面语而"栋"更倾向于口语;由于语言的经济原则,出现"一栋"和"一幢"混用的现象时,人们在语言选择上倾向于使用"一栋"。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文本解读,最为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靶子"(为何要说)、"灵魂"(要说什么)和"血肉"(说出什么)。《哲学笔记》的"靶子"是为什么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理解"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问题的实质";《哲学笔记》的"灵魂"是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一致";《哲学笔记》的"血肉"则是围绕这个"问题的本质"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回到列宁》的"靶子"是列宁的哲学思想是否具有"非同质性"问题;《回到列宁》的"灵魂"是以列宁哲学思想的"非同质性"为前提而"重新拟现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原像";《回到列宁》的"血肉"则是对列宁哲学思想自我批判中的重要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